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戎;袁孝兵;储慧琴;郜峦;李平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李朝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姜黄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C;流速为1.0 ml/min.结果姜黄配方颗粒共标示了10个共有峰,10批姜黄配方颗粒样品相似度在0.887~0.993之间.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姜黄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毕晓黎;胥爱丽;罗文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变化对实验大鼠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毒性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对心、肝、肾脏的毒性作用差异及对心脏损伤作用的机制.结果 从生品中提取得到的双酯型生物碱(DDA)毒性较大,对心、肝、肾脏损伤较重,生物碱对心脏损伤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结论 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降低了对实验大鼠心、肝、肾脏的毒性,其机制与生物碱变化影响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Bcl -2蛋白的表达及减少心肌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智;张大方;曲晓波;张志仁;王奕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β-谷甾醇、豆甾醇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的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观察β-谷甾醇、豆甾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钙离子Ca2含量、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 β-谷甾醇、豆甾醇均明显抑制SMMC - 7721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典型凋亡变化,凋亡率和细胞内Ca2+、ROS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β-谷甾醇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豆甾醇则同时阻滞在S期和G2/M期.结论 β-谷甾醇、豆甾醇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 -7721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庆勇;姜春菲;张黎;邱伟;孟祥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用鸡胚试验方法评价刺三甲抗流感病毒的作用,跟踪活性部位,初步探讨刺三甲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甲型京科86 -1株流感病毒,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腔接种方法,通过测定尿囊液凝集红细胞的效价间接判断病毒的数量.结果 刺三甲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在鸡胚内复制的作用,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 刺三甲可能是作用于病毒的凝集素,影响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粘附功能而发挥抗病毒效果,为水族民间使用刺三甲治疗流感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贵源;龚莉莉;余跃生;刘元忠;谢洪书;党荣敏;杨再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7尼古丁受体(α7nAChR)是否参与100 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α7尼古丁受体在的定位.结果 连续给予3 d 100 Hz电针,1次/d,小鼠脾脏的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α7nAChR可在小鼠的巨噬细胞上表达.此外,给予小鼠α7nAChR抗体后,100 Hz电针明显提高了小鼠NK细胞活性(P<0.05).结论 α7nAChR可能在100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黄诚;韩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6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采用SAS9.1软件分析五脏之间的关联.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两脏相关以肺肾、肺心、肺脾为主,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0.339 5,0.247 6;三脏相关以肺心肾、肺脾肾、肺心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64 52,0.11999,0.054 74;多脏相关以肺脾心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为0.026 53.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脏腑相关具有规律性.疾病早期,肺脏虚损多涉及脾、心;病情加重,多涉及心、肾或肺脾心肾俱损.
作者:陈群;王静;莫传伟;刘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蔓性千斤拔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利用硅胶柱分离蔓性千斤拔醋酸乙酯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1H- NMR、13C - NMR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燃料木素(Ⅰ);5,7,2′,4′-四羟基异黄酮(Ⅱ);3,5,7,3′;5′-五羟基-4′-甲氧基黄烷(Ⅲ).结论 为千斤拔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任朝琴;袁玮;朱斌;戴先芝;刘林;曾森;刘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较繁荣的时期.统治者权力高度集中,儒学兴盛,教育事业发达,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医学制度相对完善,医学和医者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如此优厚的社会基础上,文人通医遇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该篇论文探讨了宋代文人通医的现象,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探讨宋代文人通医现象,可以为了解宋代的社会文化,文人、医者在宋代的生存情况开拓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周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伞形科植物莱阳沙参茎叶提取物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为扩大药用资源和食用资源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制备莱阳沙参茎叶的不同提取液(A、B),对照组与给药组连续15 d给药,于第10天进行致敏攻击,测量攻击前后足跖厚度的差值(足跖肿胀度).结果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莱阳沙参茎叶提取物15 d,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A高、B低、B高剂量组及西洋参胶囊组小鼠左足跖肿胀度明显升高(P <0.01或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有增强趋势.结论 莱阳沙参茎叶具有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作用.
