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奕望;吴鸿洲
目的 设计并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及逆肿瘤耐药作用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方法 以氯乙酸为连接基团,将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进行酯化拼合,采用MTT法检测拼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株K562/ADR的抑制作用.结果 经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获得了两个新的蛇葡萄素与5-氟尿嘧啶拼合物,其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11.62±2.20)和(10.34±0.60) μmol/L,并能部分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结论 新拼合物在体外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作用.
作者:叶建涛;周伟明;何蓉蓉;刘德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黄芪药材SPE - HPLC - ELSD特征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ODS C18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HPLC-ELSD方法,以Grace Alltima C18(4.6 mm ×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6℃,载气流速2.7 L/min.结果 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 -ELSD特征图谱,指定出14个共有指纹峰,标定了其中5个指纹峰的结构:3(S)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苷,4号峰为芒柄花苷,6号峰为毛蕊异黄酮,7号峰为黄芪甲苷,9号峰为芒柄花素;用聚类分析识别模式把14个不同产地的黄芪样品分为3类.结论 该方法可为黄芪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邱莉;黄丽凤;苏志恒;邹录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26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中医证候信息,采用SAS9.1软件分析五脏之间的关联.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两脏相关以肺肾、肺心、肺脾为主,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0.339 5,0.247 6;三脏相关以肺心肾、肺脾肾、肺心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64 52,0.11999,0.054 74;多脏相关以肺脾心肾为主,间接通径系数为0.026 53.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COPD急性加重期脏腑相关具有规律性.疾病早期,肺脏虚损多涉及脾、心;病情加重,多涉及心、肾或肺脾心肾俱损.
作者:陈群;王静;莫传伟;刘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苦碟子注射液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4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苦碟子单次给药组、苦碟子连续给药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8只.建立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动物模型(720°,2 h).于术后8周处死大鼠,计算睾丸系数,检测睾丸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同侧生理盐水组比较,两给药组SOD、T - AOC、NOS活性均有所升高,MDA含量亦呈下降趋势,连续给药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可通过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氧化酶活性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对青春前期大鼠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连续给药明显优于单次给药.
作者:揭芳;张金萍;孙雯;范奇琪;金荣盘;钱申伦;徐超超;叶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杜仲叶β-谷甾醇(β - sitosterol)对骨代谢平衡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溶剂法、柱层析与重结晶等技术从杜仲叶提取部位Ⅰ中分离得到白色针状晶体B,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学结构为β-谷甾醇;建立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卵巢颗粒细胞单独培养与混合培养模型,研究杜仲叶β-谷甾醇对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结果 杜仲叶β-谷甾醇可明显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分泌雌二醇E2,有效提高成骨细胞护骨素与破骨细胞分化因子的比值(OPG/ODF),是调节骨代谢平衡的机制之一.结论 杜仲叶β-谷甾醇通过提高成骨细胞OPG/ODF比值和刺激卵巢颗粒细胞分化E2,从而促进和加强成骨作用.
作者:曾莉萍;徐贤柱;饶华;王曼莹;蔡险峰;饶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北疆地区刺山柑中多酚类物质消长规律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Folin - Ciocalteu法,测定北疆地区刺山柑多酚类物质含量,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北疆地区刺山柑多酚类物质含量6月花蕾中达到25.72 mg/g,自由基清除率高.结论 刺山柑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抗氧化活性也存在不同,石河子地区刺山柑6月份花中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强.
作者:蒋雯雯;马淼;郭艳;左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 重力进样75 s,缓冲溶液为25 mmol/L硼砂-4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值为9.85,电压为13 kV,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在上述条件下,迷迭香酸(RA)的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8117X+3157.4(r=0.996 8),线性范围为2.5~ 100 μg/ml,检出限达到0.25μg/ml,迷迭香酸的回收率为92%~105%,RSD为3.2%.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高静;邓光辉;陈盛余;王辉;覃月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忍冬不同器官中含有一定量的绿原酸,绿原酸具有抑菌效应.方法 采用酸乙醇回流法对“巨花一号”忍冬藤、叶、花和花蕾的绿原酸进行提取,将忍冬不同器官的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 思冬不同器官绿原酸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叶、花和花蕾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强,藤的提取物抑菌能力较弱.结论 忍冬不同器官提取物均具有抑菌效应.
作者:李瑞国;王彩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观察热敏灸对抑郁模型大鼠痛反应时间的影响,以了解热敏灸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用雌性SD大鼠,联合孤养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以Open - Field测试大鼠的直立活动和水平活动得分;以1h内大鼠摄入饮用水和蔗糖水量计算糖水消耗百分比;用鼠尾光照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反应时间.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热敏灸组大鼠的水平活动得分和直立活动得分均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升高;痛反应时间缩短.结论 热敏灸具有缓解或减轻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肖爱娇;康明非;陈日新;曹丹;肖东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东方肉穗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活性成分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试验的方法,检测异鼠李素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异鼠李素和槲皮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在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试验中,异鼠李素的体系终浓度IC50分别为32,14.54,6.67μmol/L.槲皮素的体系终浓度IC50分别为4,3.64,6.67 μmoL/L.结论 异鼠李素和槲皮素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相同浓度的槲皮素比异鼠李素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更强,而抑制体外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能力十分接近.
