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艳红;刘晓红
目的 为黄连阿胶汤及相似质地药方的机器常压及高压煎煮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优化提取方案,RP-HPLC法测定黄芩苷、芍药苷、小檗碱的溶出量.结果 终确定机器常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 min,一煎40min,二煎40 min.机器高压煎煮方案是浸泡30min,一煎30 min,二煎30 min.结论 优化方案的指标成分溶出量明显高于正交设计中所有9个实验的结果,符合医院药房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可靠性及可行性.
作者:孙晓惠;卢崟;刘铭超;丘小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片联合逍遥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天1次,加服逍遥丸8粒/次,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单独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次,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经过4,12,24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都无显著差异.在48周后,治疗组在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48周两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ALT复常率和血清转换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逍遥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提高HBV 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
作者:邓星;费新应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作者:滕龙;洪芳;何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栀子柏皮汤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大鼠的利胆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药物的保肝作用;采用正常大鼠胆总管引流的方法,观察该药的利胆作用.结果 栀子柏皮汤低、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的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改善CCl4引起的小鼠肝细胞肿大、肝小叶中央区弥漫性多发性点状坏死和灶性坏死等症状,显著增加给药后60 min内正常大鼠的胆汁流量及胆汁内胆红素含量.结论 栀子柏皮汤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
作者:肖旭;朱继孝;罗光明;朱玉野;曾金祥;吴波;王晓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辽东楤木叶总皂苷(ETS)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奠定坚实的基础.方法 利用磺酰罗丹明B(SRB)染色法,观察辽东楤木叶总皂苷不同浓度对A549、BGC、BEL-7402和HCT-8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ETS浓度达到31.25 μg·ml-1时即可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达到62.5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生长抑制作用.其浓度达到125 μg· ml-1时即可对人胃癌BGC细胞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浓度达到500 μg·ml-1时即可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有50%杀死的作用,而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未测出其50%杀死作用.各组均未测出完全抑制细胞生长所需的ETS浓度.对于体外加药48 h后对A549、BGC、BEL和HCT-8细胞OD值的影响,ETS组500,250,125 μg ·ml-1均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62.5μg·ml-1对A549、BEL和HCT-8均有显著性意义;31.25μg·ml-1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S体外对人肺癌A549、人胃癌BGC、人肝癌BEL-2、人结肠癌HCT-8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秀萍;尹丽颖;牛雯颖;刘佳维;肖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山芎属植物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包括山芎、台湾山芎、鞘山芎,其中有关鞘山芎的研究较多,而其余两种植物的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山芎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兴博;刘海涛;齐耀东;张进;朱迎夏;张昭;张本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杜仲粕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并对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350 mg·kg-1·d-1),杜仲粕组(300 mg· kg-1·d-1),维生素E组(Vit E)(100 mg ·kg-1·d-1).6周后,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杜仲粕组和Vit E组可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和脑组织SOD、GSH-Px、T-AOC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 杜仲粕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生成,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袁带秀;袁志忠;李中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制定冠心康微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制剂中各药材;采用HPLC法分别考察制剂中黄芪甲苷、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三批制剂均出现与对照药材相对应的斑点,阴性制剂无干扰;初步确定三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不得低于0.30mg·g-1,丹酚酸B含量限度不得低于20.00 mg·g-1,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的含量限度不得低于16.00mg·g-1.结论 研究所得制剂中药材的鉴别方法与指标性成分的检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很好的考察制剂内在质量.
作者:周雨欣;黄淑勤;唐跃年;陶建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降香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因素水平表,选择颗粒粒度、加水量、提取时间三个影响挥发油得率的因素,对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粗粉,加10倍量的水,提取16h.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合于降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作者:魏运姣;赵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补骨脂药材中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 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指标,首先对大孔树脂种类进行筛选,然后对选定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D101型大孔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6 BV,以3 BV·h-1的流速通过D101型大孔树脂柱,静置1h,用6 BV去离子水以6 BV·h-1的流速通过树脂柱进行除杂,再用13 BV 60%的乙醇溶液以3 BV h-1的速度洗脱.结论 所优选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简便可行.
作者:陈云红;姜云云;叶光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重型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中一种急危重症,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重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均以高黄疸(血清胆红素在17 1umol/L以上)或黄疸迅速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可很快出现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水胸水、上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肝肾综合症等.医生治疗非常棘手,死亡率高达50%,医生应高度重视.
