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峰;王廷春;张荣华;王攀攀;韩莉;杨丽
目的 探讨五加皮、杨梅树皮及其复方制剂药对小鼠机体功能状况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对比法,对小鼠给以镇痛药物之后再给以冰醋酸致痛,观察其对急性疼痛的感受,扭体频数的观察;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小鼠肾上腺与脾脏,称重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结果 复方制剂药的急性镇痛药效明显(P<0.05),五加皮镇痛药效远不如赖氨匹林(P<0.01),也不如杨梅树皮和复合制剂.杨梅树皮对脾脏的免疫功能影响大(P<0.05).结论 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无镇痛药效;且杨梅树皮中加入五加皮所制成的复方制剂有更全面的治疗效果.杨梅树皮有镇痛药效,五加皮和复方制剂无镇痛药效;杨梅树皮、五加皮单独使用,分别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但是临床应用应该采用分开使用的方式,两药联合用药不具备提高疗效的功能.
作者:余红;郑冬;蔡健;李望田;杨静;胡方芳;Muhammad Naeem;韩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 重力进样75 s,缓冲溶液为25 mmol/L硼砂-4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9.85,电压为13 kV,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迷迭香酸(RA)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8117X+3157.4(r=0.996 8),线性范围为2.5~ 100 μg/ml,检出限达到0.25μg/ml,迷迭香酸的回收率为92%~105%,RSD为3.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静;邓光辉;陈盛余;王辉;覃月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灵芪蠲肝液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的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4周起子灵芪蠲肝液,于0,4,6,8,10周检测Kupffer细胞(KCs) Toll样受体4 mRNA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1(TIMP-1)蛋白表达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内毒素、Ⅳ型胶原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灵芪蠲肝液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TGF -β1、内毒素、Ⅳ型胶原的表达(P<0.001),且KCs TLR4mRNA、肝组织TLR4和TIMP -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01),KCs TLR4mRNA与血清TGF -β1水平成正相关(r=0.665,P<0.001).结论 灵芪蠲肝液可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肝组织TLR4蛋白表达及信号转导,减少TGF -β1生成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盛云建;陈炘;邓存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角花胡颓子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 角化胡颓子叶粉末鳞毛众多,由数十个细胞连接而成,辐射状排列成圆盘状;叶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网纹导管众多,偶见螺纹导管;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层色谱图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离度良好.结论 该实验为角花胡颓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魏娜;李佩佩;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提取人参水溶性蛋白,测定其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方法 采用缓冲溶液抽提及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制备人参水溶性总蛋白,采用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SDS- PAGE法进行蛋白鉴定、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SOD活力测定,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活力显示.结果 通过Bradford蛋白含量试剂盒测定蛋白质含量达80%,蛋白收率达1%,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人参中主要含有8种蛋白亚基.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得SOD活力达16.048 U/mg蛋白,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一条活性谱带.结论 人参中具有较丰富的水溶性蛋白,且这些水溶性蛋白具有较高的SOD活性.
作者:姚刚;刘宏;欧阳昌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对药材茎横切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的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倒心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少;木栓层细胞4~6列;栓内层细胞3~4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多;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密聚;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稍尖形.盾翅藤的皮层石细胞数量多;木栓层细胞三十余列;中柱鞘纤维束排列数量较少;韧皮部中草酸钙簇晶排列较疏;髓部和皮层中的草酸钙簇晶均为棱角锐尖形.结论 显微鉴定能很好地区分倒心盾翅藤和盾翅藤这两种植物.
作者:管燕红;张丽霞;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或translational medical science,英文对转化医学的常见描述为B to B(Bench to Bedside)[1-3],即从实验台到病床,基础到临床.
作者:张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优选复方氨敏Vc胶囊中挥发油的研磨法包合工艺.方法 以包封率、挥发油利用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研磨法制备氨敏VC胶囊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 优选包合工艺条件为:β-CD:油质量体积比为10:1投料,β- CD: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制备包合5min.结论 验证实验表明优选出的包合工艺简单合理可行.
作者:马桂芝;滕亮;彭一峰;杨文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天冬总皂苷对衰老大鼠脾脏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大鼠脾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大鼠模型的同时,以天冬总皂苷灌胃进行治疗,3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指数变化;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脾脏形态学改变;应用MTT法检测各组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后的增殖能力的变化;应用Real - time PCR检测各组脾脏组织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脾脏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天冬总皂苷给药组能使上述指标明显逆转(P<0.05),并且能够提高大鼠脾脏组织Bcl -2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天冬总皂苷升高Bcl -2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衰老大鼠脾脏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艳菊;王季石;李琴山;田硕;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早期常见证候肝癌荷瘤小鼠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方法 采用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从大量荷瘤小鼠中筛选出邪毒壅盛、气虚、肿瘤居中等证候荷瘤小鼠,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治疗组进行对症治疗;综合带瘤生存时间等计量化辨证指标,对辨证论治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起早期常见证候肝癌荷瘤小鼠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观察到3种辨证论治方案在带瘤生存期及常见证候等方面的疗效差异.结论 所构建的肝癌荷瘤小鼠的辩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操作规程是可行的.
