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叶青藤抗炎活性部位研究

李江;蔡小玲;罗昱澜;何洁;张智红

关键词:三叶青藤, 抗炎, 活性部位
摘要:目的 筛选三叶青藤的抗炎活性部位.方法 分步溶剂萃取法制备不同极性部位,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抗炎活性部位.结果 三叶青藤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能显著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结论 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液部位为三叶青藤的抗炎有效部位.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玉米须水煎液对1型、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水煎液对四氧嘧啶所诱导的1型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和血清中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NEFA)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次注射四氧嘧啶(150 mg·kg-1)和高脂饲料(10%蛋黄,10%猪油,1%胆固醇,0.2%胆盐,78.8%基料)结合低剂量单次注射四氧嘧啶(90 mg·kg-1)两种方法造模,建立1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玉米须水提取物18 g·kg-1(相当于生药材重量)的剂量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值、糖耐量及血液各项生化指标.结果 玉米须水煎液降低了1型、2型糖尿病小鼠GLU、TC、TG、NEFA和MDA水平,升高了1型和2型糖尿病小鼠SOD水平.结论 玉米须水煎液能缓解1型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症状,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并可调节其血脂异常.

    作者:宋烨;王明彦;宋成武;周蕾;张兴珍;余尚工;方念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智酒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益智酒饮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检测益智酒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MTD),判断益智酒的毒性.结果 益智酒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MTD)大于20.0g/kg体质量,属无毒级;试验期间实验小鼠生长良好,活动正常,毛色光泽度好.解剖检查,各脏器未见异常,未显示明显毒性作用.结论 益智酒无毒性,可以安全饮用.

    作者:董文化;梅文莉;谌琪;梁定键;戴好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质量的优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针对新形势下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完善质量评价系统、深化质量内涵控制,建设高素质护理队伍的应对策略.结果 护理工作顺应改革,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和患者的需求.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医疗护理工作新形势,只有不断探讨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才能适时推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郑元梅;王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活性影响及其构效关系

    目的 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活性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张力实验,分别探讨葛花总黄酮有效成分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葛根素和刺芒柄花素分别对NE预收缩以及L-NAME和邻苯三酚预处理后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改变,并分析其构效关系.结果 葛花总黄酮各有效成分对基础状态下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NE预收缩主动脉环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其中以染料木素作用强;L-NAME对四种有效成分的舒血管作用均有影响,其中对染料木素影响大;对比四种成分对氧自由基诱导的血管活性改变的影响,染料木素影响大,大豆苷元影响小.结论 葛花总黄酮各有效成分可通过NO途径和抗氧化作用调节NE和氧自由基诱导的血管张力的改变;不同有效成分作用的强弱可能与其化学结构上的羟基数量及位置有关.

    作者:欧阳昌汉;林希;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龚廷贤《万病回春》学术思想的现代研究

    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学验俱丰,著作等身,是我国历史上著作多的医家之一.其中富盛名者当属《万病回春》.该书以“凡疾者疗之,沉病顿起,如草木之逢春”而名.该书刊出后,不仅国内梨枣再易,一版再版,名声大噪,17世纪中叶还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多次付梓,并形成巨大影响.鉴于此,现代中医学者对其现代学者对该书的发掘研究方兴未艾,并取得初步成绩.文章对《万病回春》现代研究概况予以全面的评析.

    作者:徐春娟;何晓晖;陈荣;许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经》中“得气”操作及整体观因素论析

    从得气的相关因素进行探析,重点介绍治神在针刺得气中的重要性,且治神贯穿针灸治疗疾病的进针、行针、出针及针后调治等过程.并从疾病模式角度分析影响得气的病情、社会、环境、气候时间等因素,探讨得气的本质及与疾病的关系,分析得气治疗疾病的机制是引邪气出,引谷气入.寄以此引出针灸临床需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

    作者:郭太品;梁繁荣;任玉兰;杨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10版《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之水飞蓟的质量标准比较

    目的 对2010版《中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水飞蓟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方法 逐项对比法进行对比.结果 鉴别、总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方法、微生物限度、其他有机物、农药残留、水分、干燥失重、重金属残留和贮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水飞蓟《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低于《美国药典》质量标准,修订《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是必要的.

