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之思考

贾运滨;魏江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发展, 理论探讨
摘要:中西医结合概念不清、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以及现阶段中医临床思维的西化倾向是制约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明确中西医结合概念则有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就可以集中人财物进行攻关,更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而运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并遵循循证思想,则是中西医临床研究的宝贵成功经验.根据真理一元论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和西医理论终会融合,达到大统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产地天冬块根与茎藤内药用成分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块根、茎藤内药用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一高氯酸法分别测定氨基酸、多糖和皂苷总量.结果 天冬块根和茎藤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和茎藤内氨基酸、多糖、皂苷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块根和茎藤不同部位间氨基酸、多糖、皂苷总量也有极显著差异;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总灰分和折千率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浸提物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试样品中重庆酉县、贵州风冈和云南景谷产地的天冬块根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湖南石门、广西玉林和湖北长阳产地天冬块根皂苷含量高;块根氨基酸和皂苷含量极显著低于茎藤,但多糖极显著高于茎藤.

    作者:熊大胜;唐登浩;许云香;晏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五味子防治小鼠急性酒精中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五味子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小鼠平衡失调实验,观察五味子水提物对小鼠醉酒潜伏期、醉酒率、死亡率以及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可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降低死亡率并明显对抗酒精造成的小鼠平衡功能失调.结论 五味子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酒及保护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功效.

    作者:周园;王涛;周玖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苦苣菜水提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苦苣莱水提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四氧嘧啶(Alloxan,ALX)构建糖尿病模型,分为5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1次/d.分别在第7,14,21,28天测小鼠空腹血糖值和体质量.于第28天取血测血清胰岛素、TG、TC水平,取肝脏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苦苣菜水提物可明显降低ALX糖尿病小鼠血糖,增加体重,调节血脂.结论 苦苣莱水提物对ALX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胰岛素水平,调节血脂和杭氧化有关.

    作者:李记争;杨光;马琳;高进贤;姚瑶;蒋袁絮;余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葛根素溶出量及药效作用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葛根素溶出量,比较两种饮片药效学作用与剂量相关性,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答连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中葛根素含量;以小肠炭末推进和体外抑菌实验比较葛根芩连汤药效学作用剂量相关性.结果 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葛根素溶出量增加,足传统饮片的1.37倍.药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对肠推进的低起效浓度上,葛根芩连汤传统饮片剂量20.8 g/kg,而超微饮片为1.3 g/kg,是传统饮片剂量的1/16倍.在体外抑菌实验中,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和志贺痢疾3种细菌的低抑菌浓度上,超微饮片均为传统饮片的1/2倍.结论 超微饮片细胞破壁后,化学成分溶出量较传统饮片增加,并快速溶出;同时药效学起效剂量降低,提示超微粉饮片临床用量降低,从而节约了药材资源.

    作者:张隽;张祥伟;黄添友;黄坤;张国伟;佟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炒焦麦麸健脾有效部位初探

    目的 寻找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部位.方法 用离体回肠法观察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其中水提液效果突出,水提液中醋酸乙酯部位效果明显,该部位成分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亦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成分主要位于醋酸乙酯部位.

    作者:岳岭;华永庆;崔小兵;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UPLC/Q-TOF-MS/MS分析蛇床子提取物大鼠体内外化学成分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 PLC/Q-TOF MS/MS)对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的体内外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 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使用 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采用与标准品对比和质谱数据分析及检索文献的方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检测出蛇床子超临界提取物中9个化合物,其中5个成分经过鉴定确认均为香豆素类,大鼠口服蛇床子提取物的血浆中检测出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两个原形成分.结论 UPLC/Q-TOF MS技术快速有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适宜于鉴定中药复杂的体内外活性成分.

