杨彩霞;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小江;顾宏韬;徐雨;韩素恒;左晓娜
目的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思路,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的科学性予以探讨.方法 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合格研究,共计1 12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解毒方药与其他疗法相比可改善临床症状(RR=1.23,95% CI[1.15,1.31]),改善中医证候表现(RR =1.31,95% CI[1.21,1.43]),改善心电图表现(RR=1.35,95% CI[1.22,1.50]),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可靠,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的病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其病机本质.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李可建;张杉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血管平滑肌中iNOS、p65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lps注射组、川芎嗪干预组、注射lps后川芎嗪治疗组.lps注射后6h,应用体外血管条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65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产生的张力显著降低;川芎嗪治疗后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表达iNOS及p65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川芎嗪治疗后可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川芎嗪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性,这与川芎嗪降低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徐进文;李润美;李小英;许筱凰;周乐全;许洁安;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血清雌激素(Estrogen,E2)和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的影响,探讨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和空白组(20只),以缩宫素建立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A组),并将造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隔药灸组(B组)、针刺组(C组)、药物组(D组)、模型组(E组).比较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数并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E2和P的水平.结果 ①空白对照组无扭体,模型组扭体次数较多,且有扭体潜伏期,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隔药灸组、针刺组以及药物组均能明显延长首次扭体潜伏期,且能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隔药灸组、针刺组以及药物组扭体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药物组相比,隔药灸组及针刺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且隔药灸组与针刺组相比,隔药灸组30 min内扭体次数少(P<0.01).而且三组比较,隔药灸组扭体抑制率高.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隔药灸组、针刺组、药物组及模型组大鼠血清E2含量显著增加,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灸组、针刺组及药物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与药物组比较,隔药灸组及针刺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E2显著降低,P显著增加(P<0.01).结论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能与降低痛经大鼠血清E2,增加血清P水平有关.
作者:苗芙蕊;廖爱妮;许富;芮靖琳;范郁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HP-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nm,建立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紫丁香苷在0.101 6~1.0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在0.019 15~0.019 1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杜鹃素在0.041 52~0.415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32%,98.82%,98.65%,RSD分别为1.8%,1.9%,1.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一测多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志勇;宋晓宁;茅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藤糖浆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方法 Agilent Ep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3∶ 6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0.010 25 ~0.512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0.24%.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鸡血藤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希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桑白皮总黄酮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研究桑白皮总黄酮的镇痛作用,通过观察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 桑白皮总黄酮(400,800 mg/kg)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而对热板法所致疼痛无明显作用,桑白皮总黄酮(400mg/kg)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 桑白皮总黄酮具有一定的外周性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作者:俸婷婷;谢体波;林冰;赵致;周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前中医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采用KI、MENQOL量表,现代医学研究模式与中医的理论、思维方法等方面不同,存在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很难反映中医真正疗效.针对中医学这一数据特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与情志相结合的复杂干预方法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数据库进行研究,对其治疗进行严格评价,建立一套能客观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科学、客观、多维的疗效评价方法体系.
作者:秦莉花;陈晓阳;李晟;王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唐山地区抗糖尿病药用植物资源,为抗糖尿病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深入各代表性样地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采集、鉴定标本,查阅文献资料等.结果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唐山地区有抗糖尿病药用植物24种.结论 唐山地区抗糖尿病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前景.
作者:田春雨;薄海美;许静;白静;魏勃;李继安;吴范武;喇孝瑾;朱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形态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及益气活血通络方干预研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形态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形态均发生改变.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对二者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与坐骨神经形态改变具有相关性,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过对二者的改善作用从而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吴泽民;张文风;赵书锋;于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入选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每天烫熨、贴敷1次,1周后进行疗效比较、安全性观测.结果 在中医临床症状分级标准、关节疼痛的VAS评分及Lequene指数评分上,治疗1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比较P<0.05;治疗组出现3例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中药烫熨加贴敷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
作者:袁长深;梅其杰;段戡;周礼祥;郭锦荣;文浩;甘炳务;李达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不同透气性容器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及与乙烯的关系.方法 用西洋参成熟种胚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添加1mg/L2,4-D、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容器为30ml透明螺纹口样品瓶,分别采用密封较好的内衬PTFE/硅胶拧盖和透气较好的塑料膜两种封口方式进行处理,定期观察并利用岛津2010气相色谱仪对培养瓶中的乙烯进行检测.结果 培养32 d后结果显示:在透气的2,4-D、NAA培养基中,种胚的胚性愈伤率分别为97.7%、94.4%,而密闭中的则分别为23.3%、16.1%;乙烯浓度在透气容器中分别为0.77,0.25 μl·L-1,密闭中分别为7.37,5.15μ1·L-1.结论 透气性较好的容器胚性愈伤率显著高于透气差的;密闭容器中内源乙烯积累浓度明显高于透气容器的,显示出高浓度乙烯可能是抑制胚性愈伤发生的原因;2,4-D比NAA具有相对较强的诱导愈伤发生的能力;在附加NAA的密闭容器中,培养20~32 d时乙烯浓度显著增大,可能是乙烯生物合成中的自我催化效应所导致.
