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治疗胸痹心痛的观察及护理

姜贤娟

关键词:穴位按摩, 护理, 胸痹心痛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护理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心痛的治疗中采用穴位按摩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并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肥胖与成人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探究

    我国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在快速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均指出:肥胖和一些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对儿童肥胖同成人慢性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估分级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估分级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5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脑损伤部位相比,中度患儿的脑损伤部位位于丘脑/基底节的例数明显低于重度患儿(P<0.05),中度患儿的脑损伤部位位于皮层与分水岭的例数明显高于重度患儿(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及评估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准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任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人性化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乙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患儿体温快速恢复,还降低复发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对策进展

    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一样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由于我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故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诸如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狭窄、脑瘤等脑血管疾病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脑部在人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若是脑部出现病变将会影响整个机体,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故临床不断探究新的方法进行治疗.然而,治疗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患者依然可能出现不良预后,因此为患者提供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诸如康复护理更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作后带来的肢体活动受限、失语、偏瘫等严重后遗症.本文以脑血管疾病为研究对象,试探究此病的预防护理对策.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名中医工作室临床教学模式探索

    目的:评价依托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医内科教学中以导师制为基础结合的联合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我院实习2015级中医内科方向五年制本科生60名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除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外,还将纳入名中医工作室进行实习培训,实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按传统实习方案进行临床科室带教实习,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患者考核的病历书写、病史采集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体格检查、诊断分析及总成绩成绩上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门诊患者考核的中医问诊、中医操作成绩上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中医论治、诊断、选方用药及总成绩等明显高于对照(P均<0.01),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的教学效果,可得到学生支持.结论:本研究改革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模式,借助名中医工作室的平台,配合导师制管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方案及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强化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切实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邓丽娥;何世东;董明国;宁为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金天格胶囊促进骨折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虎骨粉促进骨折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因四肢闭合骨折手术住院患者200例,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金天格胶囊,对照组服用普通补钙制剂,观察两组术后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结果:治疗组2月半骨折愈合的率为91.00%,对照组3月骨折愈合率为89.00%,治疗组的显效率时间明显的超过了对照组.结论:服用金天格胶囊的患者较服用普通补钙制剂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约15~20天,金天格胶囊对促进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殿银;刘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RP与PCT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CRP和PCT检测,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将患者主要分成细菌感染组(31例)、真菌感染组(12例)以及病毒感染组(17例).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真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CT水平相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性感染组的PCT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组相对于治疗后的PCT水平则无明显的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不同感染类型其CRP和PCT的升降幅度不同,通过对患者血浆CRP和PCT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并且进行动态监测加以观察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好的针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鉴别,同时还能够评估抗感染药物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抗感染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安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调剂中差错原因及管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调剂中差错原因及管理方法.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中药调剂治疗的患者的100例当做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使用中药调剂管理后开具的中药方剂,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中药调剂方式开具的方剂,观察两组方剂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实验组方剂差错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x2=4.891,P=0.027).结论:对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实施科学地管理办法,能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李德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温胃舒颗粒治疗功能性呕吐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温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路士华;王建波;王伟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肱骨骨折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肱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诊治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01月~2017年06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70例.按照自愿原则对他们进行分组,即:对照组患者30例,应该保守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应用手术疗法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临床效果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肘关节内翻率(15.0%)、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0%),均较之对照组患者(30.0%,80.0%,76.67%)明显偏优,组间对比的差异性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应该手术治疗治疗的效果显著,较之保守治疗更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郎克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也谈中医辨病思想

    辨病论治是中医学诊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悠远的历史,中医学历来主张辨病,辨病与辨证一直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只有病证结合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作者:王婷;叶小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艾灸疗法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我科的功能性肠梗阻病人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外加艾条温和炙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3次,并用冬青油搽腹部,每日3~5次,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情况发生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次数、大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疗法配合腹部胀气有助于功能性肠梗阻的治疗疗效.

    作者:苏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36例确诊为老年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杵针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无创伤,无痛苦.

    作者:李多秀;彭莉君;薛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炎的5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及观察组(n=23),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以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2.39±0.3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3.27±0.41天),胸片改善有效率(82.61%)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95.65%)则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77.2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新生儿肺炎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提高临床疗效,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择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7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97例为干预组,两组都给予基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的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6.54±1.00d和13.65±4.33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1.21d和16.13±4.56d.干预组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凝血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寒颤、心律失常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护理中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焕霞;王玲;张永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刮痧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刮痧治疗糖尿病(消渴)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病例7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常规降糖治疗及糖尿病便秘相关的健康教育.治疗组予刮痧治疗.治疗前后对各症状评分变化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82.0%),说明两组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势更明显.结论:刮痧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朱晓珍;胡倩;张春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患者的护理,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结果:经过治疗护理,3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张爱芳;王裕玲;涂晓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穴位按摩治疗胸痹心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护理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心痛的治疗中采用穴位按摩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并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姜贤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的急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的救治以及严密的护理观察,25例恢复良好(78%),6例死亡(19%),1例植物生存(3%).结论:对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应尽快进行抢救,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瞳孔、神志的变化,并重点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这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作者:吴海燕;刘萍萍;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60例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中药(回药风湿合剂).治疗组疗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采用外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有效.

    作者:彭莉君;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