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方肇勤;王艳明;潘志强;卢文丽;刘小美
目的 观察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指标NO、ET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格列美脲组、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6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给予普通饮食2周,改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T2DM模型.在喂养高脂饲料的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心痛、格列美脲、五参口服液大剂量、小剂量灌胃,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叠加建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模型.末次造模后24h,6组大鼠采血,分别分离血浆及血清,处死动物,取心室肌组织,制备心肌匀浆,以ELISA法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以RIA法测定血浆ET值.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消心痛组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显著提高(P<0.05,P<0.01),血浆ET值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五参口服液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药物调节NO - ET系统有关.
作者:李文龙;崔金涛;叶少剑;胡锡元;刘丽江;艾永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以半乳糖醛酸为对照品,在大吸收波长525 nm处测定吸光度值(OD).结果 半乳糖醛酸的线性范围为2.75 ~27.5μg/l(R2 =0.9995),方法重现性实验RSD为1.22%(n=6),平均回收率为103.5%,RSD为1.9%.三批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3.68%,22.87%和25.08%.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方格星虫多糖中糖醛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玉明;钱甜甜;何颖;沈先荣;江叔奇;杨进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杜仲叶β-谷甾醇(β - sitosterol)对骨代谢平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法、柱层析与重结晶等技术从杜仲叶提取部位Ⅰ中分离得到白色针状晶体B,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为β-谷甾醇;建立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卵巢颗粒细胞单独培养与混合培养模型,研究杜仲叶β-谷甾醇对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结果 杜仲叶β-谷甾醇可明显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E2,有效提高成骨细胞护骨素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比值(OPG/ODF),是调节骨代谢平衡的机制之一.结论 杜仲叶β-谷甾醇通过提高成骨细胞OPG/ODF比值和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分化E2,从而促进和加强成骨作用.
作者:曾莉萍;徐贤柱;饶华;王曼莹;蔡险峰;饶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医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宝贵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借鉴多位专家的经验,结合个人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综合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先进理论,中医的“病机”对应西医的发病机制;将中医的“证”对应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提出“辨阴阳、辨病因等八种方法”,提出辨证优化疗法作为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海洋医药是江苏省海洋产业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文章在总结江苏省海洋药物制造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与其它省市在海洋药物原药制造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重点介绍海洋药物原药制造行业采用的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在海洋药物要保持长足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淑芳;马桂珍;暴增海;吴少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考证药用朱砂的基源、炮制、矿种等,比较药用朱砂的古今质量差异,调查朱砂的生产现状.方法 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结果 药用朱砂为天然朱砂;灵砂、银朱为人工朱砂,药性及适应症均不同于天然朱砂,不同的HgS晶型可能是导致朱砂与人工朱砂药性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人工朱砂不能与药用朱砂混用.明确产地和炮制方法是保证药用朱砂安全应用的有效手段.结论 古今所用的药用朱砂来源基本一致,朱砂矿伴生矿物较复杂,Pb等伴生元素及矿石中可能夹杂铁是造成药用朱砂毒性和使用前需要吸尽铁杂质及炮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夏晶;曹帅;吴赵云;王柯;季申;王峥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当归藤中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8∶1、每次2h、提取4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灵敏度高,是当归藤中提取总皂苷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静;杨瑞云;韦波;薛佳津;梁敏;罗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莱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杨嘉;董志;朱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壮药九层风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吸附色谱法、重结晶等现代分离方法和技术对其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所得单体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及MS、1H -NMR、13C- 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九层风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一烷烃(Ⅰ),α-波甾醇(Ⅱ),豆甾醇(Ⅲ),β-谷甾醇(Ⅳ),油酸(V),正二十四烷酸(Ⅵ),α-波甾醇-3-0-β-D-葡萄糖苷-6/-十七酸酯(Ⅶ),正十六烷酸(Ⅷ),丝石竹皂苷元(Ⅸ).结论 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健军;刘珂宇;谭文波;何光远;蒋才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采用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0.0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 =2.0%).结论改进的方法严密、准确、经济,可为白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鲍邢杰;宿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柚子枫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采用GC - MS法分析柚子枫挥发油的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17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80%以上.其中植酮(20.91%)、植物醇(20.01%)、法尼基丙酮(15.32%)是其中所含的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结论 通过对柚子枫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覃振林;韦海英;廖冬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微生物制药”是非常注重实践的一门课程动画技术在该课程的应用无疑可促进快速和深入了解和掌握课程理论和实践知识.但至今尚无将动画应用于微生物制药课程的报道文章对动画技术在微生物制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全部学生赞成在课程中使用动画,动画的使用还可明显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专注程度.调查结果还显示,动画可用于微生物制药课程的整篇内容该研究证明了动画的使用将弥补传统微生物制药教学的不足,可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付爱玲;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李朝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从6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厚朴多糖脱色效果佳的树脂,并研究其对多糖脱色的佳工艺.方法 以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筛选出对厚朴多糖具有佳脱色效果的树脂.以脱色率和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该树脂对厚朴多糖的佳脱色条件.结果 ADS -7型大孔树脂对厚朴多糖的脱色效果佳,该树脂佳脱色条件为:多糖浓度为0.2%,脱色温度为45℃,脱色时间为2h.结论 在此条件下,厚朴多糖的脱色率可达到大,同时也可以去除大量的蛋白.
作者:蓝闽波;郭晶;赵红莉;袁慧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文章从内容和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等方面,对传统的君臣佐使,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方剂组方模式的几种新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脓灸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模型动物施以化脓灸处理.选择肝组织TIMP -1和MMP -2基因表达量定量分析、肝组织病理、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为实验指标,观察化脓灸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脓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IMP-1mRNA水平(P<0.05),但对MMP - 2mRNA指标作用不明显.同时,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 化脓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1MP -1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吴娟;胥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除正常对照组外,SD大鼠高脂饲料饲养12周后,腹腔注射STZ 30 mg/kg,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治疗组,治疗20周.定期监测大鼠饮水量、饲料消耗量、尿量、体质量和空腹血糖.结果 77.27%大鼠成活成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饮水量、饲料消耗量、尿量显著增多,体质量明显减轻,血糖显著升高(P<0.05).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治疗可显著减轻大鼠“三多一少”表现,与模型组比较,P<0.05,可降低血糖,与模型组比较,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逐渐明显.结论 高脂饲料加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可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对其有积极治疗作用.
作者:李黎莉;陈志强;王月华;张江华;李林林;张雪云;王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18β -甘草次酸(18β - glycyrrhetinic acid,18β - GA)对人高转移卵巢癌HO - 8910PM细胞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探讨Fas,FasL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药物作用HO - 8910PM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FITC法检测Fas,Fas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8β-GA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 - 8910PM的生长和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药物使8910PM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凋亡增加.FITC检测发现Fas,FasL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18β -GA通过上调HO - 8910PM中Fas,FasL蛋白表达,促使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提示18β -GA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陈杰;庞江琳;覃燕梅;梁念慈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 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作者:答喆;刘颖菊;王利;陈露露;徐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福建民间药物红木香Kadsura longipedunculata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经质谱、核磁共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木香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7′R,8′S)-3,4- methylenedioxy-3′4′- dimethoxy-7,8- seco-7,7′- epoxylignan -7,8- dione和machilolin -A.结论 化合物1、2均为南五味子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作者:黄泽豪;范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