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杨嘉;董志;朱毅

关键词:角花胡颓子醇提物, 抗炎, 镇痛, PGE2, 组胺
摘要:目的 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莱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齿苋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和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马齿苋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Wiste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马齿苋低[0.15 g/(kg·bw)]、中[0.75 g/(kg·bw)]、高[1.5 g/(kg·bw)]剂量组.试验结束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氧基转移酶(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TC、TG、AST、ALT、MDA水平升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②与高脂模型组比较,马齿苋中、高剂量组TG、TC、ALT、AST、MDA水平降低(P< 0.01),SOD活性升高(P<0.01);③马齿苋中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马齿苋具有调节血脂和增强肝脏抗氧化,降低肝细胞受损的作用.

    作者:黄晓旭;张荣超;张亚伟;李青山;宋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药材SPE - HPLC - ELSD特征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黄芪药材SPE - HPLC - ELSD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ODS C18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HPLC-ELSD方法,以Grace Alltima C18(4.6 mm ×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6℃,载气流速2.7 L/min.结果 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 -ELSD特征图谱,指定出14个共有指纹峰,标定了其中5个指纹峰的结构:3(S)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苷,4号峰为芒柄花苷,6号峰为毛蕊异黄酮,7号峰为黄芪甲苷,9号峰为芒柄花素;用聚类分析识别模式把14个不同产地的黄芪样品分为3类.结论 该方法可为黄芪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邱莉;黄丽凤;苏志恒;邹录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良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化

    目的 针对高良姜提取物的复杂体系,建立起高良姜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多离子色谱图(MIC)数据进行色谱条件优化.结果 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 - pack VP - ODS柱(2.0 mm× 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程序为0~ 20 min、39% ~61%B:20~30 min、61%-100%B:流速0.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在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下,高良姜提取物中8个主要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的RSD(n =5)均小于3.0%,色谱峰峰面积比值的RSD(n =5)均小于5.0%.结论 该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好,能够充分展现高良姜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特性,可为成分复杂且含量相差悬殊的天然产物分析提供借鉴.

    作者:邓亦峰;罗辉;梁念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天冬总皂苷对衰老大鼠脾脏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衰老大鼠脾脏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大鼠脾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的同时,以天冬总皂苷灌胃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指数变化;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脾脏形态学改变;应用MT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后的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Real - time PCR检测各组脾脏组织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脾脏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天冬总皂苷给药组能使上述指标明显逆转(P<0.05),并且能够提高大鼠脾脏组织Bcl -2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天冬总皂苷升高Bcl -2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衰老大鼠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艳菊;王季石;李琴山;田硕;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 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反而下降了56.1%.结论 生长环境对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剑芳;孙维洋;徐凌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β-谷甾醇、豆甾醇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凋亡

    目的 研究β-谷甾醇、豆甾醇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的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观察β-谷甾醇、豆甾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钙离子Ca2含量、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 β-谷甾醇、豆甾醇均明显抑制SMMC - 7721细胞增殖,使细胞形态发生典型凋亡变化,凋亡率和细胞内Ca2+、ROS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β-谷甾醇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豆甾醇则同时阻滞在S期和G2/M期.结论 β-谷甾醇、豆甾醇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 -7721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庆勇;姜春菲;张黎;邱伟;孟祥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脓灸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模型动物施以化脓灸处理.选择肝组织TIMP -1和MMP -2基因表达量定量分析、肝组织病理、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为实验指标,观察化脓灸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脓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IMP-1mRNA水平(P<0.05),但对MMP - 2mRNA指标作用不明显.同时,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 化脓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1MP -1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吴娟;胥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芥子碱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胆碱能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芥子碱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中枢胆碱能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海马微量注射喹啉酸造成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在造模前1周至造模后2周内,大鼠每天灌胃1,10和30mg/kg芥子碱,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比色法检测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GHE)活性和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双侧海马内微注射喹啉酸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海马中AChE活性下降和ACh含量减少;中、高剂量的芥子碱可显著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同时明显抑制痴呆大鼠海马AChE的活性,提高ACh含量.结论 芥子碱可改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有关.

    作者:闫秋丽;化伟;罗丽丹;焦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考察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中盐酸小檗碱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1.1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 家兔给予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后盐酸小檗碱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结肠靶向包衣片的血药浓度出现时间晚于未包衣片,其达峰时间延迟了6h.结论 复方白头翁汤结肠靶向片具有结肠靶向效果.

