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亮;冯毅凡;芮雯;梁汉明;石忠峰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丹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尾壳核和皮质区bFGF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以成年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的均值加两倍标准差和加一倍标准差为参照标准,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记忆正常组、记忆减退组、牛珀小剂量组及牛珀大剂量组.牛珀至宝丹0.05,0.1 g/(kg·d)连续给药 15 d 后,Mom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免疫组化检测尾壳核及皮质区bFGF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第4~5天,牛珀大剂量组大鼠平均潜伏期明显缩短,与记忆减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牛珀大剂量组大鼠第Ⅱ象限停留时间、第一次平台穿越时间、穿越平台次数与记忆减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牛珀大剂量组大鼠脑尾壳核和皮质区bFGF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与记忆减退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牛珀至宝丹对老年记忆减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牛珀至宝丹增加脑尾壳核及皮质区bF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有关.
作者:谢斌;邹国明;兰杨;汪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酸枣仁合欢方中酸枣仁、白芍的定性鉴别方法以及总黄酮部位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制定复方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中酸枣仁、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复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中观察到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中总黄酮含量,测得芦丁对照品溶液浓度在8.5~2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方程为:Y=0.022 5 X+0.022 9.平均回收率为101.4%,RSD=0.94%.结论 薄层色谱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酸枣仁合欢方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陆;刘婧姝;胡占高;乔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以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动态观测采收期内贵州兴义地区黄褐毛忍冬品质.方法 采用HPLC法,Agilient C18柱(250 mm ×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以乙腈-0.4%磷酸(13:87)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327 nm.结果 对一个月采收的13个样品进行了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论 黄褐毛忍冬中绿原酸的含量平均值为2.32%,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中金银花的规定值.
作者:杨培;张永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当药为獐牙莱属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干燥全草.在龙胆科獐牙菜属众多的植物中虽不出众,但却具有悠久的历史记载和广泛的民间应用,且临床疗效确切.文章综述了药材的历史记载,当今的应用情况,以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纯化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公开了笔者在当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所作的工作及知识产权的相关情况.
作者:周大成;朴惠善;秦文杰;叶祖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MTT比色法观察秦皮甲素对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DNA Ladder实验初步探讨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秦皮甲素的纯度为95%.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的增殖,IC50为0.1 mmol/L,呈现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S期,G2/M期细胞的比例减少.凋亡率随秦皮甲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凝胶电泳表现为明显的梯形电泳图谱(DNA ladder)现象.结论 秦皮甲素可抑制人肺癌细胞H125体外增殖,阻滞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方法 采用加水滴定法,以乳化剂OP-无水乙醇、吐温80-无水乙醇、吐温80-丙二醇为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分别绘制伪三元相图,比较纳米乳区面积,利用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观测所得纳米乳的平均粒径和形态.结果 乳化剂OP-无水乙醇系统的伪三元相图中有凝胶纳米乳区,且纳米乳区域所占比例较大.3种乳化剂-助乳化剂系统在同组分比例时制得的冬青油纳米乳,其粒径均较小、呈类球形.结论 初步认为以乳化剂OP-无水乙醇为乳化剂系统制备冬青油纳米乳较佳.
作者:王文苹;李治芳;杨建宏;张立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块根、茎藤内药用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和香草醛一高氯酸法分别测定氨基酸、多糖和皂苷总量.结果 天冬块根和茎藤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和茎藤内氨基酸、多糖、皂苷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块根和茎藤不同部位间氨基酸、多糖、皂苷总量也有极显著差异;不同产地间天冬块根总灰分和折千率虽然没有显著差异,但浸提物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供试样品中重庆酉县、贵州风冈和云南景谷产地的天冬块根氨基酸和多糖含量高,湖南石门、广西玉林和湖北长阳产地天冬块根皂苷含量高;块根氨基酸和皂苷含量极显著低于茎藤,但多糖极显著高于茎藤.
作者:熊大胜;唐登浩;许云香;晏校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符合岗梅根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两个指标,分别以各岗梅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该标准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结果 该方法可以准确的区别不同产地的岗梅根.结论 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两个或多个岗梅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作者:黄锦茶;陈丰连;徐鸿华;曾元儿;曹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研究贵州产菝葜属(Smilax L.)及肖菝葜属(Heterosmilax K.)常见8个品种的药材性状特征.方法 用TLC鉴别该类品种的指标性成分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薯蓣皂苷元.结果 在药材性状特征上建立了检索表,为该类品种的性状特征提供了专属性的鉴别依据.薄层鉴别中菝葜属及肖菝葜属常见8个品种均含有落新妇苷及白藜芦醇,但仅3个品种含薯蓣皂苷元,即短梗菝葜、黑叶菝葜及小叶菝葜,而药典品种菝葜及土茯苓则未检测出薯蓣皂苷元.结论 该研究方法重复性及专属性较好,简单易行,可为该类品种的新资源开发利用及品种间鉴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韦欣;任广聪;孙庆文;董立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概念不清、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以及现阶段中医临床思维的西化倾向是制约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明确中西医结合概念则有了发展方向和目标,就可以集中人财物进行攻关,更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而运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并遵循循证思想,则是中西医临床研究的宝贵成功经验.根据真理一元论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和西医理论终会融合,达到大统一.
