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急救护理体会

吴海燕;刘萍萍;刘静

关键词:多发伤, 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总结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32例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的急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积极的救治以及严密的护理观察,25例恢复良好(78%),6例死亡(19%),1例植物生存(3%).结论:对合并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应尽快进行抢救,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瞳孔、神志的变化,并重点解决威胁生命的征象,这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1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分娩且其胎儿被确诊为先心病的50例孕妇,先后给予其常规超声检查与心脏超声筛查,并对比两种手段的检查结果.结果:与确诊结果比较,心脏超声筛查的检出率为92%(46/50),漏诊误诊率为8%(4/50);而常规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为76%(38/50),漏诊误诊率为24%(12/50).研究组在诊断准确性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有3例房间隔缺损被漏诊,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被误诊.结论:相较13562962112于常规超声检查,心脏超声筛查可以更有效地在产前检查中及时发现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其显著的诊断价值对于推动优生优育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田彬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目的:总结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的方法及经验.方法: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包括设计并编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痛经状况及中医体质状况的判定以及制定个体化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实施方法包括集体讲座、一对一健康教育、电话与信息督导以及经验会谈.结果: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是中医体质调理干预研究的重要环节.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制定的个体化及合理性,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实施方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决定了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的效果.结论: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经验能对其他病种的中医体质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中医体质调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积累的经验和内容可以用于中医护理基础理论部分及中医临床护理的教学,有利于充实教学内容及改善教学方法.

    作者:刘佳;吴红玲;聂绍通;杨艳;袁锦波;袁湘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名留置导管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医疗费用,尽可能避免CRBSI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9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6.0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分析

    目的:对市场上销售的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考察其质量差异,为能够正确辨别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量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绿原酸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流动相:甲醇-0.5%冰醋酸(15:8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5nm,柱温:30℃,进样量:10ul.连翘苷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流动相:乙腈-水(37:6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柱温:30℃.结果:对市售的绿原酸及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其结果差异较大:绿原酸高含量为4.15%,低含量为2.38%;连翘苷高含量为3.89%,低含量为1.5%.结论:不同厂家生产抗病毒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存在较大差异,与药典中的标准有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杨慧萍;李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穴位按摩治疗胸痹心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护理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心痛的治疗中采用穴位按摩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并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姜贤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儿童肥胖与成人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探究

    我国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在快速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均指出:肥胖和一些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是对儿童肥胖同成人慢性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的综述.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8月到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透析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透析期间接受专业小组的舒适护理,两组的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护理期间的感染、出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于入院时、住院治疗过程中和出院时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血液透析病人的预后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护关系,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流程优化在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完善我院供应室质量体系,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进行优化管理,护理人员合理划分,定期开展总结和讨论,评估流程优化工作前后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流程优化后,各项工作质量和各区域综合护理检查评分、临床满意度均较流程优化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实施流程优化,能纠正工作流程中的某些不规范问题,使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

    作者:黄莉萍;吴常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采用川芎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接受川芎嗪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以往1年之内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分组,两组分别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接受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眼底病变临床中采取川芎嗪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刘芳桂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高频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2000例,同时收取我院腹部疾病患者500例为对照组,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并且均经过临床疾病确诊,评价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中应用价值.结果:(1)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包膜增厚,肝表面呈凹凸不平,肝表面及腹壁各层可显见,细小结节存于肝实质内(直径≥3mm),能够显示肝段分支以下血流,部分显示结节周围及内部低速动、静脉血流;(2)肝囊性占位:能够清晰的显示近包膜处较小的无回声暗区;(3)多囊肝:小的直径2mm,肝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样无回声暗区弥漫分布;(4)肝脏占住性病变:能够对肝实质内近区小占位的大小、数目、血流、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并能对转移性瘤做到早发现;(5)胆囊病变:能够清晰的显示增厚的胆囊壁内的图像,清晰显示底部病变及胆囊体部的形态、大小、数目、回声及基底与胆囊粘膜的关系.结论: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分辨力和图像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续雪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枳陈汤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饮食积滞证的价值

    目的:探讨采取枳陈汤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饮食积滞证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4例饮食积滞证患者,分为:研究组(采取枳陈汤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健胃消炎颗粒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2)两组治疗后6月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20.31±4.18分、20.64±4.22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分别为6.36±1.47分、10.26±2.69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月复发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采取枳陈汤联合健胃消炎颗粒治疗饮食积滞证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估分级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评估分级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5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观察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5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脑损伤部位相比,中度患儿的脑损伤部位位于丘脑/基底节的例数明显低于重度患儿(P<0.05),中度患儿的脑损伤部位位于皮层与分水岭的例数明显高于重度患儿(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及评估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准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任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对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价值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缓解期哮喘儿童,分为:研究组(接受缓解期中医护理)和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2)两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结果:(1)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分别为2%、1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缓解期哮喘儿童后,可以提高患儿肺功能,减少急性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肖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封包治疗中风后实热型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风后实热型便秘患者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风后实热型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饮食调护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腹部顺时针按摩,观察组予以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排便的时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治疗能有效解除中风患者并发实热型便秘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玲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利用抗生素以及常规的阴道冲洗上药.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0%(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的机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的机率55.00%,(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治疗子宫内膜炎,值得临床大力推荐与应用.

    作者:季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巡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巡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017年1月,我们以普外科手术室作为医院试点科室进行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以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开展前3个月(对照组,n=70)与开展后3个月(观察组,n=70)的手术室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记录安全管理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工作流程在手术室巡回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能减少意外事件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志兰;施兰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自拟三仁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辨证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水平影响

    目的:探讨自拟三仁汤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中辨证治疗效果及对白介素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医院自拟三仁汤颗粒剂干预4周,对照组给予三仁汤颗粒模拟剂干预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白介素IL-1 β、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IL-1β、IL-6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1 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组内成组x2检验(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颗粒方剂在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治疗中降低血清白介素水平,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吴明芳;张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运用补肺活血中药治疗的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收治的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加用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一氧化碳弥散率、氧分压、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和不良反应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一氧化碳弥散率、氧分压、肺总量、二氧化碳分压和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胃肠不适、肝功能受损、皮疹以及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补肺活血中药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徐艳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