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吴娟;胥志斌

关键词: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 化脓灸
摘要:目的 探讨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脓灸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模型动物施以化脓灸处理.选择肝组织TIMP -1和MMP -2基因表达量定量分析、肝组织病理、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为实验指标,观察化脓灸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脓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IMP-1mRNA水平(P<0.05),但对MMP - 2mRNA指标作用不明显.同时,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 化脓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1MP -1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 -NMR、13C- 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九层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烃(Ⅰ),α-波甾醇(Ⅱ),豆甾醇(Ⅲ),β-谷甾醇(Ⅳ),油酸(V),正二十四烷酸(Ⅵ),α-波甾醇-3-0-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Ⅶ),正十六烷酸(Ⅷ),丝石竹皂苷元(Ⅸ).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健军;刘珂宇;谭文波;何光远;蒋才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联合应用在大肠癌证候分布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 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辩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 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作者:王晓戎;袁孝兵;储慧琴;郜峦;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优化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法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定异秦皮啶的含量.结果 肿节风的提取工艺为:加热2.0h,加水量10倍,提取3次,异秦皮啶提取率可达92.04%;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9.69%;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异秦皮啶进样量在0.101 ~0.606 μg范围内线性关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 (RSD= 1.40%,n=6);配方颗粒中异秦皮啶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不低于0.95mg·g-1和6.00 mg·g-1.结论 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肿节风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程丹;周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热敏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

    目的 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用雌性SD大鼠,联合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 - 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和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用鼠尾光照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反应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痛反应时间缩短.结论 热敏灸具有缓解或减轻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曹丹;肖东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呼吸衰竭证候诊断标准的初步验证

    目的 对慢性呼吸衰竭证候诊断标准进行初步验证,以便修订完善,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3所三甲医院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资料,选择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做为评价指标.结果 八类证候中,敏感度范围为72.2% - 93.3%,特异度范围为92.9% ~ 97.6%,准确度范围为87.5%~94.8%,阳性预测值范围为76.5% ~ 92.0%,阴性预测值范围为90.3% ~ 96.9%,阳性似然比为10.23 ~31.50,阴性似然比为0.07 ~0.29.结论 该标准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

    作者:王至婉;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王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鉴别

    目的 对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对药材茎横切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倒心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少;木栓层细胞4~6列;栓内层细胞3~4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多;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密聚;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稍尖形.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多;木栓层细胞三十余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少;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较疏;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锐尖形.结论 显微鉴定能很好地区分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这两种植物.

    作者:管燕红;张丽霞;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田基黄主要成分抗缺氧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田基黄主要成分的抗缺氧活性.方法 采用PC12细胞缺氧保护作用实验和DPPH法进行抗缺氧活性研究.结果 田基黄中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活性.结论 田基黄中具有抗缺氧活性的化学成分均为分子量较小,酚羟基较多的化合物.

    作者:毛羽;王冲;杜奕欣;王乃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蔓性千斤拔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蔓性千斤拔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利用硅胶柱分离蔓性千斤拔醋酸乙酯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1H- NMR、13C - NMR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燃料木素(Ⅰ);5,7,2′,4′-四羟基异黄酮(Ⅱ);3,5,7,3′;5′-五羟基-4′-甲氧基黄烷(Ⅲ).结论 为千斤拔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任朝琴;袁玮;朱斌;戴先芝;刘林;曾森;刘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解毒化淤药血清对K562/AO2细胞P-gp、Bcl -2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解毒化淤中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耐药细胞P-gp、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解毒化淤药的兔血清,以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Bcl-2的表达.结果 MTF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中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均有耐药逆转作用,其逆转倍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毒化淤药中药血清能够下调K562/A02细胞P-gp和Bcl-2的表达.结论 解毒化淤药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gp、Bcl-2的表达而逆转耐药的.

    作者:何咏梅;邱国俊;马武开;姚血明;李玉莹;黄颖;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疏毛吴茱萸提取物缓解家兔离体肠肌痉挛的谱效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疏毛吴茱萸提取物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与缓解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痉挛的相关性,建立“谱-效关系”,为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技术,建立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各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结合离体肠肌试验观察疏毛吴茱萸各提取部位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分析谱效关系.结果 建立了疏毛吴茱萸水、醇提取物缓解肠肌痉挛的HPLC指纹图谱,标示出醇提取物指纹图谱中有20个特征峰和水提取物19个特征峰,并且醇提取物保留了传统水煎液的药效,进一步鉴定了醇提取物特征峰中的8个化学成分.结论 该研究为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质量标准的控制提供了参考,对疏毛吴茱萸缓解肠肌痉挛、达到中医温中止痛的谱效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何前松;杨卫平;张丽艳;王晖;忙如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究苦碟子注射液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4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苦碟子单次给药组、苦碟子连续给药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720°,2 h).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计算睾丸系数,检测睾丸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同侧生理盐水组比较,两给药组SOD、T - AOC、NOS活性均有所升高,MDA含量亦呈下降趋势,连续给药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可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连续给药明显优于单次给药.

