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系统评价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探讨

鞠建庆;李运伦;李可建;张杉杉

关键词:清热解毒, 不稳定性心绞痛,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思路,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的科学性予以探讨.方法 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合格研究,共计1 12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解毒方药与其他疗法相比可改善临床症状(RR=1.23,95% CI[1.15,1.31]),改善中医证候表现(RR =1.31,95% CI[1.21,1.43]),改善心电图表现(RR=1.35,95% CI[1.22,1.50]),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可靠,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的病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其病机本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解表宣肺法在脾胃系病证中的运用

    脾胃系病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单纯使用脾胃病证药物疗效往往欠佳,而在常规辨证论治基础上适当加入解表宣肺药物可提高疗效.文章通过对脾胃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以及五行生克中的母子理论来阐释解表宣肺法在脾胃系病证中的运用,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此法的科学性,使开方心中有法可依,以期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代夏欢;张怡;解秀翠;朱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广西产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红外光谱特性探讨研究

    目的 建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的红外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所含的化学组分.方法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分辨率为4 cm-1,扫描次数为32次,扫描时实时扣除H20和CO2的干扰,并用Omnic 8.0红外光谱处理软件进行图谱分析及图谱数据比对.结果 获得11种药用红树植物的红外指纹图谱,并推测11种药用红树植物叶中均含有萜类、甾醇类、鞣质、黄酮类、醌类、酯类等化学组分.结论 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该研究可为这11种红树植物的定性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银胜高;吴伟红;林秋;宁小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连解毒汤源出《肘后备急方》考辨

    目的 考证中医名方黄连解毒汤的出处.方法 考查、比较《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及其所引的《崔氏方》《伤寒杂病论》等古籍中有关这类方剂的记载.结果与结论 被各种《中药方剂学》版本所载为出自《外台秘要》引《崔氏方》的黄连解毒汤早的记载实为《肘后备急方》,建议将黄连解毒汤源出书重新修订为《肘后备急方》.

    作者:梅全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四物汤补血调经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文章主要对中医经典补益方剂四物汤补血调经的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概述.简要介绍了四物汤补血调经的物质基础,并从免疫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内分泌学五个方面详细评述其补血调经作用分子机理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富徐燕;陈梦;赵丕文;李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桑白皮总黄酮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桑白皮总黄酮的镇痛抗炎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实验,研究桑白皮总黄酮的镇痛作用,通过观察桑白皮总黄酮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 桑白皮总黄酮(400,800 mg/kg)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而对热板法所致疼痛无明显作用,桑白皮总黄酮(400mg/kg)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结论 桑白皮总黄酮具有一定的外周性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作者:俸婷婷;谢体波;林冰;赵致;周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胶艾汤加味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胶艾汤加味联合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慢性肾衰竭CKD3期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胶艾汤加味配合皮下注射rHuEPO和仅皮下注射rHuEPO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入选的CKD3期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Hb、RBC、Hct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N、Cr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艾汤加味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段晓宇;邓艾平;周文煜;朱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蒙药用植物耧斗菜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蒙药用植物耧斗菜的体内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80%乙醇对耧斗菜进行超声波提取.检测提取物对黑腹果蝇寿命及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组耧斗菜提取物使雌雄果蝇SOD活性上升,且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P<0.05);雄蝇MDA含量降低,CAT活性升高(P< 0.01或P<0.05),而对雌蝇MDA含量和CAT活性无显著影响.给药组雌雄果蝇与对照组比较可延长平均寿命(P<0.01或P< 0.05),并能提高平均高寿命.结论 耧斗菜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能延长果蝇寿命,增强黑腹果蝇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并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

    作者:敖恩宝力格;张园园;乌达巴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门冬属部分物种trnH-psbA序列比较研究

    采用叶绿体trnH-psbA序列对天门冬属9个物种进行种间关系分析.结果发现,9个物种的trnH-psbA序列的长度和GC含量变异较小,序列全长在625 ~638 bp之间;GC含量约为36%;基于trnH-psb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天门冬和石刁柏优先聚类,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门冬优先聚类后再与武竹聚类,新疆天门冬和文竹优先聚类,短梗天门冬在系统树的外层.结果认为,trnH-psbA序列可以有效地鉴别天门属冬物种,但某些物种的划分地位值得商榷,认为trnH-psbA序列分析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欧立军;孙海军;危革;王梓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质量的优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完善质量评价系统、深化质量内涵控制,建设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应对策略.结果 护理工作顺应改革,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和患者的需求.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护理工作新形势,只有不断探讨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适时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郑元梅;王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的源流及现状

    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源远流长,其渊源于《黄帝内经》.宋金元时期经许多医家的理论阐述和临床验证,逐步发展成熟起来,于明清时期得以进一步完善演化,在近现代有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进行文献整理,认为痰浊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注重预防痰浊对于抗衰防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萍;王平;陈刚;刘松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述路志正教授五爪龙应用经验

    五爪龙是路志正国医大师应用较多的一味中药,体现了他重脾胃、顾润燥的学术思想,该文从五爪龙的名实辨析、性味辨析、临床应用经验三个方面作了阐述,结合案例总结了路老应用此药的经验.

