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莉莉
史哲新教授现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在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医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赵俊红;史哲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问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25.5%)、痰瘀互结型(30.0%)、脾虚湿盛型(23.0%)、肝肾阴虚型(21.5%);斑块类型:不稳定性121例(60.5%)和稳定性79例(39.5%);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度:轻度狭窄85例(42.5%)、中度狭窄61例(30 5%),重度狭窄33例(16.5%),闭塞21例(10.5%);4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动脉硬化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可了解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可了解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类型、狭窄度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耿春;陈绍辉;李阳;邱士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三子养亲汤具有消食化痰、温中降逆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系病证,以其具有消食化痰作用为切入点,可以异病同治,扩大应用.分析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的中医病因多为饮食不节,病机多为食积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痰湿化生,痰湿入于经脉则见高脂血症,痰湿留滞肝胆则见脂肪肝.亦有两者并见者.临床上导师刘老师善用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等疾病,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化痰除湿.3者合用有化痰、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并加入温性消食之品如炒麦芽、炒神曲、焦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化痰作用,反映了治病必求其本的中医思想,并结合饮食及运动治疗,改善生活习惯以使饮食起居有节,起到消除病因治未病的效果.综合治疗能够起到改善症状,消除疾病,甚至预防复发的效果.
作者:张琦;刘文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护理效果,对围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间的24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并给予围术期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部分患者术后3个月已无痛经;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超声检查示病灶血供明显减少,回声增强.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患者对护理很满意183例、较满意52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率达到96.3%(235/244).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法,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梁小梅;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观察组在中频电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P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次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中频电联合穴位贴敷可快速缓解颈部痉挛、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任亮;郭振强;刘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中医的辩证施护对科室收治的117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愈49例,好转61例,无效7例.结论:通过落实辨证施护,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加强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手段,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宋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治疗儿童风热咳嗽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干预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风热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且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进行治疗,同时对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可有效治疗儿童风热咳嗽,在治疗期间对患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治疗,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敬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腺癌细胞株SPCA1增殖及Toll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SPCA1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参苓白术散组,塞莱昔布组.对照组加入含有10%对照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LPS组加入含有40mmol/mLLPS的10%对照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参苓白术散组加入含有40mmol/mL LPS的10%参芩白术散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塞莱昔布组加入舍40mmol/ml LPS的10%塞莱昔布组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孵育24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TLR4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和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1);和LPS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和塞莱昔布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P<0 05);和对照组比较,LPS组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LPS组比较,参苓白术散组和塞莱昔布组细胞TLR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含药血清能够降低LPS诱导的SPCA1细胞的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信号通路实现的.
作者:宋军;王艳杰;Guo Jun-fu;Suzhuang;Wu Tian-shi;Yao-hui;Liu-chun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痴呆是一类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其病位在脑,与心、脾、肾三脏相关,基本病机为脑髓失养,且大多兼有痰凝、瘀血等.故治法当以补益脑髓为主,辅以健运脾胃、健脾化痰、行气活血等治法,中药处方为益气聪明汤加减:生黄芪、党参、葛根、菟丝子、桂枝、石菖蒲、炙甘草、山萸肉、黄精、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川芎、丹参.肾虚重者加淫羊藿、制何首乌;脾虚重者加山药、太子参;痰湿重者加胆南星、竹茹;瘀血重者加三棱、莪术.针刺百会、四神聪、印堂、水沟、内关、神门、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血海、丰隆、太溪、三阴交、涌泉.脾肾亏虚重者气海、关元、足三里、太溪加灸;痰湿重者加刺公孙;瘀血重者膈俞刺络放血.应用于临床,颇有疗效.
作者:于丽;冯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导师李新民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应用角药的经验.探讨蜜麻黄、炒苦杏仁、蜜桑白皮;薄荷、淡豆豉、芦根;麸炒枳壳、桔梗、陈皮:浙贝母、瓜蒌、炒紫苏子;柴胡、黄芩、葛根;百部、蜜紫菀、前胡6组角药在儿科肺系疾病的应用经验.
作者:蔡新超;李新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在痔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换药,对照组采用马应痔疮膏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83.34%,两组间无显著差别.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创面水肿评分(1.08±0.13分VS 2.02±1.09分)、疼痛评分(1.75±0.25 VS 3.25±1.3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同时无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具有明显的消除水肿、抗炎、止痛、止痒作用,起效快无不适感,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能降低患者因手术而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红芳;陈艳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当下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的优势,尤其是针对肿瘤早期患者的治疗和改善肿瘤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良好的效果.当下中药治疗主要以汤剂为主,但中药剂型丰富,不同剂型对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优势,本文就中药丸剂治疗肿瘤的优势作简要论述.
作者:王文顺;杨晓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冠心病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逐步完善,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痰瘀为主要病理产物,益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法.胸痹心痛的证型客观化研究成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杨新;吴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文章总结了曹田梅教授临床运用疗效显著的几种常用治法,如清肾活络饮,气虚水肿方,芡实合剂,肾综血瘀方等,详细阐述曹田梅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等的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部分心得及用药经验.
作者:张庭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通过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对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进行概括(发病初期‘热毒袭络’、‘湿浊阻络’、‘血瘀互结’;恢复期‘气阴两虚’),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效方(发病初期自拟凉血方;发病后期凉血方合归脾汤、二至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邸贵;邸彦清;谢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经典方剂之一,历来作为治疗脾虚气陷的基础方.近年来,随着大家对补中益气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且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今对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粗略梳理,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发展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对中西医相互结合应用到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从2013年6月到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比组、研究组,分别相应的使用蒙脱石散和另加中药汤剂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整体有效率95.1%要明显的比对比组的75.6%好(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手段,有利于患者获得确切治疗效果.
作者:俎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析在口腔护理中给予中药漱口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接收的78例口腔疾病患者,并将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随机分为38例对照组与40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实验组予以中药漱口液.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远比实验组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实验组高,P<0.05.结论:中药漱口液在护理口腔中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抑制口腔致病茵的种类与数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应用.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2月~ 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46例,行常规康复治疗,双号为46例,在常规康复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腰腿痛患者采取中医正骨、推拿、针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闫海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旋覆代赭汤汤善益气和胃、降逆化痰,可用治气逆所致的呃逆、呕吐,亦可用于鼻衄、郁证、失眠及倒经、妊娠恶阻等症,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顽固性经期头痛1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孟联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