    作者:韩亮;冯毅凡;芮雯;梁汉明;石忠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葛根素注射液对心肌梗塞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VEGF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和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组良缘、麝香保心九组(阳性对照)、模型组(阴性对照),并设假手术组.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mRNA的表达及其灰度值.结果 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及葛根素注射液组大鼠心肌梗塞边缘区MVC和MVD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葛根素注射液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麝香保心丸组相似(P>0.05).模型组VEGFmRNA表达及其灰度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葛根素注射液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促进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F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淑娟;王振涛;韩丽华;张会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当药的研究进展

    当药为獐牙莱属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干燥全草.在龙胆科獐牙菜属众多的植物中虽不出众,但却具有悠久的历史记载和广泛的民间应用,且临床疗效确切.文章综述了药材的历史记载,当今的应用情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纯化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公开了笔者在当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所作的工作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情况.

    作者:周大成;朴惠善;秦文杰;叶祖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广西莪术中的19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测定

    目的 对广西莪术中的无机元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广西莪术中Li,B,Mg,Al,P,Ca,Ti,V,Cr,Mu,Fe,Co,Ni,Cu,Zn,Sr,Ba,Cd,Pb;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All定Ca,Mn.结果 这19种元素的含量顺序依次为P>Mg>Ca>Mn>Al>Fe>Zn>Ti>Cu>Ba>B>Pb>Sr>Ni>V>Cr>Cd >Co>Li.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率高,精密度好,可以满足广西莪术样品中无机元素测定要求.

    作者:陈少东;陈福北;陈剑平;王力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应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晶等方法对诺丽鲜果及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诺丽鲜果和诺丽发酵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 从诺丽鲜果中分离并鉴定出了β-谷甾醇、异东莨菪辛内脂、熊果酸、熊果酸甲酯共4个化合物.而从诺丽发酵汁中分离鉴定出了β-谷甾醇、双-[(2-乙基)乙基]邻苯二甲酸酯、东莨菪亭内脂共3个化合物.结论 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中共有的化学成分为β-谷苗醇.

    作者:龚敏;苏奎;杨先会;符文英;邓世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雄黄微生物炮制液中砷的形态成分

    目的 建立一种中药复杂体系中砷形态的分离分析方法,确定雄黄炮制液中砷的形态种类和含量.方法 以常规炮制雄黄为对照,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3种雄黄微生物炮制液中(iAsⅢ、iAsv、MMAv和DMAv)的含量,其优化条件为:BGE:PDC/10 mmol·L-1和CTAOH/1 mmol·L-1.分离条件:电压25 kV,温度25℃,pH 11.0,紫外检测波长设定在216mm.结果 雄黄炮制液中4种形态砷能实现完全分离,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iAsⅢ:1.03~513.0 mg·ml-1(r=0.999 8),iAsv:20~430.2 mg·ml-1(г=0.999 1),MMAv:1.08~310.3 mg·ml-1(г=0.999 2),DMAv:1.14~150 mg·ml-1(r=0.9993).日内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1%-0.82%,1.26%-3.12%.回收率范围为97.8%-103.2%.结论 该方法较为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分离测定雄黄炮制液中砷的形态成分分析和其炮制质量控制.

    作者:张景红;李红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氧化二砷抑制骨髓间质干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估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TO)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生长活性的影响.方法 96孔板培养CML患者第四代BMMSCs 24 h后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2.5,5μmol/L ATO,培养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浓度组细胞生长情况及细胞形态,采用3-(4,5-二甲基)-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MTT)法检测BMMSCs存活情况,并计算生长抑制率.结果 ATO明显抑制BMMSCs的生长,随ATO浓度升高BMMSCs细胞密度降低,高浓度组细胞变圆、脱落明显;2.5和5μmol/L组生长抑制率高于1.0μpmol/L组(P<0.05),5μmol/L组抑制率较2.5μmol/L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O显著抑制BMMSCs生长活性,起效浓度为1μmol/L,其抑制作用呈现浓度相关性.