    作者:周计春;路洁;邢风举;颜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浊毒清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浊毒清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61例D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浊毒清100ml,口服,3次/d,对照组29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口服,3次/d,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力、眼底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浊毒清治疗DR安全有效,解毒化浊法是治疗DR的另一有效方法.

    作者:赵伟;李双蕾;唐爱华;刘春红;宋燕;翟琳娜;王振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影响的探讨

    目的 观察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各组裸鼠接种乳腺癌制备成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计算各组抑瘤率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黏附斑激酶FAK、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 各用药组裸鼠体重生长情况及移植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预防组56.84%、治疗组36.49%、阳性对照组35.45%.模型组与各灌胃组比较,FAK、PI-3K及MEK0/2表达活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与参一胶囊阳性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骨镇痛胶囊可通过抑制黏附斑激酶FAK蛋白的表达,诱导下调乳腺癌移植瘤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抑制癌细胞的黏附迁移.

    作者:姚菲;曹建雄;柳景红;陈逸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煎液药效学剂量相关性,为超微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观察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以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麻黄汤对小鼠祛痰作用;以浓氨水引咳法检测麻黄汤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止咳作用低起效剂量为0.78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4,祛痰作用低起效量为1.56g/kg,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发汗作用低起效量为1.56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结论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药效学低起效剂量为传统饮片起效剂量的1/2 ~1/4倍.

    作者:林祝山;刘宇聪;林晓春;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药调节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的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具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众多的细胞因子和炎症因子,广泛影响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参与炎性反应、引起以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较大的进展,其中通过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是诸多中医方药治疗相关疾病的机制之一.文章针对新的研究概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作者:张红霞;赵娟;潘扬;尚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芒果苷苷元研究进展

    整理总结近15年来对芒果苷苷元的研究,分别从全化学合成、半化学合成、化学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对研究芒果苷苷元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芒果苷苷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文姬;李学坚;刘布鸣;黄艳;邓家刚;卢忠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血管平滑肌中iNOS、p65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lps注射组、川芎嗪干预组、注射lps后川芎嗪治疗组.lps注射后6h,应用体外血管条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65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产生的张力显著降低;川芎嗪治疗后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表达iNOS及p65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川芎嗪治疗后可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川芎嗪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性,这与川芎嗪降低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徐进文;李润美;李小英;许筱凰;周乐全;许洁安;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红花光合性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以田间栽培的红花为林料,对红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光合速率等光合性能进行了研究.方法 利用CI-301PS光合测定系测定光合参数,相应方法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红花全生育期中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在生长初期较低,营养生长旺盛期含量提高,现蕾开花以后又逐渐降低.生育期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呈单峰曲线变化,量高值在6月中旬;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全生育期中起伏变化较小,两次高值出现在莲座期和现蕾开花末期;C/N比在成熟期高,现蕾开花期其次,营养生长期间则较低.结论 该研究可为红花光合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白岩;李慧玲;李雁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数据挖掘研究绝经综合征情志疗法疗效评价的思考

    目前中医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主要采用KI、MENQOL量表,现代医学研究模式与中医的理论、思维方法等方面不同,存在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和实际的问题,很难反映中医真正疗效.针对中医学这一数据特点,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与情志相结合的复杂干预方法治疗绝经综合征患者的数据库进行研究,对其治疗进行严格评价,建立一套能客观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科学、客观、多维的疗效评价方法体系.

    作者:秦莉花;陈晓阳;李晟;王小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膳食疗现代疾病谱分析

    “膳”,本义为“饭食”或“煎和;烹调”[1],从字面解释“药膳”指“含药的饮食”.我们将其定义为:在中医药和饮食文化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食疗学、现代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中药炮制学、现代烹饪学等学科原理,将中药和食物或食药按一定配伍规则合理配制,经饮食烹调技术加工烹制而成的具有一定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养生延年功效的特殊食品.

    作者:卜彦青;李晓晶;刘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