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药效学剂量对比研究

林祝山;刘宇聪;林晓春;黄添友;佟丽

关键词:麻黄汤, 超微饮片, 止咳, 发汗
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煎液药效学剂量相关性,为超微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作为发汗强度指标,观察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对小鼠发汗量的影响;以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观察麻黄汤对小鼠祛痰作用;以浓氨水引咳法检测麻黄汤对小鼠止咳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汤超微饮片止咳作用低起效剂量为0.78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4,祛痰作用低起效量为1.56g/kg,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发汗作用低起效量为1.56 g·kg-1,相当于临床等效量1/2.结论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药效学低起效剂量为传统饮片起效剂量的1/2 ~1/4倍.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白藜芦醇对卵清蛋白致豚鼠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建立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白藜芦醇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地塞米松为对照药物,观察各组药物对豚鼠模型症状的影响,并测定豚鼠鼻粘膜组胺(HA)含量、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水平,并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 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动物的鼻腔分泌物量、喷嚏次数、抓鼻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并能显著降低豚鼠鼻粘膜HA含量、降低血清IL-4及升高血清INF-y水平(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马慧敏;王倩倩;尹雅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洪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症经验

    目的 介绍著名中医专家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方法 采用跟师临证学习的方式,将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中医病机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临床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原则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龚理;彭万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附子理中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VIP的影响

    目的 研究附子理中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清及结肠粘膜VIP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模型组(M)、得舒特组(D)、附子理中汤小剂量组(f)、附子理中汤大剂量组(F)共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对照组外各组均予番泻叶加束缚应激构建大鼠D-IBS模型,2周后加相应的药物治疗;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粘膜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粘膜VIP含量均较正常组高(P<0.05);各药物干预组血清及结肠粘膜VIP含量均较模型组低(P<0.05);附子理中汤大、小剂量组间结肠粘膜VIP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附子理中汤通过降低D-IBS大鼠VIP的表达,调整脑-肠轴功能异常,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谢文娟;张志敏;武志娟;范萍;张大鹏;任培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肾康宁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TNF-α及IGF-1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康宁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宁方,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TNF-α、IGF-1水平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NF-α、IGF-1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肾康宁方能有效改善早期DN患者UAER,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GF-1水平有关.

    作者:唐爱华;周卫惠;李双蕾;邓小敏;李盈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眩晕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眩晕改善状况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UCLA眩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UCLA眩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病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艳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0版《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之水飞蓟的质量标准比较

    目的 对2010版《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水飞蓟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方法 逐项对比法进行对比.结果 鉴别、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微生物限度、其他有机物、农药残留、水分、干燥失重、重金属残留和贮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水飞蓟《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低于《美国药典》质量标准,修订《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是必要的.

    作者:刘金平;袁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大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半夏泻心汤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DM组、DM+半夏泻心汤组(DM+ BX组)、DM+多潘立酮组(DM+ Dom组).半固体营养糊灌胃测定小肠推进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突触素(Syn)、蛋白基因产物9.5 (PGP9.5)和c-kit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DM+ BX组、DM+ Dom组的小肠推进率较DM组明显提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DM+ BX组、DM+ Dom组的Syn、PGP9.5、c-Kit阳性产物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与DM模型组相比均有提升.结论 半夏泻心汤可能对受损的DM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及ICCs有部分恢复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小肠动力障碍.

    作者:蒋楠;余跃;陈凤琴;袁莉莉;王巧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20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手足口病例分成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197例采用利巴韦林等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03例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手足口1号方,然后观察对比.结果 两组在平均住院日、用药后热程、口腔溃疡好转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分层分析后两组间有口腔溃疡者平均住院日、用药后热程、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无口腔溃疡患者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住院日、用药后热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特别对口腔有溃疡的手足口患儿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成宝;杨朝晖;陈建杰;王新丽;张志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中风预后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针刺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中风预后效果.方法 通过采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北京康健循证医学知识库检索近十年相关文献.结果 针刺可以改善大脑局部缺血缺氧,增加脑血流量,缩小梗塞体积,有保护脑组织,促进脑神经功能及早恢复.针刺介入时机与缺血性脑中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越早介入针刺,缺血性脑中风预后效果越佳.