    作者:刘金平;袁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槟榔与青蒿配伍增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槟榔与青蒿配伍增毒效应,并探讨其增毒量效关系.方法 配置不同浓度的槟榔溶液、青蒿溶液、槟榔和青蒿的混合液,通过灌胃给药做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体积为40 ml/kg,给药一次后连续观察14 d.结果 槟榔溶液对实验小鼠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槟榔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67 g/kg;青蒿溶液的急性毒性实验没有小鼠死亡,该实验中青蒿的大给药浓度为15.52 g/kg;槟榔与青蒿的混合液对实验小鼠呈明显的毒性作用,且两者配伍使用时其毒性比单独使用时显著增加,且呈正相关的量效关系,其中槟榔为2.32 g/kg时,对动物造成半数致死量的青蒿的剂量为3.00 g/kg.结论 槟榔与青蒿配伍使用时其毒性会明显增强,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作者:邹霞辉;李超;韩丽萍;蒋琳兰;韦嵩;陈志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开白虎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八把半锁疗法中开白虎锁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白虎锁开锁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症状和体征评分进行前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通过开白虎锁治疗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开白虎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周晶;邢彩珍;曹必伟;吴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膳食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为本地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新诊断的T2DM病例和对照,每组126例,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清生化及一般体格检查,分析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分析T2DM膳食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每日摄入能量(2867.75±748.04)kcal、脂肪(95.99±19.85)g、蛋白质(100.59±29.85)g、膳食胆固醉(334.92±94.63) 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TG、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两组糖类每日摄入量、血清TC、HDL-C和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人群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膳食脂肪、维生素A、TG及遗传,独立保护因素包括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B1、钙摄入和运动.

    作者:刘浩;李凯利;李晶;李莉;郝拥玲;朱建红;刘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浊毒清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浊毒清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61例D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浊毒清100ml,口服,3次/d,对照组29例予羟苯磺酸钙胶囊0.5g,口服,3次/d,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表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视力、眼底等.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 浊毒清治疗DR安全有效,解毒化浊法是治疗DR的另一有效方法.

    作者:赵伟;李双蕾;唐爱华;刘春红;宋燕;翟琳娜;王振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蜂针所致瘙痒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瘙痒在蜂疗初期的止痒方法,从而提高患者对蜂疗的依从性.方法 纳入9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热水组(n=30例):热水外敷(洗)瘙痒部位.马齿苋组(n=30例):马齿苋煮水外敷(洗)瘙痒部位;芦荟汁组(n =30例):芦荟汁外涂瘙痒部位.疗程1周,瘙痒程度评定参考Sergio评分标准的方法进行.结果 在抓挠后瘙痒缓解、瘙痒发作频率、瘙痒对睡眠干扰改善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瘙痒分布范围方面,三组间则无差异;整体疗效改善经秩和检验分析,马齿苋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 热水、马齿苋、芦荟汁均能有效改善蜂针后瘙痒.其中马齿苋疗效更优.

    作者:方芳;熊俊;阮波;李万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系统评价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探讨

    目的 系统评价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按照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思路,根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病机假说的科学性予以探讨.方法 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搜集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5.1软件完成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倒漏斗图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合格研究,共计1 129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清热解毒方药与其他疗法相比可改善临床症状(RR=1.23,95% CI[1.15,1.31]),改善中医证候表现(RR =1.31,95% CI[1.21,1.43]),改善心电图表现(RR=1.35,95% CI[1.22,1.50]),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清热解毒方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可靠,不稳定性心绞痛“热毒伤络”的病机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其病机本质.