作者:贾运滨;魏江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了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方法.方法 优条件:5 mmol/L(pH9.5)的硼砂缓冲液,分离电压21 kV,15 kV电动进样8 s.结果 吴茱萸次碱5 min内被分离出来.以90 pan的铂丝为工作电极,在1.05V(vs.Ag/AgCl)的检测电位下,吴茱萸次碱有良好响应,在1.74×10-8~3.48×10-6mol/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4%~106%,检测限为3.48×10-9moVL.结论 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吴茱萸中吴茱萸次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陈盛余;邓光辉;张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丹酚酸A(SalA)与丹酚酸B(SalB)对治疗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量效关系,探讨在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方面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 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再通制作大鼠MIRI模型,将SalA以6个剂量(2,4,8,10,12,16 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SalA对MIRI大鼠心肌梗塞范围的影响,计算心肌梗塞抑制率并得出量效曲线;将SalB以6个剂量(2,4,8,16,32,64mg/kg)尾静脉注射给药,计算SalB对MIRI大鼠心肌梗塞抑制率的影响并得出量效关系.结果 SalA各剂量组均能够显著降低MIRI大鼠心肌梗塞范围(P<0.01);2~10 mg/kg SaIA对大鼠心肌梗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4.5 mg/kg(95%的可信限为3.0~6.4 mg/kg);除2 mg/kg剂量组外,4~64 m留kg SalB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MIRI大鼠心肌梗塞范围(P<0.01),ED50为28.3 mg/kg(95%的可信限为14.2~137.1 mg/kg).结论 SalA对MIRI大鼠心肌梗塞抑制率的ED50明显低于SalB,SalA可能是防治MIRI更为优效的药物.
作者:林治荣;陈程;田登科;顾群;渠守峰;阮爱华;孙德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统计分析2005-01-2009-06间国内期刊中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专业文献,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词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4101篇,其中论文数量较2005年以前增长明显,研究热点内容及趋势较前有所变化.结论 我国SLE的研究力量仍以风湿病学、皮肤病学、肾脏病学三大学科为主;狼疮性肾炎及自身抗体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但亦有不少新的研究主题涌现.
作者:吴元胜;袁娟娜;原榕珍;夏婕;方雅莹;梁德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寻找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部位.方法 用离体回肠法观察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收缩作用的影响.结果 炒焦麦麸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其中水提液效果突出,水提液中醋酸乙酯部位效果明显,该部位成分对家兔离体小肠的作用亦存在剂量依赖性.结论 炒焦麦麸健脾的有效成分主要位于醋酸乙酯部位.
作者:岳岭;华永庆;崔小兵;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人工麝香对HUVEC的凋亡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H2O2构建凋亡模型,运用MTT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改变,激光共聚焦测定钙离子浓度.结果 人工麝香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减少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的活力.结论 人工麝香对HUVEC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洪艳丽;蒋凤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新疆假龙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动物模型,观察新疆假龙胆对AA大鼠足肿胀、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及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 新疆假龙胆能有效抑制关节肿胀及减轻炎症的发展,降低AA大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结论 新疆假龙胆具有良好的抗RA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王红英;李文红;周晓涛;丁剑冰;王亚男;侯敏;苏琦;李大伟;马飞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降逆颖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食管黏膜增生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10只.用幽门半结扎加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法建立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造模1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共28 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食管下段及胃PH值检测,取食管下段组织,分别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黏膜增生和采用QRT-PCR技术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食管下段和胃的PH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和胃PH值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食管下段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疏肝和胃降逆颗粒组和奥美拉唑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胃和食管PH值、黏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祁永福;赵健雄;王学习;徐中;许馨文;王海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紫金砂杭菌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语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紫金砂抗菌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即升麻素(cimifugin,1)、去甲升麻素(norcimifugin,2)、前胡苷V(decuroside V,3)、异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4)、pabularinone (5)、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6)、蔗糖(sucrose,7).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但飞君;褚立军;田瑛;董俊兴;蔡正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可达47%~91%,甚或更高,亦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原因之一.DPN发病机理复杂,起病隐匿,病情缠绵,病程漫长,且因其发病机理复杂而至今尚未阐明,故目前临床尚无特异、有效之治疗方法.DPN是以代谢异常和微循环障碍导致周围感觉及运动等神经受累为主要病理基础,以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
作者:姚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相关性胃病的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六君子汤大、中、小剂量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小鼠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及各剂量六君子汤灌胃治疗,末次灌胃2周后,处死小鼠,计算每只小鼠每克胃组织中所含菌落数.结果 六君子汤大、中剂量治疗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接近甚至超过正常对照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六君子汤大剂量治疗组双歧杆菌数量较小剂量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君子汤大剂量治疗组肠球菌数量较模型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H Pylori定植密度为10(2)~10(3) CFU/g,各治疗组H Pylori 定植密度为10(1)~10(2) CFU/g,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六君子汤可以通过扶植胃内正常菌群、改善胃内微生态环境,来有效的阻止H.Pylori在胃内定居或增殖,且六君子汤对正常菌群的扶植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王平;田维毅;何光志;王文佳;韩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