    作者:余先球;陆益龙;陈红梅;张广莲;朱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五泉穴治疗运动性失语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五泉穴对Broca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五泉穴组(涌泉、上廉泉、左右旁廉泉、聚泉)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症的穴位(哑门、廉泉、通里)38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3.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针刺五泉穴治疗Broca失语疗效好,起效快,是治疗Broca失语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朱现民;岳敏;胡兴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

    目的 研究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的敏感性.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物溶液,以17.5,35,70 mg(艾叶)/ml分别处理HepG2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的生长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测试肝癌细胞的增殖潜力.结果 不同浓度的艾叶水提物处理肝癌细胞12 h均使细胞严重皱缩,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持续皱缩,甚至死亡,其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处理肝癌细胞12~48h,细胞OD值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计数72 h后各处理组10个以上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均为0,对照组为100%.结论 肝癌细胞对艾叶水提物极敏感,能导致细胞皱缩,阻止细胞增殖,终诱导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艾叶水提物的活性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美珍;操凤;肖安菊;鲁争;喻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Bax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aemia reperfusion,CIR)海马神经元Bax mRNA表达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参考Bannisters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然后利用川芎嗪治疗;利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海马神经元Bax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细胞减少,组间密度和灰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能够下调CIR海马神经元BaxmRNA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作用.

    作者:赵秋振;刘玉利;张辉;薄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丹参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水液代谢异常与水通道蛋白调节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肾脏水通道蛋白-2(AQP-2)、肺脏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水液代谢异常及丹参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刹余5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2、AQP1在各组大鼠肾脏及肺脏中的分布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肾免疫组化显示,AQP2主要在肾脏的集合管表达.在4组动物的肾脏AQP2蛋白[相对阳性面积:正常组(0.119±0.035),模型组(0.188±0.027),对照组(0.158±0.036),观察组(0.154±0.033)]的表达上观察组较模型组均下调.肺免疫组化显示:AQP1 主要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组AQP1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明显下降(P<0.05),这种减少全肺均能观察到,非局限于损伤严重部位;观察组AQP1已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未见AQP1有明显变化.结论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AQP2表达增多,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AQP1表达明显下降.AQP2在肾脏的增多及AQP1在肺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水液代谢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对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调节水液代谢作用的机制,也是其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

    作者:胡波;范红伟;鲍军强;王燕午;陈冰雪;王振国;李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国鼠尾草属植物传统药物学的调查

    目的 对唇形科鼠尾草属药用植物野生的种类,特别是时传统道地药材以及重要民族药资源的地理分布进行调查与整理,为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方法 查阅文献记载、野外资源调查和药用植物采集以及整理标本馆植物标本原始记录的方法.结果 中国地区分布的本属药用植物共有43种(不包括变种),主要集中分布在孤隔鼠尾草亚属宽球苏组、荔枝草亚属丹参组和鼠尾草亚属这几个植物类群中.结论 此次调查研究为中国鼠尾草属药用植物的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李旻辉;宋晓玲;王振旺;张娜;肖培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研究

    为了从伦理学角度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的关系.文章分析了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药物临床实验与伦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处理矛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药物临床试验与医学伦理学之间的矛盾是辨证的统一等观点,结论明确提出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的重要性,提出严格利益冲突的伦理审查、普及公众的安全性及生命伦理学意识、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合理补偿等对策.

    作者:李强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芳香新塔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传统药物芳香新塔花Ziziphora clirnopodioides Lam.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芳香新塔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合欢素①,芹莱素②,柯伊利素③,山茶酚④,金丝桃苷⑤,槲皮素⑥共6个黄酮类成分.结论 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杨伟俊;顾政一;满尔哈巴;赵军;石峰;何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补精复方防治化学性肝损伤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安全性实验

    目的 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讨江苏名医经验方补精复方组方的合理性.研究其防治化学性肝损伤的安全性.方法 探究化学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检测小鼠急毒LD50及大耐受量MTD.结果 补精复方的LD50无法测出,大耐受量MTD为240.3 g/kg.结论 补精复方源于中医基础理论,有较好临床疗效,使用是安全的.

    作者:叶丽红;赵冬耕;俞晶华;皮文霞;张旭;章永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