    作者:鞠建庆;李运伦;李可建;张杉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萝芙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萝芙木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Hypersil-C18柱(250 mm×4.6 mmi.d.,5 μm),流动相:乙腈-0.0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立了17个共有峰,建立了萝芙木药材的共有模式,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0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评价萝芙木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杜月;王曦;成琳;陈聪;王淼;赵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紫丁香苷杜鹃素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建立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HP-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5nm,建立芩暴红止咳胶囊中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紫丁香苷在0.101 6~1.01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在0.019 15~0.019 1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杜鹃素在0.041 52~0.415 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紫丁香苷、黄芩苷、杜鹃素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0.32%,98.82%,98.65%,RSD分别为1.8%,1.9%,1.1%.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一测多评定量分析方法.

    作者:张志勇;宋晓宁;茅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肝降脂方药对实验性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肝降脂方药对酒精性脂肪肝病(A FLD)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活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5只,中、西药组各30只.连续12周予高脂饲喂基础上联合40%、45%、50%梯度酒精灌胃建立AFLD模型,第9周开始,第1次酒精灌胃30 min后,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中药浸膏、易善复混悬液各2 ml,至12周末.于实验第4周末、8周末分别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4只、5只,眼眶静脉取血后脱颈处死,余大鼠均于第12周末静脉采血后处死,动态观察各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肝脏指数,光镜下肝组织损伤程度,测血清中各项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及大鼠肝组织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水平、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的活性.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各组间比较显示模型组各生化指标均高于中西药物组(P均<0.05),肝组织中MDA及XO活性在模型组表达活跃(P<0.0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活力在模型组高,HE染色光镜下可观察到各组大鼠肝组织呈不同程度脂肪变性,模型组脂肪变性较其他组明显,病变以中央静脉周围明显,汇管区有炎性细胞浸润,肝小叶内出现点状坏死,部分肝小叶结构改变,肝细胞索紊乱.PDGF-BB活力高低与肝组织病理变化趋势呈正向相关.结论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酒精灌胃的方法可成功诱导SD大鼠AFLD模型,益肝降脂方可明显降低AFLD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活力,减轻肝组织脂肪交和炎症程度,尽早实施药物预防处理,对于防止肝损伤进行加重,减缓或逆转其向肝纤维化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彩霞;赵远红;贾英杰;李正;李小江;顾宏韬;徐雨;韩素恒;左晓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金洪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症经验

    目的 介绍著名中医专家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方法 采用跟师临证学习的方式,将金洪元教授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良好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中医病机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临床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为原则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作者:龚理;彭万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症8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介绍一种以针灸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的综合疗法.方法 治疗组:针刺以风池、华佗夹脊穴为主穴,并配以悬灸百会穴;对照组:西比灵胶囊5 mg,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10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疗法对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丁一;焦杨;吴常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根据一般情况按照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患者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对照组.两组在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上,试验组予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连续7d.分别观察两组受试对象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计分、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能够降低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体征计分与气滞血瘀证证候积分,增加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证十分有效的方剂之一.

    作者:朱兰妃;韩平;黄秀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透气性容器对西洋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与乙烯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透气性容器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影响及与乙烯的关系.方法 用西洋参成熟种胚为外植体,分别接种在添加1mg/L2,4-D、2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培养容器为30ml透明螺纹口样品瓶,分别采用密封较好的内衬PTFE/硅胶拧盖和透气较好的塑料膜两种封口方式进行处理,定期观察并利用岛津2010气相色谱仪对培养瓶中的乙烯进行检测.结果 培养32 d后结果显示:在透气的2,4-D、NAA培养基中,种胚的胚性愈伤率分别为97.7%、94.4%,而密闭中的则分别为23.3%、16.1%;乙烯浓度在透气容器中分别为0.77,0.25 μl·L-1,密闭中分别为7.37,5.15μ1·L-1.结论 透气性较好的容器胚性愈伤率显著高于透气差的;密闭容器中内源乙烯积累浓度明显高于透气容器的,显示出高浓度乙烯可能是抑制胚性愈伤发生的原因;2,4-D比NAA具有相对较强的诱导愈伤发生的能力;在附加NAA的密闭容器中,培养20~32 d时乙烯浓度显著增大,可能是乙烯生物合成中的自我催化效应所导致.

    作者:郑利英;张斌;秦公伟;丁杰;曹小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