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槟榔与青蒿配伍增毒的实验研究

邹霞辉;李超;韩丽萍;蒋琳兰;韦嵩;陈志煌

关键词:槟榔, 青蒿, 增毒
摘要:目的 研究槟榔与青蒿配伍增毒效应,并探讨其增毒量效关系.方法 配置不同浓度的槟榔溶液、青蒿溶液、槟榔和青蒿的混合液,通过灌胃给药做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体积为40 ml/kg,给药一次后连续观察14 d.结果 槟榔溶液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槟榔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67 g/kg;青蒿溶液的急性毒性实验没有小鼠死亡,该实验中青蒿的大给药浓度为15.52 g/kg;槟榔与青蒿的混合液对实验小鼠呈明显的毒性作用,且两者配伍使用时其毒性比单独使用时显著增加,且呈正相关的量效关系,其中槟榔为2.32 g/kg时,对动物造成半数致死量的青蒿的剂量为3.00 g/kg.结论 槟榔与青蒿配伍使用时其毒性会明显增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影响的探讨

    目的 观察壮骨镇痛胶囊对裸鼠乳腺癌移植瘤黏附迁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各组裸鼠接种乳腺癌制备成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计算各组抑瘤率并进行比较;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黏附斑激酶FAK、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 各用药组裸鼠体重生长情况及移植瘤体积与模型组相比较均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预防组56.84%、治疗组36.49%、阳性对照组35.45%.模型组与各灌胃组比较,FAK、PI-3K及MEK0/2表达活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镇痛胶囊预防组与参一胶囊阳性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壮骨镇痛胶囊可通过抑制黏附斑激酶FAK蛋白的表达,诱导下调乳腺癌移植瘤组织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及丝/苏氨酸蛋白激酶MEK1/2的蛋白表达活性,抑制癌细胞的黏附迁移.

    作者:姚菲;曹建雄;柳景红;陈逸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浊毒清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浊毒清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61例D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浊毒清100ml,口服,3次/d,对照组29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口服,3次/d,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力、眼底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浊毒清治疗DR安全有效,解毒化浊法是治疗DR的另一有效方法.

    作者:赵伟;李双蕾;唐爱华;刘春红;宋燕;翟琳娜;王振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味大黄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文章对单味大黄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进行临床分析及探究,希望能够对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李锐;和心依;肖燕;王心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尾核神经元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与环氧合酶-2(cyclooxgense-2,COX-2)对脂多糖(lipopolysaccride,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LPS损伤原代培养的尾核神经元为损伤的模型,在原代培养的尾核神经元给予LPS、姜黄素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联合应用LPS后,采用免疫印迹检测COX-2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及Hochest染色观察姜黄素及COX-2对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的效应.结果 ①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LPS诱导尾核神经元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姜黄素或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均可拮抗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损害的效应.②LPS可显著增强尾核神经元COX-2的表达水平,姜黄素或NS398均可抑制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COX-2的增强效应.③LPS可显著增强尾核神经元磷酸化的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该增强效应均可为姜黄素或NS398所拮抗.结论 姜黄素对LPS诱导的尾核神经元损害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COX-2介导的.

    作者:柯元;宋弯弯;董满满;彭芳;杨红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天门冬属部分物种trnH-psbA序列比较研究

    采用叶绿体trnH-psbA序列对天门冬属9个物种进行种间关系分析.结果发现,9个物种的trnH-psbA序列的长度和GC含量变异较小,序列全长在625 ~638 bp之间;GC含量约为36%;基于trnH-psb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天门冬和石刁柏优先聚类,非洲天门冬和狐尾天门冬优先聚类后再与武竹聚类,新疆天门冬和文竹优先聚类,短梗天门冬在系统树的外层.结果认为,trnH-psbA序列可以有效地鉴别天门属冬物种,但某些物种的划分地位值得商榷,认为trnH-psbA序列分析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欧立军;孙海军;危革;王梓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禀性衰败”探讨回医学的发病机理

    文章从回医发病学理论立论,通过对禀性、禀性衰败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论述,深入探讨了回医发病的病理机制,提出疾病发生原因多端,主由禀性衰败和致病因素两个方面,而禀性衰败在回医学发病机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治疗上强调理气调性,调整机体功能状态,使已衰败的禀性得到改善,恢复正常的禀性状态,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之旨.

    作者:康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叶青藤抗炎活性部位研究

    目的 筛选三叶青藤的抗炎活性部位.方法 分步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抗炎活性部位.结果 三叶青藤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结论 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为三叶青藤的抗炎有效部位.

    作者:李江;蔡小玲;罗昱澜;何洁;张智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BCA-CLN)的处方.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形貌;以粒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黄芩苷(BCA)加入量、单油酸甘油酯用量和F127用量对(BCA-CLN)性质的影响;根据归一值的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呈类球形,三个影响因素和总评归一值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处方范围为BCA用量为80 ~ 90 mg,GMO用量为6.5~7g,F127用量为600~800 mg.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黄芩苷立方液晶纳米粒制备工艺,预测性良好.

    作者:陶莉;罗千古;吴传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涤痰汤加味佐治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涤痰汤加味对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记忆水平的恢复作用.方法 42例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涤痰汤加味”煎服,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及临床体征、GCS评分、WMS评分等.结果 治疗28 d后治疗组对WMS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开始出现明显差异(P<0.01);治疗时间越长,两组对WMS评分的改善差异越大;对GCS评分的改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涤痰汤加味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中轻型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痰瘀阻络证患者记忆水平的恢复时间.

