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闽波;郭晶;赵红莉;袁慧慧
目的 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的致泻效价,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生物品质差异.方法 采用标定的大黄道地参照物作为对照,按照“量反应平行线法(2,2′,2″法)”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进行致泻效价的测定.结果 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72.29 ~2 038.90 U·g-1,酒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553.42~871.97 U·g-1,熟大黄的致泻效价95%置信区间为417.03 ~508.47 U·g-1,大黄炭的致泻效价无法测得.结论 大黄不同炮制品间存在明显的泻下活性重叠区间,需要从生物效价角度建立大黄炮制规范.
作者:李会芳;王伽伯;肖小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赤雹根总皂苷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 -6、TNF -α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将造模成功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赤雹根总皂苷160,80,40 mg/(kg·d)组和雷公藤12 mg/( kg·d)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正常对照.连续灌胃给药21 d.观测各组大鼠继发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给药后第22天,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 - 1β、IL -6、TNF -α含量.结果 赤雹根总皂苷能明显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继发侧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教(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 1β、IL -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赤雹根总皂苷灌胃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 1β、IL -6、TNF -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赤雹根总皂苷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且该作用与抑制IL-1β、IL -6、TNF -α的合成有关.
作者:陈建双;于海荣;张玉玲;佟继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当归藤中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8∶1、每次2h、提取4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灵敏度高,是当归藤中提取总皂苷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静;杨瑞云;韦波;薛佳津;梁敏;罗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广南天料木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定以及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所建方法能够很好的鉴定该植物.结论 首次建立能够定性鉴定广南天料木的操作方法.
作者:刘平怀;许琼情;赵容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医藏象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观念与五行学说的运用.文章以化疗药给人体带来的各种毒副反应这一病理状态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医相关理论,从化疗药毒副反应对心主血脉功能产生影响的角度,运用整体观念探讨“心主血脉”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藏象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郭晓辰;张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或translational medical science,英文对转化医学的常见描述为B to B(Bench to Bedside)[1-3],即从实验台到病床,基础到临床.
作者: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 重力进样75 s,缓冲溶液为25 mmol/L硼砂-4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9.85,电压为13 kV,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迷迭香酸(RA)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8117X+3157.4(r=0.996 8),线性范围为2.5~ 100 μg/ml,检出限达到0.25μg/ml,迷迭香酸的回收率为92%~105%,RSD为3.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静;邓光辉;陈盛余;王辉;覃月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柿叶三萜粗提物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及其降糖机制.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格列本脲组(25 mg·kg-1·d-1),柿叶三萜粗提物低、高剂量组(187.5,750 mg·kg-1·d-1),ig给药15d.期间观察记录小鼠饮食、饮水、体质量、大小便、死亡率等一般情况,在相应时间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肝糖原等指标.结果 柿叶三萜粗提物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P<0.01或P<0.05).柿叶三萜粗提物能增加肝糖原合成(P <0.01或P<0.05).结论 柿叶三萜粗提物能明显降低STZ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是柿叶降血糖作用有效成分之一.
作者:邓航;黎荣;林兴;曹芬;黄仁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忍冬不同器官中含有一定量的绿原酸,绿原酸具有抑菌效应.方法 采用酸乙醇回流法对“巨花一号”忍冬藤、叶、花和花蕾的绿原酸进行提取,将忍冬不同器官的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 思冬不同器官绿原酸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叶、花和花蕾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强,藤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弱.结论 忍冬不同器官提取物均具有抑菌效应.
作者:李瑞国;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赤雹根总皂苷(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NO及PGE2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纳洛酮、L-精氨酸(L- Arg)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NO含量的关系;通过观察TSTD对疼痛模型小鼠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探索其镇痛作用与PGE2的关系.结果 TSTD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STD组与纳洛酮+TSTD组病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L - Arg+ TSTD组痛阈显著低于TSTD组(P<0.01).TSTD+L- NAME组痛阈高于TSTD组.TSTD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TSTD+L- Arg组NO含量高于TSTD组(P<0.05),TSTD+L- NAME组NO含量低于TSTD组(P<0.05).TSTD组动物腹腔液和血清中PGE2的含量低于NS对照组(P<0.01).结论 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与抑制NO和PGE2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作者:佟继铭;刘玉玲;刘永平;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对博来霉素( 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表达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M)组,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NS组气管内灌注NS,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气管内灌注BLM,随后NS组和BLM组每日腹腔注射NS,DM组每日腹腔注射DM,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每日给予不同剂量丹参和川芎嗪复合制剂腹腔注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每组大鼠各5只,左肺多聚甲醛固定后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判定;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右肺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血清用于检测肝肾功能.结果 ①NS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的形成.BLM组大鼠第7天时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14天时炎症细胞减少,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多,肺泡结构破坏,第28天时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形成广泛纤维化.与BLM组比较,DM组大鼠各时间点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A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与BLM组类似(P>0.05).B组、C组第14天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B组、C组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②与NS组比较,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水平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与BLM组比较,DM组及中药干预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水平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④大鼠血清肝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川芎嗪腹腔注射能减轻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 -β1的表达,减少羟脯氨酸含量有关.
