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灵丹油清咽喷雾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和芳;余启荣;高柏丽;何渭清;李家平;胡玉霞

关键词:灵丹油清咽喷雾剂, 灵丹草油, 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灵丹油清咽喷雾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微乳剂处方组成要求,对处方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配比进行优选;另外进行了抗氧剂、防腐剂及矫味矫臭荆筛选.结果 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吐温80和乙醇作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与灵丹草油比例为9:1时,可制得外观稳定的灵丹草油微乳.结论 按研究确定的工艺参数,所制得的灵丹油清咽喷雾荆澄清透明,性质稳定.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桑叶总黄酮对大鼠血脂早期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桑叶总黄酮(FML)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早期预防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给予桑叶总黄酮预防性给药,检测每组大鼠体重、血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桑叶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显著降低,并能显著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 桑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调血脂、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江正菊;单琳琳;胡霞敏;徐诗强;于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其凋亡的研究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人类红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实验检测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光镜、电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作用.结果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药物浓度在0.32μg/ml作用于48 h后,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1 000μg/ml;光镜、电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膜皱缩,染色质明显浓缩,核聚集成团块,形成凋亡小体,有的边聚于核膜下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梯形凋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梯形条带.结论 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朱大诚;赵志冬;高永涛;周军;欧阳永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彝药桃树寄生对产后发热的作用

    产后发热是妇女产褥期常发病症.文章结合中医理论简述彝族传统药物桃树寄生对产后发热的作用机理.

    作者:栾静竹;邓长芹;李林森;朴香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沙棘汁中总黄酮提取及纯化研究

    目的 建立沙棘汁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 溶剂提取法提取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黄酮的含量.结果 在50℃的条件下用V(醋酸乙酯):V(95%乙醇)=3:7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料液比为1:10(W/V),并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达1.611%,纯度为20.18%.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及纯化沙棘汁中的总黄酮.

    作者:杨云裳;张应鹏;李春雷;许建国;南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叶胡颓子根和茎抗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大叶胡颓子根和茎的抗菌作用,为大叶胡颓子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用乙醇分别对大叶胡颓子根、茎进行提取,通过纸片法和平板法,测定其醇提物对4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氏杆菌)和革兰氏阳性代表菌(枯草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大叶颓子根、茎对5种供试菌皆有较强的体外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MIC)均较低.结论 大叶胡颓子根和茎中存在有效抗菌成分,有望成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新药材.

    作者:刘建萍;由宝昌;张晓晖;姜宁;张雨辰;赵智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巴戟天雌激素样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巴戟天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60 只雌性ICR小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尼尔雌醇对照组(0.5 mg/kg)和巴戟天低剂量组(2.5 g/d)、巴戟天中剂量组(5 g/d)和巴戟天高剂量组(10 g/d).术后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小鼠子宫质量、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巴戟天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小鼠子宫重量及血清雌二醇含量(P<0.05),减轻子宫萎缩程度.结论 巴戟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王寅;张巧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连及其炮制品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黄连及其炮制品项下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以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为对照品,对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进行了薄层鉴另4条件的研究;以吴茱萸内酯为对照品,对萸黄连进行了薄层鉴别条件的研究.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I部黄连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

    作者:李铁钢;李钰婷;武小赘;王欣;钟国跃;范昕建;翟显友;张艺;罗维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宁血饮干预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宁血饮对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宁血饮干预治疗组23例和单纯激素组17例.宁血饮干预治疗组采用宁血饮和强的松联合治疗,单纯激素组采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患儿皮下紫癜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如)和远期疗效等情况.结果 宁血饮干预治疗组在改善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PAIgG的水平、治疗的总有效率、远期疗效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激素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宁血饮联合激素治疗小儿难治性ITP疗效好,远期疗效优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艳梅;熊德上;徐酉华;于洁;戴碧涛;蔡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藏药70味珍珠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藏药70味珍珠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动物模型,MCAO/R大鼠分为3组:藏药组、西药组及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做对照.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海马CAl区神经细胞凋亡数、Bcl-2、Bax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藏药组及西药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数、Bax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 藏药70味珍珠丸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海马神经元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凋亡基因Bax水平,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水平,提高Bcl-2/Bax比值有关.

