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联合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 -β1表达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陈媛媛;王文军;郭芳;范贤明;陈菊屏;甚晓勤

关键词:丹参, 川芎嗪,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羟脯氨酸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腹腔注射对博来霉素( 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表达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生理盐水(NS)组、BLM组、地塞米松(DM)组,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NS组气管内灌注NS,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气管内灌注BLM,随后NS组和BLM组每日腹腔注射NS,DM组每日腹腔注射DM,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每日给予不同剂量丹参和川芎嗪复合制剂腹腔注射,分别于气管内灌注药物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每组大鼠各5只,左肺多聚甲醛固定后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判定;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右肺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血清用于检测肝肾功能.结果 ①NS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未发现肺泡间隔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的形成.BLM组大鼠第7天时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14天时炎症细胞减少,肺泡间隔内成纤维细胞显著增多,肺泡结构破坏,第28天时肺纤维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形成广泛纤维化.与BLM组比较,DM组大鼠各时间点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减轻(P<0.05).A组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与BLM组类似(P>0.05).B组、C组第14天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B组、C组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BLM组(P<0.05).②与NS组比较,BLM组、DM组及中药干预组(A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水平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与BLM组比较,DM组及中药干预组(B组、C组)肺组织中TGF -β1的表达水平及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④大鼠血清肝肾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川芎嗪腹腔注射能减轻BLM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TGF -β1的表达,减少羟脯氨酸含量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指标NO、ET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格列美脲组、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6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给予普通饮食2周,改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T2DM模型.在喂养高脂饲料的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心痛、格列美脲、五参口服液大剂量、小剂量灌胃,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叠加建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模型.末次造模后24h,6组大鼠采血,分别分离血浆及血清,处死动物,取心室肌组织,制备心肌匀浆,以ELISA法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以RIA法测定血浆ET值.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消心痛组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显著提高(P<0.05,P<0.01),血浆ET值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五参口服液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药物调节NO - ET系统有关.

    作者:李文龙;崔金涛;叶少剑;胡锡元;刘丽江;艾永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穗柯甜茶的研究进展

    目的 对我国别样茶( Other Kinds of Tea)中多穗柯甜茶的应用历史和现状、研究进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综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研究资料和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多稳柯甜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化学研究表明主要为黄酮和三萜类,其中根皮苷等二氢查尔酮类是其主要的甜味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表明具有降糖、抗过敏、抗氧化、抗菌和改善记忆等多种作用,并安全无毒.结论 多穗柯甜茶具有良好的医药保健价值,值得继续深入开发研究.

    作者:何春年;彭勇;肖伟;闫英;胡玉丽;肖培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探讨

    文章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对阳虚体质的辨识原则,探讨肾阳虚体质的辨识与保健,认为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存在生理特点、表现、体病相关、保健原则与方法的差异,并从诊断、临床、保健、生物学基础研究4个方面前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方法.

    作者:李炜弘;曾跃琴;汤朝晖;许嗣立;黄禹峰;谭雪菊;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及逆肿瘤耐药作用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方法 以氯乙酸为连接基团,将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进行酯化拼合,采用MTT法检测拼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株K562/ADR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获得了两个新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其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11.62±2.20)和(10.34±0.60) μmol/L,并能部分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结论 新拼合物在体外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

    作者:叶建涛;周伟明;何蓉蓉;刘德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考察透析介质的种类、浓度、透析袋内外体积比、温度等对脂质体与游离药物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 透析介质为0.5%聚山梨醇酯,透析袋内外体积比为1:150,在0℃下透析8h达到平衡.结论 透析法准确可行,适于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作者:吴琼;程怡;聂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仲景灵活用方遣药规律之探析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均脱胎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以二者在内容及方药运用等方面密切相关.笔者就《金匮要略》所用某些方药及与《伤寒论》的比较来看,探析张仲景灵活用方遣药之规律.

    作者:李朝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 -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 -α、IL -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 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作者:答喆;刘颖菊;王利;陈露露;徐关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要素提取及应证组合研究

    目的 规范帕金森病的中医辨证.方法 采用“降维升阶”的研究方法:先将复杂的证候分解为简单的证候要素,再将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形成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结果 入选的126篇帕金森病中医证型文献,共涵盖临床病例数3495例,通过频数、频率统计及卡方检验,从中得出帕金森病常见的6个证候要素:阴虚、内风、血瘀、气虚、痰和血虚.6个证候要素之间有机组合,共得到34种应证组合形式.结论 运用“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可达到规范中医证候的目的.该研究完善了帕金森病中医辨证体系,促进了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向规范化、标准化的转变,使其更为客观、科学.