    作者:刘泰;黄丽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系统评价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探讨

    目的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思路,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的科学性予以探讨.方法 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合格研究,共计1 12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解毒方药与其他疗法相比可改善临床症状(RR=1.23,95% CI[1.15,1.31]),改善中医证候表现(RR =1.31,95% CI[1.21,1.43]),改善心电图表现(RR=1.35,95% CI[1.22,1.50]),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可靠,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的病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其病机本质.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李可建;张杉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萝芙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萝芙木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i.d.,5 μm),流动相:乙腈-0.0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立了17个共有峰,建立了萝芙木药材的共有模式,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评价萝芙木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杜月;王曦;成琳;陈聪;王淼;赵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芒果苷苷元研究进展

    整理总结近15年来对芒果苷苷元的研究,分别从全化学合成、半化学合成、化学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对研究芒果苷苷元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芒果苷苷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文姬;李学坚;刘布鸣;黄艳;邓家刚;卢忠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味大黄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文章对单味大黄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及探究,希望能够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锐;和心依;肖燕;王心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质量的优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完善质量评价系统、深化质量内涵控制,建设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应对策略.结果 护理工作顺应改革,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和患者的需求.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护理工作新形势,只有不断探讨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适时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郑元梅;王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原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如洋地黄类、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存在不同程度副作用,老年心衰病人常有多器官功能退化,增加了治疗难度.如何安全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又不对机体造成负面影响,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评价了其临床疗效.

    作者:刘纯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BCA-CLN)的处方.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形貌;以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芩苷(BCA)加入量、单油酸甘油酯用量和F127用量对(BCA-CLN)性质的影响;根据归一值的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呈类球形,三个影响因素和总评归一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处方范围为BCA用量为80 ~ 90 mg,GMO用量为6.5~7g,F127用量为600~800 mg.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作者:陶莉;罗千古;吴传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钗石斛多糖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Nrf2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钗石斛多糖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HBZY-1细胞分为6组,对照组(NC)、葡萄糖作用组(HG)、NAC组(NA)、金钗石斛多糖低(LD)、中(MD)、高(HD)剂量干预组,药物作用时间24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FDP1对Nrf2核转位.结果 与高糖作用组相比,金钗石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上调Nrf2mRNA、Nrf2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Nrf2蛋白的核转位,上调了NQO1mRNA的表达(P<0.05).结论 金钗石斛多糖FDP1通过上调Nrf2mRNA、Nrf2蛋白表达和Nrf2蛋白核移位上调其调控的下游基因NQO1mRNA,以抵抗高糖诱导下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保护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

    作者:何晓然;张艳磊;刘园园;李小琼;唐彦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浊毒清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浊毒清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61例D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浊毒清100ml,口服,3次/d,对照组29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口服,3次/d,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力、眼底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浊毒清治疗DR安全有效,解毒化浊法是治疗DR的另一有效方法.

    作者:赵伟;李双蕾;唐爱华;刘春红;宋燕;翟琳娜;王振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舌象特征提取的中医体质辅助辨识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1978年第1次提出“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中医体质学重视个体体质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辨明体质类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原则,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文章研究不同体质人群舌体的舌象特征提取及识别,通过提取测试人群的舌象特征并与体质舌象特征库进行匹配,实现体质测试指标的数据化与客观化,为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苏娟;涂泳秋;黄展鹏;朴胜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收缩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的影响,并探讨血管平滑肌中iNOS、p65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lps注射组、川芎嗪干预组、注射lps后川芎嗪治疗组.lps注射后6h,应用体外血管条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不同浓度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中p65及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lps后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产生的张力显著降低;川芎嗪治疗后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表达iNOS及p65蛋白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川芎嗪治疗后可抑制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川芎嗪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性,这与川芎嗪降低血管平滑肌中iNOS及p65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徐进文;李润美;李小英;许筱凰;周乐全;许洁安;刘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