    作者:吴穹;刘永年;郭新庆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制法四逆汤中甘草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 对四逆汤传统汤荆、经方颗粒剂及单味配方颗粒剂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3种不同剂型中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甘草酸(每处方)在传统汤剂中的含量为92.92 mg,经方颗粒荆中的含量为66.95mg,单味配方颗粒中的含量为199.43mg.结论 3种剂型中指标性成分甘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可为四逆汤剂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秦利芬;杨玉琴;梁光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为复方中药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麻黄汤中麻黄、桂枝;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HPLC测定麻黄碱含量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薄层色谱结果可见在对照品相应位置上两种饮片均出现相同斑点;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重量,超微饮片分别是传统饮片的1.5,1.25倍;超微饮片中盐酸麻黄碱溶出量是传统饮片的1.77倍.结论 中药饮片经超微粉碎后,药材的性质没有改变,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溶出量增加,效应成分麻黄碱溶出量显著大于传统饮片.

    作者:杨碧珍;张祥伟;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4种单糖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 以合成出经熔点、IR、1HNMR确证的4种单糖苯丙素苷类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效果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活性的研究.方法 利用单糖苯丙素苷与DPPH单电子配对使其颜色逐渐消失,褪色程度与其接受的电子呈定量关系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及通过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圈大小来测定其抑菌活性强弱.结果 表明这4种单糖苯丙素苷类化合物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和抑菌活性.结论 4种单糖苯丙素苷类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和抑菌活性,为苯丙素苷活性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

    作者:何良波;孙凤娟;姜丽娜;周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栀子的提取工艺

    目的 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和溶剂量为自变量,以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60 min,乙醇用量10倍,提取2次,提取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为2.65%,二项式拟合复相关系数r=0.982 9.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栀子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施俊辉;杨军宣;赵成城;杨明;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活血散结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HPLC-ELSD法测定活血散结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shim-pack C18-ODS(150 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温度为40℃,载气流量为4.06 L·min-1.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的线性范围是1.006~10.06μg,R:0.999 3,n=6;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7.29%,RSD为1.37%(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作者:李毅;王颖;张廷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原发性肝癌从解毒祛瘀论治

    从解毒祛瘀立论,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结合现代医学研究,阐明气滞血瘀,毒邪内生是贯穿于本病的主线,从解毒祛瘀论治本病有其客观依据,提出解毒祛瘀为其基本治法.

    作者:李蔓;李小江;贾英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雪莲巴布剂体外透皮特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雪莲巴布剂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扩散收集不同时间点的透皮接收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紫丁香苷、绿原酸及芦丁的浓度,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 以相关系数(r)为评价标准,进行3个指标拟合精度的综合比较,Higuchi方程拟合精度高.结论 雪莲巴布剂体外透皮特性符合Higuchi方程.

    作者:段红;翟科峰;邢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可引起包括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细胞、分子及其调节过程的变化,许多细胞因子及酶都参与了炎症反应.该文主要综述炎症反应相关细胞因子及酶等对脑组织损伤的影响.

    作者:曾靖;黎晓;黄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灵丹油清咽喷雾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灵丹油清咽喷雾剂的制备工艺.方法 根据微乳剂处方组成要求,对处方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配比进行优选;另外进行了抗氧剂、防腐剂及矫味矫臭荆筛选.结果 聚乙二醇-12-羟基硬脂酸酯、吐温80和乙醇作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与灵丹草油比例为9:1时,可制得外观稳定的灵丹草油微乳.结论 按研究确定的工艺参数,所制得的灵丹油清咽喷雾荆澄清透明,性质稳定.

    作者:和芳;余启荣;高柏丽;何渭清;李家平;胡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的佳工艺.方法 以多糖含量和脱色卒为指标,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脱色佳工艺为:在60℃的条件下,调节pH 9.0,加入双氧水量30%,反应4h.结论 该脱色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应用.

    作者:卢国勇;孟江;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刺玫果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筛选刺玫果总黄酮的佳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刺玫果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刺玫果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佳纯化工艺为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药材与树脂比为2:1.其总黄酮含量可达50%以上.结论 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作者:程东岩;王隶书;范艳君;刘永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