作者:陈媛媛;王文军;郭芳;范贤明;陈菊屏;甚晓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用雌性SD大鼠,联合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 - 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和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用鼠尾光照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反应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痛反应时间缩短.结论 热敏灸具有缓解或减轻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曹丹;肖东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 - BOA)对四氯化碳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后,给予不同剂量的AcO - BOA,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脱甘肽(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AcO - BOA能升高肝组织中的SOD,GSH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中的ALT、AST的活性和肝匀浆的MDA含量(P<0.05).结论 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能降低肝损伤的程度,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急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Ei Ei Khin;祁平;樊惠;梁颖娥;卢顺玉;刘林;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疾病临床症状特点及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89~2008年涉及到原发性痛经和中医的文献资料,将文献中病例数、证型类0和频次、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经色,用EXCEL软件录入后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痛经患者多见于年轻未婚女性,疼痛多于经前或经期明显,瘀血内阻贯穿于此病的整个发病过程,是原发性痛经疾病的主要病机.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对该病进行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作者:杨爱萍;陈群;路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保健灸法对高月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及脑组织中c - myc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保健灸法抗氧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青年组14只,10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实验两个月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12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脑组织中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12月龄对照组比较,12月龄保健灸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脑组织c -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的下降.结论 保健灸法可显著降低因增龄而造成的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物的增多,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调控c - myc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凋亡,延缓衰老.
作者:王淑娟;王艳杰;石星业;宫菲;赵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提取人参水溶性蛋白,测定其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方法 采用缓冲溶液抽提及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制备人参水溶性总蛋白,采用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SDS- PAGE法进行蛋白鉴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SOD活力测定,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活力显示.结果 通过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达80%,蛋白收率达1%,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人参中主要含有8种蛋白亚基.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SOD活力达16.048 U/mg蛋白,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一条活性谱带.结论 人参中具有较丰富的水溶性蛋白,且这些水溶性蛋白具有较高的SOD活性.
作者:姚刚;刘宏;欧阳昌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概述红外光谱在民族药定性和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现状.方法 对红外光谱在药材和复方的鉴别研究以及在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结果 红外光谱技术特别适合应用于民族药材的无损快速鉴别和定量分析等方面.结论 红外光谱法正在成为民族药质量控制方面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星星;李福全;孙素琴;图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试验的方法,检测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异鼠李素和槲皮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试验中,异鼠李素的体系终浓度IC50分别为32,14.54,6.67μmol/L.槲皮素的体系终浓度IC50分别为4,3.64,6.67 μmoL/L.结论 异鼠李素和槲皮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相同浓度的槲皮素比异鼠李素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更强,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能力十分接近.
作者:肖颖;余英才;余雄英;刘敏;左爱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对H -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脂质体包裹雷公藤甲素并制成凝胶透皮制剂;建立H - 22荷瘤模型,观察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对H-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几种组织器官的病理作用.结果 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均具有促进H - 22瘤体增长的作用;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较高的全身生物活性,但与大剂量的口服给药相比,器官及生殖毒性大为降低.结论 不能盲目的将雷公藤甲素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雷公藤甲素开发成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常明向;李瀚旻;兰少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萹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萹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分析并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索氏提取出油率为0.72%,利用Xcalibur工作站NIST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出65个化合物.结论 萹蓄挥发油鉴定成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9.28%,其中主要成分为n- hexadecanoic acid(23.04%)和(Z) -9 - octadecenoic acid(11.51%).
作者:许福泉;郭雷;郭赣林;阎斌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