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肾活血法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陈汉华;裴俊娟;黄清明;李丹;杨京华;许尤佳

关键词:益肾活血法,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阿霉素
摘要: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法治疗阿霉素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益肾活血方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按6 mg/kg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于注射阿霉素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持续12周,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造模后第0,2,4,8,12周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在实验结束末麻醉大鼠,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和白蛋白;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足突变化.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胆固醇升高(P<0.01),足突融合明显.两个治疗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益肾活血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两个治疗组均能改善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益肾活血方减少足突融合,并减轻肾组织间质的病理改变,益肾活血法减少蛋白尿的重要作用机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龙胆苦苷含量的秦艽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秦艽佳炮制工艺,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秦艽炮制工艺,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RP - HPLC法测定供试品中龙胆苦苷含量,Thermo ODS -2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0:7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 ml· min-1.结果 龙胆苦苷在10.9 - 109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为y=5 989X - 9404 (r=0.999 5),建立的RP - HPLC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方法;清炒法龙胆苦苷含量高,优化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10min.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为秦艽的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霞;陈靖;侯延辉;张彩芳;徐力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探讨辨证优化疗法

    中医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宝贵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借鉴多位专家的经验,结合个人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综合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先进理论,中医的“病机”对应西医的发病机制;将中医的“证”对应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提出“辨阴阳、辨病因等八种方法”,提出辨证优化疗法作为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α7尼古丁受体参与100Hz电针调节小鼠NK细胞活性

    目的 探讨α7尼古丁受体(α7nAChR)是否参与100 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α7尼古丁受体在的定位.结果 连续给予3 d 100 Hz电针,1次/d,小鼠脾脏的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α7nAChR可在小鼠的巨噬细胞上表达.此外,给予小鼠α7nAChR抗体后,100 Hz电针明显提高了小鼠NK细胞活性(P<0.05).结论 α7nAChR可能在100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黄诚;韩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转化医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

    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或translational medical science,英文对转化医学的常见描述为B to B(Bench to Bedside)[1-3],即从实验台到病床,基础到临床.

    作者: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红木香中两个7,8位开环型木脂素的结构鉴定

    目的 对福建民间药物红木香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经质谱、核磁共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木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7′R,8′S)-3,4- methylenedioxy-3′4′- dimethoxy-7,8- seco-7,7′- epoxylignan -7,8- dione和machilolin -A.结论 化合物1、2均为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 家兔给予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后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结肠靶向包衣片的血药浓度出现时间晚于未包衣片,其达峰时间延迟了6h.结论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具有结肠靶向效果.

    作者:刘文;汤瑾;冯果;宋信莉;杜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以半乳糖醛酸为对照品,在大吸收波长525 nm处测定吸光度值(OD).结果 半乳糖醛酸的线性范围为2.75 ~27.5μg/l(R2 =0.9995),方法重现性实验RSD为1.22%(n=6),平均回收率为103.5%,RSD为1.9%.三批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3.68%,22.87%和25.08%.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玉明;钱甜甜;何颖;沈先荣;江叔奇;杨进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赤雹根总皂苷(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NO及PGE2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纳洛酮、L-精氨酸(L- Arg)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NO含量的关系;通过观察TSTD对疼痛模型小鼠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探索其镇痛作用与PGE2的关系.结果 TSTD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STD组与纳洛酮+TSTD组病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L - Arg+ TSTD组痛阈显著低于TSTD组(P<0.01).TSTD+L- NAME组痛阈高于TSTD组.TSTD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TSTD+L- Arg组NO含量高于TSTD组(P<0.05),TSTD+L- NAME组NO含量低于TSTD组(P<0.05).TSTD组动物腹腔液和血清中PGE2的含量低于NS对照组(P<0.01).结论 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与抑制NO和PGE2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作者:佟继铭;刘玉玲;刘永平;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Aβ损伤大鼠脑组织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桃核承气汤对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和iNOS)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利用立体定位仪将PBS注射到大鼠双侧海马)、痴呆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后三组注射Aβ1-42全长肽).造模7d后,中药组以灌胃法(ig)给予加味桃核承气汤20ml(20 mg·kg-1)治疗,西药组ig给予尼莫地平20 ml( 15 mg·g-1)治疗,同时空白对照组和痴呆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制作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利用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海马组织NOS阳性细胞数量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组织iNOS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痴呆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分布不规律、数量明显减少,大脑皮质区iNOS阳性表达细胞增多,且NF - κB蛋白表达增高.而应用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后,海马组织中NOS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大脑皮质区iNOS阳性表达细胞降低,NF- κB蛋白表达降低,与西药尼莫地平组相似.结论 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以增加Aβ损伤大鼠脑海马组织NOS阳性细胞数量,并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途径,降低大脑皮质区iNOS表达.

