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菲

关键词:新生儿, 肺炎, 护理,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炎的5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及观察组(n=2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2.39±0.3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3.27±0.41天),胸片改善有效率(82.61%)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5.65%)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77.2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临床疗效,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的优势和老君舒压茶的科学组方探讨

    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我国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也在逐渐被全球人们知晓,尤其是中医药方面.中医药具有悠长的历史,相比于西医而言,在治疗上更具有显著效果.中医药主要是着重顺应自然规律,调养生息,因此,为展现中医药的优势,通过使用老君舒压茶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具体措施如下阐述.

    作者:王彦;赵仲禄;文俊;戚宏云;邓旦;马国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60例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中药(回药风湿合剂).治疗组疗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采用外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有效.

    作者:彭莉君;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36例确诊为老年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杵针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无创伤,无痛苦.

    作者:李多秀;彭莉君;薛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因素,选择处方点评后1000张处方,定义为研究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未进行点评的处方,共计1000张,定义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处方不合格率、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平均处方金额.结果:研究组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平均处方金额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作者:邢成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正骨推拿联合理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n=43)和乙组(n=37).甲乙两组患者均通过理疗法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加用正骨推拿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颈部活动指标、VAS评分以及CASCS评分.结果:甲组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均优于乙组患者(t=23.778、26.873、25.360、8.583,P=0.000).甲组VAS评分低于乙组患者(t=12.263,P=0.000).甲组患者的CASCS评分高于乙组患者(t=9.956,P=0.000).结论:通过正骨推拿同理疗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颈部的侧屈度、前屈度、后伸度以及旋转度,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任永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究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5名.将骨科护理作为实验课程,其中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则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后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对骨科教学中教学内容紧扣知识点评分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学生对护理专业特点明确以及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两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护理角色的认知评分、对患者的角色认知评分、团队合作意识评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形成,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和团结写作能力,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耳穴埋豆对首发脑卒中病人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首发脑卒中病人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将4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都要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耳穴埋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14d、28d的HAMD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低,且实验组更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对首发脑卒中病人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周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联合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联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与综合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结果:48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96%;呼吸机辅助呼吸平均时间为(11.06±8.97)天.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与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赵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利用抗生素以及常规的阴道冲洗上药.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的机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的机率55.00%,(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治疗子宫内膜炎,值得临床大力推荐与应用.

    作者:季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颈型颈椎病及中医治疗进展综述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颈椎病具体可分为6种类型,即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型以及脊髓型、交感型、其他型.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其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徐利民;王素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人性化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乙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患儿体温快速恢复,还降低复发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六味地黄丸加蜂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加蜂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即口服左旋咪唑以及甲硝唑,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六味地黄丸,并且用棉签沾取适量蜂蜜涂抹患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00 %(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 %(22/30)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六味地黄丸加蜂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开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穴位按摩治疗胸痹心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护理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心痛的治疗中采用穴位按摩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并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姜贤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妇科外洗颗粒剂对阴道炎的疗效及机理分析

    目的:观察妇科外洗颗粒剂对各类阴道炎患者症状、阴道pH值、sIgA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其治疗阴道炎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妇科外洗颗粒剂)和对照1组(妇科外洗液)、对照2组(肤阴洁),观察3组治疗前后症状、阴道pH值及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3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均下降,变化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0;治疗后3组阴道pH值两两比较,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和对照1组治疗后的SIgA值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妇科外洗颗粒剂能有效改善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阴道正常pH值,其近期疗效与肤阴洁效果相当,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肤阴洁,具有携带简便、药性稳定的优点.

    作者:曾润清;莫万绪;熊玉华;邓雪玮;雷军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名中医工作室临床教学模式探索

    目的:评价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医内科教学中以导师制为基础结合的联合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实习2015级中医内科方向五年制本科生60名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外,还将纳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实习培训,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患者考核的病历书写、病史采集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及总成绩成绩上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门诊患者考核的中医问诊、中医操作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中医论治、诊断、选方用药及总成绩等明显高于对照(P均<0.01),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的教学效果,可得到学生支持.结论:本研究改革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模式,借助名中医工作室的平台,配合导师制管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方案及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强化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邓丽娥;何世东;董明国;宁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数字化X线摄影与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与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85例子宫输卵管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4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检查,而乙组患者通过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进行检查,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双角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上举、周围静脉回流以及周围淋巴回流等宫腔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近端狭窄、积水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远端狭窄、远端梗阻、溃疡以及憩室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同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相比较来说,数字化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应用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辐射剂量小以及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输卵管不孕症诊断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贾敏;李璐;杨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采用川芎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接受川芎嗪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以往1年之内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分组,两组分别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临床中采取川芎嗪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刘芳桂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钙尔奇D片和联合骨质增生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x2=4.5136,P<0.05).结论: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西药,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梅;田雯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失眠的患者80例当中做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41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针灸联合中草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x2=4.675,P=0.000).结论: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王彦平;成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