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王静;莫传伟;刘小斌
目的 规范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方法 采用“降维升阶”的研究方法:先将复杂的证候分解为简单的证候要素,再将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形成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结果 入选的126篇帕金森病中医证型文献,共涵盖临床病例数3495例,通过频数、频率统计及卡方检验,从中得出帕金森病常见的6个证候要素: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结论 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可达到规范中医证候的目的.该研究完善了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体系,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使其更为客观、科学.
作者:闫川慧;张俊龙;郭蕾;李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β-谷甾醇、豆甾醇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的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观察β-谷甾醇、豆甾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钙离子Ca2含量、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 β-谷甾醇、豆甾醇均明显抑制SMMC - 7721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典型凋亡变化,凋亡率和细胞内Ca2+、ROS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β-谷甾醇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豆甾醇则同时阻滞在S期和G2/M期.结论 β-谷甾醇、豆甾醇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 -7721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庆勇;姜春菲;张黎;邱伟;孟祥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保健灸法对高月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c - myc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保健灸法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青年组14只,10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实验两个月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脑组织中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12月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保健灸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脑组织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结论 保健灸法可显著降低因增龄而造成的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物的增多,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调控c - myc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延缓衰老.
作者: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宫菲;赵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受体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雄性同系小鼠的肌卫星细胞并鉴定.经8Gy137Cs -γ射线照射的雌性昆明种受体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肌卫星细胞组、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1,3,5,10倍灌胃7d)干预的移植肌卫星细胞4组.观察移植后8周内受体鼠存活率、外周血血常规、脾脏指数、脾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 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受体鼠脾脏指数、脾结节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数、8周内存活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移植肌卫星细胞组,特别是给药3组及4组(P<0.05);对移植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重建雌性受体鼠造血功能的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 经当归补血汤干预后,肌卫星细胞能使受体鼠早期造血功能得以重建.
作者:王晓玲;汪涛;汪雅妮;王学谦;卢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泄泻为消化系病常见病,主要是指大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甚或泻物为水样.中医认为其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但总与脾湿有关.历代医家对泄泻均有不同认识.现仅将朱丹溪对泄泻的认识进行整理,并探讨于后,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海洋医药是江苏省海洋产业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文章在总结江苏省海洋药物制造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与其它省市在海洋药物原药制造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重点介绍海洋药物原药制造行业采用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在海洋药物要保持长足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淑芳;马桂珍;暴增海;吴少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田基黄主要成分的抗缺氧活性.方法 采用PC12细胞缺氧保护作用实验和DPPH法进行抗缺氧活性研究.结果 田基黄中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活性.结论 田基黄中具有抗缺氧活性的化学成分均为分子量较小,酚羟基较多的化合物.
作者:毛羽;王冲;杜奕欣;王乃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变化对实验大鼠毒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毒性实验,探讨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对心、肝、肾脏的毒性作用差异及对心脏损伤作用的机制.结果 从生品中提取得到的双酯型生物碱(DDA)毒性较大,对心、肝、肾脏损伤较重,生物碱对心脏损伤的机制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有关.结论 乌头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的变化降低了对实验大鼠心、肝、肾脏的毒性,其机制与生物碱变化影响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Bcl -2蛋白的表达及减少心肌细胞内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智;张大方;曲晓波;张志仁;王奕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不同乳化剂系统制备的冬青油纳米乳进行初步评价和比较.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以冬青油自身作油相,水为分散介质,分别采用乳化剂OP-无水乙醇、吐温80-无水乙醇、吐温80-丙二醇为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测定其粒径、pH值、折光率、黏度等基本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结果 三种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其性质相近,粒径均较小;在离心、光照等实验条件下呈现较好的稳定性,对高温敏感.结论 超声乳化法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粒径均匀,其中吐温80-无水乙醇制得体系的稳定性较好.