作者:郑利英;张斌;秦公伟;丁杰;曹小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从得气的相关因素进行探析,重点介绍治神在针刺得气中的重要性,且治神贯穿针灸治疗疾病的进针、行针、出针及针后调治等过程.并从疾病模式角度分析影响得气的病情、社会、环境、气候时间等因素,探讨得气的本质及与疾病的关系,分析得气治疗疾病的机制是引邪气出,引谷气入.寄以此引出针灸临床需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
作者:郭太品;梁繁荣;任玉兰;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活性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分别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葛根素和刺芒柄花素分别对NE预收缩以及L-NAME和邻苯三酚预处理后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改变,并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 葛花总黄酮各有效成分对基础状态下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NE预收缩主动脉环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中以染料木素作用强;L-NAME对四种有效成分的舒血管作用均有影响,其中对染料木素影响大;对比四种成分对氧自由基诱导的血管活性改变的影响,染料木素影响大,大豆苷元影响小.结论 葛花总黄酮各有效成分可通过NO途径和抗氧化作用调节NE和氧自由基诱导的血管张力的改变;不同有效成分作用的强弱可能与其化学结构上的羟基数量及位置有关.
作者:欧阳昌汉;林希;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的红外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所含的化学组分.方法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次,扫描时实时扣除H20和CO2的干扰,并用Omnic 8.0红外光谱处理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及图谱数据比对.结果 获得11种药用红树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并推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中均含有萜类、甾醇类、鞣质、黄酮类、醌类、酯类等化学组分.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该研究可为这11种红树植物的定性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银胜高;吴伟红;林秋;宁小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一种中药专利药方资冲颗粒促进更年期妇女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选用HUVEC细胞作为体外模型;制备资冲颗粒的大鼠含药血清:使用含药血清干预HUVEC;对干预后的细胞进行以下两方面检测:使用含药血清连续干预HUVEC 5 d,期间每天检测细胞形态、培养上清液中雌二醇(E2)水平变化和被干预的HUVEC的生长速率;使用含药血清干预3d,而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8个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 资冲颗粒含药血清不明显改变HUVEC的细胞形态、培养上清液中的E2水平变化和HUVEC的生长速率;资冲颗粒含药血清明显上调了VEG-FR-2、VEGFR-1、ANGPT-1、TIE-2和ER-1等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同时明显下调VEGF-A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而ER-2和ANGPT-2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 研究初步阐明了资冲颗粒促进人血管生成的机制.
作者:万谦;叶尚勉;陆华;胡翔;尹巧芝;田爱萍;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五爪龙是路志正国医大师应用较多的一味中药,体现了他重脾胃、顾润燥的学术思想,该文从五爪龙的名实辨析、性味辨析、临床应用经验三个方面作了阐述,结合案例总结了路老应用此药的经验.
作者:周计春;路洁;邢风举;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紫苏梗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紫苏梗药材指纹图谱,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考察,对不同产地和批次紫苏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确定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甲醇和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该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紫苏梗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不同批次的紫苏梗药材在图谱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该结果可为紫苏梗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王凤云;韩亮;石忠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玉米须水煎液对四氧嘧啶所诱导的1型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和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次注射四氧嘧啶(150 mg·kg-1)和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料)结合低剂量单次注射四氧嘧啶(90 mg·kg-1)两种方法造模,建立1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玉米须水提取物18 g·kg-1(相当于生药材重量)的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值、糖耐量及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玉米须水煎液降低了1型、2型糖尿病小鼠GLU、TC、TG、NEFA和MDA水平,升高了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SOD水平.结论 玉米须水煎液能缓解1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可调节其血脂异常.
作者:宋烨;王明彦;宋成武;周蕾;张兴珍;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膳”,本义为“饭食”或“煎和;烹调”[1],从字面解释“药膳”指“含药的饮食”.我们将其定义为:在中医药和饮食文化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食疗学、现代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中药炮制学、现代烹饪学等学科原理,将中药和食物或食药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经饮食烹调技术加工烹制而成的具有一定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功效的特殊食品.
作者:卜彦青;李晓晶;刘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肾康宁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宁方,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TNF-α、IGF-1水平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GF-1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肾康宁方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UAER,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GF-1水平有关.
作者:唐爱华;周卫惠;李双蕾;邓小敏;李盈盈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