作者:张园园;方肇勤;王艳明;潘志强;卢文丽;刘小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简述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和经历,入华后遵从中国风俗、潜心儒家思想、广交各地文人,所采用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世称“利玛窦规矩”.利氏在华二十多年的所见所闻,撰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认为中医药简单有效,规律独到.1595年所著的《西国记法》,主张“脑主记忆”,对我国传统医学“心主神明”理论,产生重大冲击.
作者:杨奕望;吴鸿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疾病临床症状特点及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1989~2008年涉及到原发性痛经和中医的文献资料,将文献中病例数、证型类0和频次、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经色,用EXCEL软件录入后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痛经患者多见于年轻未婚女性,疼痛多于经前或经期明显,瘀血内阻贯穿于此病的整个发病过程,是原发性痛经疾病的主要病机.结论 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对该病进行中医证型分布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作者:杨爱萍;陈群;路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五参口服液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指标NO、ET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7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格列美脲组、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6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给予普通饮食2周,改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复制T2DM模型.在喂养高脂饲料的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心痛、格列美脲、五参口服液大剂量、小剂量灌胃,末次给药后,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叠加建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模型.末次造模后24h,6组大鼠采血,分别分离血浆及血清,处死动物,取心室肌组织,制备心肌匀浆,以ELISA法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以RIA法测定血浆ET值.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五参口服液大、小剂量组,消心痛组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NO值显著提高(P<0.05,P<0.01),血浆ET值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五参口服液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药物调节NO - ET系统有关.
作者:李文龙;崔金涛;叶少剑;胡锡元;刘丽江;艾永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利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剂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当归藤中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当归藤中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60%乙醇、液料比8∶1、每次2h、提取4次.结论该工艺简单易行,灵敏度高,是当归藤中提取总皂苷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静;杨瑞云;韦波;薛佳津;梁敏;罗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痉挛一直是阻碍脑率中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的难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况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以期总结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哈静;黄银兰;万明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考证药用朱砂的基源、炮制、矿种等,比较药用朱砂的古今质量差异,调查朱砂的生产现状.方法 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结果 药用朱砂为天然朱砂;灵砂、银朱为人工朱砂,药性及适应症均不同于天然朱砂,不同的HgS晶型可能是导致朱砂与人工朱砂药性药效差异的重要原因,人工朱砂不能与药用朱砂混用.明确产地和炮制方法是保证药用朱砂安全应用的有效手段.结论 古今所用的药用朱砂来源基本一致,朱砂矿伴生矿物较复杂,Pb等伴生元素及矿石中可能夹杂铁是造成药用朱砂毒性和使用前需要吸尽铁杂质及炮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夏晶;曹帅;吴赵云;王柯;季申;王峥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10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90只造成慢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针刺组和温针组.分别测定大鼠肠道传输功能及结肠肌电.结果 针刺组、温针组可明显缩短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慢波频率减慢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增加频率,降低振幅(P<0.01),且温针灸效果优于单纯针刺(P<0.01);结肠慢波频率加快组,针刺和温针灸均能减慢频率(P<0.05或P<0.01),且温针组亦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灸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异常的结肠慢波频率和振幅有关;温针灸效果更好.
作者:孙彦辉;孙永辉;肖红玲;孙立虹;郭新宇;马海丰;梁玉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索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的挽救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常规两周治疗无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加甲泼尼龙进行经咽鼓管鼓室注射.于治疗后14 d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1,14,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 500 Hz、1 KHz、2 KHz的听阈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50 Hz、4 KHz、8 KHz听阈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欣;姜子刚;孙立军;张笑颜;王锐;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不同乳化剂系统制备的冬青油纳米乳进行初步评价和比较.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以冬青油自身作油相,水为分散介质,分别采用乳化剂OP-无水乙醇、吐温80-无水乙醇、吐温80-丙二醇为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测定其粒径、pH值、折光率、黏度等基本理化性质,并考察其初步稳定性.结果 三种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其性质相近,粒径均较小;在离心、光照等实验条件下呈现较好的稳定性,对高温敏感.结论 超声乳化法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粒径均匀,其中吐温80-无水乙醇制得体系的稳定性较好.
作者:颜永刚;马丽;李治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脓灸抗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化脓灸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制备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模型动物施以化脓灸处理.选择肝组织TIMP -1和MMP -2基因表达量定量分析、肝组织病理、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为实验指标,观察化脓灸治疗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化脓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TIMP-1mRNA水平(P<0.05),但对MMP - 2mRNA指标作用不明显.同时,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匀浆羟脯氨酸(Hyp)水平,显著减轻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 化脓灸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1MP -1 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吴娟;胥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