    作者:刘文;汤瑾;冯果;宋信莉;杜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穗柯甜茶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我国别样茶( Other Kinds of Tea)中多穗柯甜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研究进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研究资料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多稳柯甜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化学研究表明主要为黄酮和三萜类,其中根皮苷等二氢查尔酮类是其主要的甜味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具有降糖、抗过敏、抗氧化、抗菌和改善记忆等多种作用,并安全无毒.结论 多穗柯甜茶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价值,值得继续深入开发研究.

    作者:何春年;彭勇;肖伟;闫英;胡玉丽;肖培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补血汤对移植肌卫星细胞γ射线照射小鼠早期造血重建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受体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雄性同系小鼠的肌卫星细胞并鉴定.经8Gy137Cs -γ射线照射的雌性昆明种受体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肌卫星细胞组、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1,3,5,10倍灌胃7d)干预的移植肌卫星细胞4组.观察移植后8周内受体鼠存活率、外周血血常规、脾脏指数、脾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 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受体鼠脾脏指数、脾结节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数、8周内存活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移植肌卫星细胞组,特别是给药3组及4组(P<0.05);对移植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重建雌性受体鼠造血功能的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 经当归补血汤干预后,肌卫星细胞能使受体鼠早期造血功能得以重建.

    作者:王晓玲;汪涛;汪雅妮;王学谦;卢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翘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为进一步从连翘中提取高效抑菌物质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代表菌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老翘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老翘的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次为正丁醇部位.结论 老翘不同提取物对3种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尚彩玲;崔贇焱;薛慧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尾叶香茶菜各部位中kamebakaurin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中kamebakaurin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各部位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kamebakaurin为指标,考察不同溶剂的提取效率和各部位中的含量.结果 尾叶香茶菜以70%丙酮为溶剂,超声40 min的提取条件效率较优;根、茎、叶中kamebakaurin的含量分别为:0.03,0.16和5.83 mg/g.结论 工艺简便,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尾叶香茶菜中的kamebakaurin提取.

    作者:汤建;陈微;刘书芳;马瑞丽;徐秀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清热化湿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liver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L- FABP)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形成中的作用及清热化湿法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清热化湿方防治组、东宝肝泰(复方蛋氨酸胆碱片)对照组.原位杂交和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L-FABP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空白模型组大鼠肝组织L- FAB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清热化湿方防治组和东宝肝泰对照组大鼠肝组织L - FABP mRNA和蛋白表达减弱(P<0.01),清热化湿方作用优于东宝肝泰(P<0.01或P<0.05).结论 L-FABP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引起脂质代谢失衡,参与NASH的发病.清热化湿方能调节L-FAB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是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来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刘林;严红梅;张赤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结果 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慢波频率减慢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增加频率,降低振幅(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肠慢波频率加快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减慢频率(P<0.05或P<0.01),且温针组亦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异常的结肠慢波频率和振幅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作者:孙彦辉;孙永辉;肖红玲;孙立虹;郭新宇;马海丰;梁玉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探讨

    文章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对阳虚体质的辨识原则,探讨肾阳虚体质的辨识与保健,认为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存在生理特点、表现、体病相关、保健原则与方法的差异,并从诊断、临床、保健、生物学基础研究4个方面前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方法.

    作者:李炜弘;曾跃琴;汤朝晖;许嗣立;黄禹峰;谭雪菊;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何首乌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大黄素、大黄酸含量的检测

    目的 研究何首乌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大黄素、大黄酸的检测.方法 以何首乌茎为外植体,在26℃和暗培养条件下,在含有1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4 mg·L-萘乙酸(NAA)的MS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15d后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相同培养基中培养15 d,共转接3次,通过HPLC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结果 茎愈伤组织的大黄素和大黄酸含量分别为0.036 mg·g1和().019 mg·g-1.结论 何首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含有1mg·[-1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4 mg·L-1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茎愈伤组织中存在大黄素和大黄酸.

    作者:范洪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人参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及SOD活性测定

    目的 提取人参水溶性蛋白,测定其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方法 采用缓冲溶液抽提及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制备人参水溶性总蛋白,采用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SDS- PAGE法进行蛋白鉴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SOD活力测定,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活力显示.结果 通过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达80%,蛋白收率达1%,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人参中主要含有8种蛋白亚基.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SOD活力达16.048 U/mg蛋白,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一条活性谱带.结论 人参中具有较丰富的水溶性蛋白,且这些水溶性蛋白具有较高的SOD活性.

    作者:姚刚;刘宏;欧阳昌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 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作者:答喆;刘颖菊;王利;陈露露;徐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联合应用在大肠癌证候分布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 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辩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 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作者:王晓戎;袁孝兵;储慧琴;郜峦;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