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黎药-角花胡颓子的生药学研究

魏娜;李佩佩;王勇

关键词:角花胡颓子,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摘要:目的 建立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角花胡颓子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 角化胡颓子叶粉末鳞毛众多,由数十个细胞连接而成,辐射状排列成圆盘状;叶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网纹导管众多,偶见螺纹导管;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层色谱图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离度良好.结论 该实验为角花胡颓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方剂组方思路之探讨

    文章从内容和含义、意义及局限性等方面,对传统的君臣佐使,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方剂组方模式的几种新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黄帝内经》两个译本谈翻译的不可译性及其补偿法教学

    学术界对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文章以《黄帝内经》两个译本为例,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分析了《黄帝内经》的不可译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补偿翻译方法,以求为高水平的《黄帝内经》翻译教学提供借鉴.

    作者:燕燕;张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偏瘫优势治疗方案的研究

    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痉挛一直是阻碍脑率中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的难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况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以期总结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哈静;黄银兰;万明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葛根散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考察葛根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并初步摸索其毒性靶器官.方法 以大剂量药液灌胃,24h内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d.详细记录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状态、饮食、大便、小便、毛色、分泌物及死亡等情况.结果 全部动物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葛根散大试验药物剂量为403.20 g·kg-1,为酒伤患者拟用量的403.20倍.结论 葛根散对实验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作用.

    作者:王文佳;王庆学;田维毅;杨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浆和骨组织CGRP和SP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复方益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血浆和骨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骨胶囊低剂量组、益骨胶囊高剂量组.模型组、益骨胶囊低剂量组、益骨胶囊高剂量组均行双侧去卵巢手术,术后1周益骨胶囊低、高剂量组用灌胃法给服益骨胶囊(1.16 g/100 g和10.44g/100 g),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骨密度的改变,并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和骨组织CGRP和SP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血清和骨组织中CGRP和SP也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益骨胶囊低剂量和高剂量组骨密度明显增高(P<0.01),血浆和骨组织CGRP和SP明显增高(P<0.01),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益骨胶囊能够调节血浆和骨组织CGRP和SP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朱晓峰;王廷春;张荣华;王攀攀;韩莉;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抗疼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机体功能状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对比法,对小鼠给以镇痛药物之后再给以冰醋酸致痛,观察其对急性疼痛的感受,扭体频数的观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小鼠肾上腺与脾脏,称重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 复方制剂药的急性镇痛药效明显(P<0.05),五加皮镇痛药效远不如赖氨匹林(P<0.01),也不如杨梅树皮和复合制剂.杨梅树皮对脾脏的免疫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 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无镇痛药效;且杨梅树皮中加入五加皮所制成的复方制剂有更全面的治疗效果.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和复方制剂无镇痛药效;杨梅树皮、五加皮单独使用,分别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是临床应用应该采用分开使用的方式,两药联合用药不具备提高疗效的功能.

    作者:余红;郑冬;蔡健;李望田;杨静;胡方芳;Muhammad Naeem;韩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氨敏Vc胶囊挥发油研磨法包合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研磨法包合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挥发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研磨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 优选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0:1投料,β- CD: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制备包合5min.结论 验证实验表明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作者:马桂芝;滕亮;彭一峰;杨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探讨

    文章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对阳虚体质的辨识原则,探讨肾阳虚体质的辨识与保健,认为少、长、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存在生理特点、表现、体病相关、保健原则与方法的差异,并从诊断、临床、保健、生物学基础研究4个方面前瞻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辨识差异的方法.

    作者:李炜弘;曾跃琴;汤朝晖;许嗣立;黄禹峰;谭雪菊;严石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益肾活血法防治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法治疗阿霉素肾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益肾活血方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按6 mg/kg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于注射阿霉素1周后开始药物干预,持续12周,观察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分别在造模后第0,2,4,8,12周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在实验结束末麻醉大鼠,并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和白蛋白;光学显微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电镜下观察足突变化.结果 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胆固醇升高(P<0.01),足突融合明显.两个治疗组均能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P<0.01);益肾活血方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P<0.01).两个治疗组均能改善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 益肾活血方减少足突融合,并减轻肾组织间质的病理改变,益肾活血法减少蛋白尿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陈汉华;裴俊娟;黄清明;李丹;杨京华;许尤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灵芪蠲肝液对四氯化碳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oll样受体4、转化生长因子β1等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灵芪蠲肝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的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4周起子灵芪蠲肝液,于0,4,6,8,10周检测Kupffer细胞(KCs) Toll样受体4 mRNA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MP-1)蛋白表达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内毒素、Ⅳ型胶原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灵芪蠲肝液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TGF -β1、内毒素、Ⅳ型胶原的表达(P<0.001),且KCs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TIMP -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01),KCs TLR4mRNA与血清TGF -β1水平成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 灵芪蠲肝液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信号转导,减少TGF -β1生成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盛云建;陈炘;邓存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及逆肿瘤耐药作用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方法 以氯乙酸为连接基团,将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进行酯化拼合,采用MTT法检测拼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株K562/ADR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获得了两个新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其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11.62±2.20)和(10.34±0.60) μmol/L,并能部分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结论 新拼合物在体外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