作者:肖颖;余英才;余雄英;刘敏;左爱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AcO - BOA)对四氯化碳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造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后,给予不同剂量的AcO - BOA,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脱甘肽(GS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AcO - BOA能升高肝组织中的SOD,GSH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中的ALT、AST的活性和肝匀浆的MDA含量(P<0.05).结论 4-乙酰氧基苯并恶唑-2-酮能降低肝损伤的程度,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急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Ei Ei Khin;祁平;樊惠;梁颖娥;卢顺玉;刘林;林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 atherosclerosis,AS)血脂及血浆内前列环素及血栓素A2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治疗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或血脂康.12周后光镜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并检测血脂及测定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 Keto -PGF1α)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血府逐瘀汤高、低剂量组、血脂康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TXB2,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和6- Keto - PGF1α(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调节AS大鼠血脂紊乱和维持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的平衡,这可能是其有效防治AS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威;董超;刘辉;杨永滨;任今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探索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耳聋的挽救治疗手段.方法 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常规两周治疗无效,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加甲泼尼龙进行经咽鼓管鼓室注射.于治疗后14 d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11,14,13例,总有效率67.5%.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均值(pure tone average,PTA) 500 Hz、1 KHz、2 KHz的听阈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50 Hz、4 KHz、8 KHz听阈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加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欣;姜子刚;孙立军;张笑颜;王锐;付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搜集264例大肠癌患者临床证候资料,建立数据录入系统,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大肠癌中医证型.结果 调查结果共涉症状、体征56项,其中,频率在5%以上的症状及体征共49项.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4.989%.聚类分析认为聚为4类证型为明晰,更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常见证型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辩证,分别为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四种证型.结论 淤毒阻滞证、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常见证候类型.
作者:王晓戎;袁孝兵;储慧琴;郜峦;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田基黄主要成分的抗缺氧活性.方法 采用PC12细胞缺氧保护作用实验和DPPH法进行抗缺氧活性研究.结果 田基黄中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活性.结论 田基黄中具有抗缺氧活性的化学成分均为分子量较小,酚羟基较多的化合物.
作者:毛羽;王冲;杜奕欣;王乃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移植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受体小鼠早期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雄性同系小鼠的肌卫星细胞并鉴定.经8Gy137Cs -γ射线照射的雌性昆明种受体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移植肌卫星细胞组、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1,3,5,10倍灌胃7d)干预的移植肌卫星细胞4组.观察移植后8周内受体鼠存活率、外周血血常规、脾脏指数、脾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PCR方法鉴定其造血重建的来源.结果 培养的肌卫星细胞呈desmin染色阳性:当归补血汤各剂量组受体鼠脾脏指数、脾结节数、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数、8周内存活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移植肌卫星细胞组,特别是给药3组及4组(P<0.05);对移植的存活小鼠进行Y染色体PCR分析,证实重建雌性受体鼠造血功能的细胞来自雄性供体.结论 经当归补血汤干预后,肌卫星细胞能使受体鼠早期造血功能得以重建.
作者:王晓玲;汪涛;汪雅妮;王学谦;卢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中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文章对代谢组学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对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安全性、复方作用机制、活性成分代谢、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该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可行性.代谢组学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武汉良;罗磊;吉萍;蔡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薯蓣皂苷组.对照组、薯蓣皂苷组予高脂饮食,薯蓣皂苷同时给予薯蓣皂苷.12周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肝脏湿重,检测血糖、血脂、转氨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脂联素、肝脂质、氧化应激等指标.结果 著蓣皂苷组肝湿重、肝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薯蓣皂苷组血脂、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薯蓣皂苷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轻度为主,不存在重度病变,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薯蓣皂苷组抗氧化酶、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及对照组,TNF-α、脂质过氧化物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著蓣皂苷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血脂紊乱、脂肪变性、氧化应激指数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张朕华;张择生;李承达;包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蔓性千斤拔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利用硅胶柱分离蔓性千斤拔醋酸乙酯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1H- NMR、13C - NMR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燃料木素(Ⅰ);5,7,2′,4′-四羟基异黄酮(Ⅱ);3,5,7,3′;5′-五羟基-4′-甲氧基黄烷(Ⅲ).结论 为千斤拔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任朝琴;袁玮;朱斌;戴先芝;刘林;曾森;刘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萹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萹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分析并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索氏提取出油率为0.72%,利用Xcalibur工作站NIST标准质谱图库鉴定出65个化合物.结论 萹蓄挥发油鉴定成分占出峰总面积的99.28%,其中主要成分为n- hexadecanoic acid(23.04%)和(Z) -9 - octadecenoic acid(11.51%).
作者:许福泉;郭雷;郭赣林;阎斌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