    作者:薛丽君;杨怡玲;吴曙琳;李芳;伍浪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温肺微乳处方的Box-Behnken法优化

    目的 优化补肾温肺微乳的佳处方组成.方法 以多分散指数(PDI)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考察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挥发油的用量对微乳形成的影响,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处方组成拟合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挥发油佳比例为S∶coS∶ oil=63.87∶ 21.40∶ 15.15,电镜视图显示微乳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8.25 ±0.08)nm,多分散指数(PDI)平均值为(0.173±0.02),优化的微乳物理稳定性良好.结论 Box-Behnken法能够客观地优化微乳处方,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

    作者:冯传平;杨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舌象特征提取的中医体质辅助辨识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1978年第1次提出“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中医体质学重视个体体质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辨明体质类型,制定出相应的防治原则,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思想.文章研究不同体质人群舌体的舌象特征提取及识别,通过提取测试人群的舌象特征并与体质舌象特征库进行匹配,实现体质测试指标的数据化与客观化,为计算机辅助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周苏娟;涂泳秋;黄展鹏;朴胜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鸡血藤糖浆中芒柄花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藤糖浆中芒柄花素的含量方法.方法 Agilent Ep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3∶ 67);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0.010 25 ~0.512 5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0.24%.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鸡血藤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希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古方“黑地黄丸”辨析

    近年来文献报道“黑地黄丸”在药物组成、配伍等方面均存在争议.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出处、组成、配伍、主治病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还其原貌,裨益临床.

    作者:张丽;张法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九种燕窝中唾液酸含量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测定九种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探索燕窝中唾液酸的范围值.方法 利用燕窝中唾液酸与酸性茚三酮形成稳定的物质,在470 nm处有大吸收峰的特点进行测定.结果 唾液酸浓度在0~ 7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血燕、白燕、黄燕唾液酸百分含量分别为11.036 7%,6.810 0%,10.173 3%,但UV-Vis法测得值比HPLC法稍低.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回收率满意,但操作步骤繁琐,燕窝中唾液酸含量测定方法需进一步改善.

    作者:王羚郦;吴国洪;邱子博;麦玮倩;赖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洪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症经验

    目的 介绍著名中医专家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方法 采用跟师临证学习的方式,将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中医病机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临床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原则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龚理;彭万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胆汁反流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中药制剂加味柴芍六君颗粒,2次/d;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10 mg,3次/d,饭前30 min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和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结果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食欲减退,烧心,嗳气或呕吐)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其中以上腹部疼痛,饱胀,嗳气或呕吐等症状改善明显(P<0.01),且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HP对其疗效可能无干扰作用.

    作者:何慧;王伟;彭卓嵛;卢杰夫;黄勇华;李桂贤;陈国忠;梁雪;黄雪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刺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中风预后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针刺早期介入对缺血性脑中风预后效果.方法 通过采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北京康健循证医学知识库检索近十年相关文献.结果 针刺可以改善大脑局部缺血缺氧,增加脑血流量,缩小梗塞体积,有保护脑组织,促进脑神经功能及早恢复.针刺介入时机与缺血性脑中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越早介入针刺,缺血性脑中风预后效果越佳.

    作者:刘泰;黄丽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胶艾汤加味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胶艾汤加味联合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慢性肾衰竭CKD3期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胶艾汤加味配合皮下注射rHuEPO和仅皮下注射rHuEPO治疗,疗程为6个月,在治疗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入选的CKD3期患者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Hb、RBC、Hct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N、Cr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艾汤加味联合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

    作者:段晓宇;邓艾平;周文煜;朱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从收缩压分层观察降糖丸对并有糖调节受损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从收缩压分层的角度观察降糖丸治疗并有糖调节受损(IGR)的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疗效的机制及并有IGR的MS与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把收治的气阴两虚型并有IGR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给予降糖丸治疗12周后,测量FPG、2hPG、TG、TC、HDL-C、LDL-C、BM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收缩压未分层时,中药降糖丸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TC、TG、HDL-C、LDL-C(P <0.01,0.05);收缩压≥140 mmHg时,中药降糖丸能降低患者的FPG、2hPG、TG、TC、LDL-C、BMI(P <0.01,0.05),130 mmHg≤收缩压<140 mmHg时,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收缩压< 130 mmHg时,降糖丸能降低2hPG、TC、、BMI(P <0.01,0.05).结论 气阴两虚型并有IGR的MS患者以高收缩压型为主.中药降糖丸能够改善FPG、2hPG、TG、TC、LDL-C、BMI,以改善2hPG和BMI为主,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从分层来看,可以降低高收缩压组的FPG、2hPG、TG、BMI以及正常收缩压组的2hPG,但尤其适用于高收缩压组患者的2hPG、BMI的改善.

    作者:陈红谨;刘小溪;杨宇峰;石岩;王莉;连捷;王宏涛;冀天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康复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常侵及四肢小关节,后期常可导致关节畸形,严重阻碍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生存质量,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难治性疾病.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近几年有关RA的治疗进展并展望RA未来的治疗方向.

    作者:黄艺;金荣疆;王素珍;寇洋洋;陈庆庆;杨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