作者:吕方军;许一平;叶国华;隋在云;张钦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法治疗阿霉素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益肾活血方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按6 mg/kg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于注射阿霉素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持续12周,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造模后第0,2,4,8,12周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在实验结束末麻醉大鼠,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和白蛋白;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足突变化.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胆固醇升高(P<0.01),足突融合明显.两个治疗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益肾活血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两个治疗组均能改善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益肾活血方减少足突融合,并减轻肾组织间质的病理改变,益肾活血法减少蛋白尿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陈汉华;裴俊娟;黄清明;李丹;杨京华;许尤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福建民间药物红木香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经质谱、核磁共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木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7′R,8′S)-3,4- methylenedioxy-3′4′- dimethoxy-7,8- seco-7,7′- epoxylignan -7,8- dione和machilolin -A.结论 化合物1、2均为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芪与莪术配伍的抗肿瘤作用及对COX -2的抑制作用,探讨二者配伍后对于抗肿瘤是否具有增效作用.方法 采用MKN -45裸鼠人原位胃癌模型,设黄芪与莪术的配伍组、黄芪组、莪术组、塞来昔布组和空白组,以电子天平检测各药物组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质量,肉眼数取肝脏转移灶数量,RT -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 -2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于第3周对肿瘤生长、COX -2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于第6周表现出对肝转移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配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作用显著优于黄芪组和莪术组(P<0.01),且至第6周时配伍组对肿瘤肝转移和COX -2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结论 黄芪与莪术配伍后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作用,并且对COX -2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
作者:骆殊;邵佳;沈洪;刘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高良姜提取物的复杂体系,建立起高良姜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多离子色谱图(MIC)数据进行色谱条件优化.结果 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 - pack VP - ODS柱(2.0 mm× 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程序为0~ 20 min、39% ~61%B:20~30 min、61%-100%B:流速0.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在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下,高良姜提取物中8个主要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的RSD(n =5)均小于3.0%,色谱峰峰面积比值的RSD(n =5)均小于5.0%.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好,能够充分展现高良姜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特性,可为成分复杂且含量相差悬殊的天然产物分析提供借鉴.
作者:邓亦峰;罗辉;梁念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疆地区刺山柑中多酚类物质消长规律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Folin - Ciocalteu法,测定北疆地区刺山柑多酚类物质含量,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北疆地区刺山柑多酚类物质含量6月花蕾中达到25.72 mg/g,自由基清除率高.结论 刺山柑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抗氧化活性也存在不同,石河子地区刺山柑6月份花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蒋雯雯;马淼;郭艳;左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 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反而下降了56.1%.结论 生长环境对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剑芳;孙维洋;徐凌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或translational medical science,英文对转化医学的常见描述为B to B(Bench to Bedside)[1-3],即从实验台到病床,基础到临床.
作者: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学术界对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文章以《黄帝内经》两个译本为例,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了《黄帝内经》的不可译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翻译方法,以求为高水平的《黄帝内经》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燕燕;张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薯蓣皂苷组.对照组、薯蓣皂苷组予高脂饮食,薯蓣皂苷同时给予薯蓣皂苷.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转氨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脂联素、肝脂质、氧化应激等指标.结果 著蓣皂苷组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薯蓣皂苷组血脂、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薯蓣皂苷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薯蓣皂苷组抗氧化酶、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TNF-α、脂质过氧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著蓣皂苷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脂肪变性、氧化应激指数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朕华;张择生;李承达;包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保健灸法对高月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c - myc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保健灸法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青年组14只,10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实验两个月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脑组织中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12月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保健灸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脑组织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结论 保健灸法可显著降低因增龄而造成的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物的增多,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调控c - myc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延缓衰老.
作者: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宫菲;赵胤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