作者:戴琦;陈智军;陈崑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通过统计近十年中文数据库文献中6936例乌头碱类药物中毒案例的资料,探讨和分析了乌头属植物中毒的病例来源、药物来源、中毒原因、药物剂型、临床表现、中毒预后情况及解救措施等各种因素.药物来源是引起药物中毒的重要因素,而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用药过量是本类药物主要中毒原因.因此,注意这几方面将有助于有效控制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芙蓉;邹大江;闪仁龙;许直来;马兰花;梅之南;黄先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隐喻能够填补词汇空缺,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形象性.从认知功能看,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黄帝内经》中存在大量隐喻,正确的解读和翻译隐喻,能使其内涵得以更准确的传播.文章总结了《黄帝内经》现存英译本,概述了《黄帝内经》隐喻英译的现状及概念整合理论的发展和基本概念,试图以概念整合理论为指导来研究《黄帝内经》中的隐喻翻译,以期为中医典籍翻译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莫南;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法从补骨脂中提取得到补骨脂素,经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补骨脂素的含量.色谱柱为YWG C1s(250 mm× 4.6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246nm,柱温为30C,流速为1ml·min-1.结果 测定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3 ~0.36 μg·ml-1.相关系数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1.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补骨脂中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补骨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宗淑梅;薛贵平;张翠双;沈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一大高发人群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治愈时间长,流行范围广等特点[1],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人们对慢性肝炎不甚了解,更是缺乏相关医学常识,使得慢性肝炎疾病如此猖狂的肆虐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治疗还会加重病情,延长病情恢复时间,给患者的经济和心里都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50例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潘孟侠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优化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乳化蒸发法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制备工艺和处方因素上进行单因素考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筛选佳处方.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95 ±4)nm,多分散系数(PI)值为(0.24±0.01),Zeta电位为(-36.2 ±2.1)mV,平均包封率为(68.15±1.53)%.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符合要求,且稳定性和包封率较理想.
作者:管庆霞;郭玉岩;赵权涛;李永吉;高佳翔;王艳宏;杨志欣;封文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熊果酸在体外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探讨其中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变化、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熊果酸处理HL-60细胞后,Bcl-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证实熊果酸对细胞抑制作用强,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显微镜下可见HL-60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染色质浓缩,聚集于核边缘;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深染,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熊果酸作用24 h后Bcl-2蛋白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熊果酸体外可抑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基因Bcl-2,survivin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李剑敏;宋海鹏;姚淑琼;张斌;何志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性有机物的抗炎作用效果及其抗炎作用机理.方法 研究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性有机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对去肾上腺大鼠角叉菜胶肿胀足中PGE2和MDA的影响,以及对大鼠急性胸膜炎渗出液中NO和PGE2的影响.结果 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性有机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胸膜炎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和右旋糖酐致小鼠皮肤瘙痒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去肾上腺角叉菜胶肿胀足中PGE2和MAD的含量,降低大鼠急性胸膜炎渗出液中PGE2和NO的含量.结论 灰毡毛忍冬花挥发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过敏效果,可以应用于制药、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等.
作者:胡扬帆;李胜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龙牙百合对药物依赖性便秘大鼠肠道的传输作用.方法 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0)和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组n=10).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及各剂量组用限水不禁食的方法造成大鼠便秘,继给各组大鼠用大黄行灌胃治疗,如此反复多次,使大鼠形成药物依赖性便秘,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在大鼠药物依赖性便秘模型基础上,各剂量组给予龙牙百合灌胃,以观察龙牙百合对该疾病模型大鼠的作用.肠道传输功能的观察指标:单位时间粪便排出量、首粒大便排出时间、硫酸钡小肠推进率;并用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给龙牙百合前后的比较.结果 ①模型组和各剂量组造模时比正常对照组单位时间粪便排出量少、质硬,肠道的传输功能减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正常对照组大鼠则无任何特殊表现.③高剂量治疗组经喂药治疗后一般情况较好,肠道的传输功能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高剂量龙牙百合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药物依赖性便秘大鼠胃肠道的传输功能.
作者:巫全胜;高健群;钱宁;吴曙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草地盐碱化对碱蓬生物量及其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3个盐碱化程度不同的人工种植碱蓬样地,测定生长的碱蓬生物量及进行土壤淀粉酶活性、脲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在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59%的盐碱化草地上人工种植灰绿碱蓬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38.7g·m-2.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73%时对灰绿碱蓬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只有83.4g·m-2,降幅达88.71%.然而,当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增至1.14%时地上生物量降幅却不是很大,较土壤可溶性盐含量0.73%时下降只有29.8%.随着盐碱化程度加深,生物量显著降低,淀粉酶、脲酶活性受到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提高.结论 土壤淀粉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和土壤pH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灰绿碱蓬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可溶性盐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作者:白红霞;斯琴巴特尔;秦树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