作者:颜永刚;马丽;李治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机体功能状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对比法,对小鼠给以镇痛药物之后再给以冰醋酸致痛,观察其对急性疼痛的感受,扭体频数的观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小鼠肾上腺与脾脏,称重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 复方制剂药的急性镇痛药效明显(P<0.05),五加皮镇痛药效远不如赖氨匹林(P<0.01),也不如杨梅树皮和复合制剂.杨梅树皮对脾脏的免疫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 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无镇痛药效;且杨梅树皮中加入五加皮所制成的复方制剂有更全面的治疗效果.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和复方制剂无镇痛药效;杨梅树皮、五加皮单独使用,分别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是临床应用应该采用分开使用的方式,两药联合用药不具备提高疗效的功能.
作者:余红;郑冬;蔡健;李望田;杨静;胡方芳;Muhammad Naeem;韩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李朝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除正常对照组外,SD大鼠高脂饲料饲养12周后,腹腔注射STZ 30 mg/kg,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治疗组,治疗20周.定期监测大鼠饮水量、饲料消耗量、尿量、体质量和空腹血糖.结果 77.27%大鼠成活成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饮水量、饲料消耗量、尿量显著增多,体质量明显减轻,血糖显著升高(P<0.05).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可显著减轻大鼠“三多一少”表现,与模型组比较,P<0.05,可降低血糖,与模型组比较,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对其有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李黎莉;陈志强;王月华;张江华;李林林;张雪云;王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忍冬不同器官中含有一定量的绿原酸,绿原酸具有抑菌效应.方法 采用酸乙醇回流法对“巨花一号”忍冬藤、叶、花和花蕾的绿原酸进行提取,将忍冬不同器官的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 思冬不同器官绿原酸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叶、花和花蕾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强,藤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弱.结论 忍冬不同器官提取物均具有抑菌效应.
作者:李瑞国;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莱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杨嘉;董志;朱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 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反而下降了56.1%.结论 生长环境对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剑芳;孙维洋;徐凌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玉米苞叶水煎剂对高血脂大鼠主动脉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Fas,Fas -L,caspase -3基因表达及凋亡与增殖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病理模型、阳性对照及玉米苞叶煎剂组,复制食饵性高脂血症,玉米苞叶煎剂预防性给药,以吉非罗齐为阳性药对照.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caspase -3表达量、凋亡率及增殖指数.结果 玉米苞叶煎剂组平滑肌细胞Fas,Fas -L,caspase -3表达均较模型组上升(P<0.05),凋亡率上升(P<0.05),增殖指数下降(P<0.05).结论 玉米苞叶煎剂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延缓病变进程.
作者:姜秀娟;王旭辉;李奕;丁晓猛;甄艳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 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作者:答喆;刘颖菊;王利;陈露露;徐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6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采用SAS9.1软件分析五脏之间的关联.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两脏相关以肺肾、肺心、肺脾为主,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0.339 5,0.247 6;三脏相关以肺心肾、肺脾肾、肺心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64 52,0.11999,0.054 74;多脏相关以肺脾心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为0.026 53.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脏腑相关具有规律性.疾病早期,肺脏虚损多涉及脾、心;病情加重,多涉及心、肾或肺脾心肾俱损.
作者:陈群;王静;莫传伟;刘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文章对我国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冷水七(Impatiens pruzellii Hook.f.var.hupehensis Hook.f.)的形态特征、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概速,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药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雷国丽;韦命余;郭汉玖;廖朝林;陈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早期常见证候肝癌荷瘤小鼠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方法 采用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从大量荷瘤小鼠中筛选出邪毒壅盛、气虚、肿瘤居中等证候荷瘤小鼠,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对症治疗;综合带瘤生存时间等计量化辨证指标,对辨证论治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起早期常见证候肝癌荷瘤小鼠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观察到3种辨证论治方案在带瘤生存期及常见证候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论 所构建的肝癌荷瘤小鼠的辩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是可行的.
作者:张园园;方肇勤;王艳明;潘志强;卢文丽;刘小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