    作者:叶建涛;周伟明;何蓉蓉;刘德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对《中国药典》2010版Ⅰ部中白芍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 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采用5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0.01),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7%(RSD =2.0%).结论改进的方法严密、准确、经济,可为白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鲍邢杰;宿树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当归藤中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8∶1、每次2h、提取4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灵敏度高,是当归藤中提取总皂苷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静;杨瑞云;韦波;薛佳津;梁敏;罗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于龙胆苦苷含量的秦艽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秦艽佳炮制工艺,并比较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秦艽炮制工艺,以龙胆苦苷含量为指标,RP - HPLC法测定供试品中龙胆苦苷含量,Thermo ODS -2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0:7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 ml· min-1.结果 龙胆苦苷在10.9 - 109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为y=5 989X - 9404 (r=0.999 5),建立的RP - HPLC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测定方法;清炒法龙胆苦苷含量高,优化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10min.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行,为秦艽的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霞;陈靖;侯延辉;张彩芳;徐力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梅花鹿茸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对鹿茸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并探讨了鹿茸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作用机理,以期对鹿茸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杨世海;鞠贵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 重力进样75 s,缓冲溶液为25 mmol/L硼砂-4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9.85,电压为13 kV,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迷迭香酸(RA)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8117X+3157.4(r=0.996 8),线性范围为2.5~ 100 μg/ml,检出限达到0.25μg/ml,迷迭香酸的回收率为92%~105%,RSD为3.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静;邓光辉;陈盛余;王辉;覃月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优化肿节风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肿节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实验,用薄层法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总黄酮的含量,HPLC法测定异秦皮啶的含量.结果 肿节风的提取工艺为:加热2.0h,加水量10倍,提取3次,异秦皮啶提取率可达92.04%;总黄酮提取率可达89.69%;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特征斑点,异秦皮啶进样量在0.101 ~0.606 μg范围内线性关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7.64% (RSD= 1.40%,n=6);配方颗粒中异秦皮啶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不低于0.95mg·g-1和6.00 mg·g-1.结论 提取工艺科学合理;定性鉴别准确,HPLC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能够控制肿节风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程丹;周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鉴别

    目的 对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对药材茎横切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倒心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少;木栓层细胞4~6列;栓内层细胞3~4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多;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密聚;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稍尖形.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多;木栓层细胞三十余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少;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较疏;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锐尖形.结论 显微鉴定能很好地区分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这两种植物.

    作者:管燕红;张丽霞;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从化疗药的毒副反应探讨“心主血脉”的科学内涵

    中医藏象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观念与五行学说的运用.文章以化疗药给人体带来的各种毒副反应这一病理状态作为切入点,结合中医相关理论,从化疗药毒副反应对心主血脉功能产生影响的角度,运用整体观念探讨“心主血脉”的科学内涵,以期为藏象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郭晓辰;张军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一株提高刺五加苷E含量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 确定分离自刺五加的内生真菌P116 -1a的分类地位,并初步明确其提高刺五加苷E含量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将菌液回接刺五加浸出液进行发酵培养和将灭活后的菌液注射刺五加后,HPLC法分析刺五加苷含量的变化.结果 P116 - 1a与Penicillium minioluteum的形态学特征相符,且与其ITS序列同源性高(98.6%).在培养早期,活体P116 - 1a可显著提高刺五加浸出液中刺五加苷E的含量,灭活后其对刺五加苷E含量无显著作用.结论 P116 -1a为Penicillium minioluteum,其作用方式为通过调节刺五加苷生物合成关键酶的表述、酶蛋白的活性而提高刺五加苷E的含量.

    作者:邢朝斌;何闪;熊亚南;吴鹏;王明艳;陈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