    作者:闫川慧;张俊龙;郭蕾;李东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赤雹根总皂苷(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NO及PGE2的关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实验,观察纳洛酮、L-精氨酸(L- Arg)和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赤雹根总皂苷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及NO含量的关系;通过观察TSTD对疼痛模型小鼠组织中PGE2含量的影响,探索其镇痛作用与PGE2的关系.结果 TSTD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STD组与纳洛酮+TSTD组病阈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L - Arg+ TSTD组痛阈显著低于TSTD组(P<0.01).TSTD+L- NAME组痛阈高于TSTD组.TSTD组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的含量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TSTD+L- Arg组NO含量高于TSTD组(P<0.05),TSTD+L- NAME组NO含量低于TSTD组(P<0.05).TSTD组动物腹腔液和血清中PGE2的含量低于NS对照组(P<0.01).结论 TST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与抑制NO和PGE2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作者:佟继铭;刘玉玲;刘永平;毛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探讨辨证优化疗法

    中医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宝贵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借鉴多位专家的经验,结合个人临床和科研工作经历,综合现代科学理论来完善中医理论;注重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并进,丰富辨证论治内容.引入先进理论,中医的“病机”对应西医的发病机制;将中医的“证”对应西医的病理生理状态.提出“辨阴阳、辨病因等八种方法”,提出辨证优化疗法作为认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

    作者:魏明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肾活血法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法治疗阿霉素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益肾活血方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按6 mg/kg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于注射阿霉素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持续12周,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造模后第0,2,4,8,12周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在实验结束末麻醉大鼠,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和白蛋白;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足突变化.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胆固醇升高(P<0.01),足突融合明显.两个治疗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益肾活血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两个治疗组均能改善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益肾活血方减少足突融合,并减轻肾组织间质的病理改变,益肾活血法减少蛋白尿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陈汉华;裴俊娟;黄清明;李丹;杨京华;许尤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解毒化淤药血清对K562/AO2细胞P-gp、Bcl -2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解毒化淤中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耐药细胞P-gp、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解毒化淤药的兔血清,以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gp、Bcl-2的表达.结果 MTF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中药血清对K562/A02细胞均有耐药逆转作用,其逆转倍数随剂量增加而增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毒化淤药中药血清能够下调K562/A02细胞P-gp和Bcl-2的表达.结论 解毒化淤药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gp、Bcl-2的表达而逆转耐药的.

    作者:何咏梅;邱国俊;马武开;姚血明;李玉莹;黄颖;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α7尼古丁受体参与100Hz电针调节小鼠NK细胞活性

    目的 探讨α7尼古丁受体(α7nAChR)是否参与100 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方法观察α7尼古丁受体在的定位.结果 连续给予3 d 100 Hz电针,1次/d,小鼠脾脏的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5).α7nAChR可在小鼠的巨噬细胞上表达.此外,给予小鼠α7nAChR抗体后,100 Hz电针明显提高了小鼠NK细胞活性(P<0.05).结论 α7nAChR可能在100Hz电针调节小鼠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黄诚;韩立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老翘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为进一步从连翘中提取高效抑菌物质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代表菌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老翘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老翘的不同提取物对供试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次为正丁醇部位.结论 老翘不同提取物对3种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尚彩玲;崔贇焱;薛慧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补血汤对移植肌卫星细胞γ射线照射小鼠早期造血重建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受体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雄性同系小鼠的肌卫星细胞并鉴定.经8Gy137Cs -γ射线照射的雌性昆明种受体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肌卫星细胞组、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1,3,5,10倍灌胃7d)干预的移植肌卫星细胞4组.观察移植后8周内受体鼠存活率、外周血血常规、脾脏指数、脾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 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受体鼠脾脏指数、脾结节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数、8周内存活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移植肌卫星细胞组,特别是给药3组及4组(P<0.05);对移植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重建雌性受体鼠造血功能的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 经当归补血汤干预后,肌卫星细胞能使受体鼠早期造血功能得以重建.

    作者:王晓玲;汪涛;汪雅妮;王学谦;卢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虾青素对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虾青素对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干预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5月龄新西兰兔骨性关节炎模型的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分别采用MTT法、TUNEL法、免疫组化法对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基因Bax、Bcl -2、Caspase-3、p53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组虾青素可显著促进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并可通过减弱软骨细胞Bax、Caspase -3、p53 mRNA 的表达,增强Bcl -2 mRNA的表达来减缓软骨细胞凋亡进程.结论 虾青素可有效调控兔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增强细胞活性,延缓凋亡,具有研发成为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的潜能.

    作者:裴凌鹏;白岩;郑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尾叶香茶菜各部位中kamebakaurin含量测定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中kamebakaurin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各部位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kamebakaurin为指标,考察不同溶剂的提取效率和各部位中的含量.结果 尾叶香茶菜以70%丙酮为溶剂,超声40 min的提取条件效率较优;根、茎、叶中kamebakaurin的含量分别为:0.03,0.16和5.83 mg/g.结论 工艺简便,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尾叶香茶菜中的kamebakaurin提取.

    作者:汤建;陈微;刘书芳;马瑞丽;徐秀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麇鹿角无机元素的ICP - MS分析

    目的 分析麋鹿角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麋鹿角中23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建立麋鹿角无机元素指纹谱,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麇鹿角中无机元素组成相似,其含量有所差异;麋鹿角中各元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有协同作用;P、Ca、Mg、Sn等是麋鹿角的特征元素.结论 为麇鹿角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宋建平;王丽娟;刘训红;傅兴圣;许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索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的挽救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常规两周治疗无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加甲泼尼龙进行经咽鼓管鼓室注射.于治疗后14 d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1,14,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 500 Hz、1 KHz、2 KHz的听阈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50 Hz、4 KHz、8 KHz听阈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欣;姜子刚;孙立军;张笑颜;王锐;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异地驯化对蔓荆子中蔓荆子黄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产地蔓荆集中驯化一年后干燥成熟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含量.结果 各野生蔓荆从海边或者湖边沙地移至水肥条件较好的壤土中驯化一年后,果实中蔓荆子黄素的平均含量反而下降了56.1%.结论 生长环境对蔓荆子黄素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李剑芳;孙维洋;徐凌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