    作者:揭芳;张金萍;孙雯;范奇琪;金荣盘;钱申伦;徐超超;叶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黄帝内经》两个译本谈翻译的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法教学

    学术界对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文章以《黄帝内经》两个译本为例,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了《黄帝内经》的不可译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翻译方法,以求为高水平的《黄帝内经》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燕燕;张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脓灸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模型动物施以化脓灸处理.选择肝组织TIMP -1和MMP -2基因表达量定量分析、肝组织病理、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为实验指标,观察化脓灸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脓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IMP-1mRNA水平(P<0.05),但对MMP - 2mRNA指标作用不明显.同时,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 化脓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1MP -1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吴娟;胥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 atherosclerosis,AS)血脂及血浆内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或血脂康.12周后光镜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并检测血脂及测定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 Keto -PGF1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血脂康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TXB2,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和6- Keto - PGF1α(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AS大鼠血脂紊乱和维持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AS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威;董超;刘辉;杨永滨;任今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红木香中两个7,8位开环型木脂素的结构鉴定

    目的 对福建民间药物红木香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经质谱、核磁共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木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7′R,8′S)-3,4- methylenedioxy-3′4′- dimethoxy-7,8- seco-7,7′- epoxylignan -7,8- dione和machilolin -A.结论 化合物1、2均为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当归藤中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8∶1、每次2h、提取4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灵敏度高,是当归藤中提取总皂苷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静;杨瑞云;韦波;薛佳津;梁敏;罗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桂郁金提取物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桂郁金提取物对人肝星状细胞的作用,了解其对该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人肝星状细胞株( HSC - LX2)与药物孵育 48h 后,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法)检测各周期细胞的DNA含量及细胞凋亡的概况.结果 低、中、高浓度桂郁金提取物均可抑制HSC - LX2细胞的增殖,48h的增值抑制率分别为15.4%、49.1%、58.3%;48 h的IC50为45μmol/L;均可阻止HSC - LX2细胞进入DNA合成增殖周期,并诱导HSC - LX2细胞发生早期及晚期凋亡,48h的S期+G2/M期细胞总数百分比分别为70.1%、63.6%、50.2%;凋亡概率分别为13.9%、18.9%、23.5%.结论 桂郁金提取物具有抑制HSC - LX2细胞增殖、阻止细胞进入DNA合成增殖周期、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能力,从而可以干预肝纤维化病程;以上能力均具有剂量依赖性;且中、高剂量桂郁金提取物组以上能力明显比秋水仙碱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强.

    作者:彭岳;吴光;韦燕飞;赵铁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何首乌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大黄素、大黄酸含量的检测

    目的 研究何首乌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大黄素、大黄酸的检测.方法 以何首乌茎为外植体,在26℃和暗培养条件下,在含有1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4 mg·L-萘乙酸(NAA)的MS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15d后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相同培养基中培养15 d,共转接3次,通过HPLC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结果 茎愈伤组织的大黄素和大黄酸含量分别为0.036 mg·g1和().019 mg·g-1.结论 何首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含有1mg·[-1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4 mg·L-1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茎愈伤组织中存在大黄素和大黄酸.

    作者:范洪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壮族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录因子RUNX2,Osterix表达水平检测

    目的 探讨壮族骨质疏松症(0P)与成骨细胞转录机制的关系.方法 对10例壮族骨质疏松症(OP)骨髓基质细胞RUNX2和Osterix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并与10例壮族非OP者比较.结果 两组RUNX2和Osterix表达于第9天达到高峰,OP组RUNX2(mRNA)和Osterix (mRNA)表达值均低于非OP组(P<0.01).结论 壮族OP组前成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功能较同壮族正常对照组低.

    作者:陈秉朴;李天资;黄春兰;韦叶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 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反而下降了56.1%.结论 生长环境对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剑芳;孙维洋;徐凌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