    作者:王淳;林大勇;董秀;王晓波;王梅;王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热敏灸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

    目的 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用雌性SD大鼠,联合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 - 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和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用鼠尾光照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反应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痛反应时间缩短.结论 热敏灸具有缓解或减轻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曹丹;肖东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用

    目的 研究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 - BOA)对四氯化碳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后,给予不同剂量的AcO - BOA,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脱甘肽(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AcO - BOA能升高肝组织中的SOD,GSH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中的ALT、AST的活性和肝匀浆的MDA含量(P<0.05).结论 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能降低肝损伤的程度,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急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Ei Ei Khin;祁平;樊惠;梁颖娥;卢顺玉;刘林;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配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uome,IBS)是一种以具有特殊病理基础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研究认为,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是其重要原因,而精神因素、菌群失调亦与IBS发生有关[1].

    作者:贺朝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彝医动物药与《本草纲目》中动物药的比较研究

    目的 述评彝医文献以及《本草纲目》中有关动物药的记载及相关施用方法、疗效的比较.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彝族医药文献《哀牢山彝族医书》、《献药经》以及汉族文献《本草纲目》进行整理研究.结果 较之《本草纲目》,彝医在动物药施用上具有数量品种多,部分动物药功效为彝医所独有,动物药施用方法多样等特点.结论 彝医文献与《本草纲目》中动物药的施用方法反映的是明代及明代以前动物药,特别是少数民族动物药施用的概况,对今天临床医学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璨;张维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 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作者:答喆;刘颖菊;王利;陈露露;徐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虾青素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虾青素对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干预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5月龄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采用MTT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Bax、Bcl -2、Caspase-3、p53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组虾青素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并可通过减弱软骨细胞Bax、Caspase -3、p53 mRNA 的表达,增强Bcl -2 mRNA的表达来减缓软骨细胞凋亡进程.结论 虾青素可有效调控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增强细胞活性,延缓凋亡,具有研发成为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潜能.

    作者:裴凌鹏;白岩;郑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优化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法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定异秦皮啶的含量.结果 肿节风的提取工艺为:加热2.0h,加水量10倍,提取3次,异秦皮啶提取率可达92.04%;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9.69%;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异秦皮啶进样量在0.101 ~0.606 μg范围内线性关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 (RSD= 1.40%,n=6);配方颗粒中异秦皮啶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不低于0.95mg·g-1和6.00 mg·g-1.结论 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肿节风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程丹;周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仲景灵活用方遣药规律之探析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李朝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狼毒类中药的研究概述

    狼毒有逐水祛痰、破积杀虫作用药,有大毒,临床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淋巴结核等.狼毒早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但作为狼毒用的中草药品种较多,其成分、功效存在较大差异,在《广东地产药材》中收载的广东狼毒也有狼毒的部分功效.

    作者:田素英;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抗疼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机体功能状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对比法,对小鼠给以镇痛药物之后再给以冰醋酸致痛,观察其对急性疼痛的感受,扭体频数的观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小鼠肾上腺与脾脏,称重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 复方制剂药的急性镇痛药效明显(P<0.05),五加皮镇痛药效远不如赖氨匹林(P<0.01),也不如杨梅树皮和复合制剂.杨梅树皮对脾脏的免疫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 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无镇痛药效;且杨梅树皮中加入五加皮所制成的复方制剂有更全面的治疗效果.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和复方制剂无镇痛药效;杨梅树皮、五加皮单独使用,分别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是临床应用应该采用分开使用的方式,两药联合用药不具备提高疗效的功能.

    作者:余红;郑冬;蔡健;李望田;杨静;胡方芳;Muhammad Naeem;韩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保健灸法对高月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c - myc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保健灸法对高月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c - myc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保健灸法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青年组14只,10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实验两个月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脑组织中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12月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保健灸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脑组织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结论 保健灸法可显著降低因增龄而造成的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物的增多,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调控c - myc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延缓衰老.

    作者: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宫菲;赵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