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棘汁中总黄酮提取及纯化研究

杨云裳;张应鹏;李春雷;许建国;南文杰

关键词:提取, 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沙棘汁, 总黄酮
摘要:目的 建立沙棘汁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 溶剂提取法提取黄酮,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黄酮的含量.结果 在50℃的条件下用V(醋酸乙酯):V(95%乙醇)=3:7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料液比为1:10(W/V),并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达1.611%,纯度为20.18%.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及纯化沙棘汁中的总黄酮.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咯血的中医护理体会

    痨虫侵蚀肺脏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可出现于肺结核的各种类型,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或同时兼见.

    作者:狄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数学方法在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

    介绍了目前中药研究方面采用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数学.

    作者:吕佳萍;孙向荣;周介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巴戟天雌激素样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巴戟天的雌激素样作用.方法 60 只雌性ICR小鼠进行腹腔假手术或切除双侧卵巢,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尼尔雌醇对照组(0.5 mg/kg)和巴戟天低剂量组(2.5 g/d)、巴戟天中剂量组(5 g/d)和巴戟天高剂量组(10 g/d).术后连续给药4周,观察各组小鼠子宫质量、体内雌激素水平及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巴戟天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增加去卵巢小鼠子宫重量及血清雌二醇含量(P<0.05),减轻子宫萎缩程度.结论 巴戟天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作者:王寅;张巧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益气养血法重用石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现察益气养血法重用石膏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的疗效.方法 对住院剖宫产术后发热的患者,常规治疗3 d后仍然发热不退者,应用中药汤荆治疗.结果 退热快,1~2 d退热,结论益气养血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热疗效好.对产妇及哺乳的婴儿无副作用,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毅;梁怡虹;林强;杨少华;贾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桔梗皂苷D提取的响应面法优化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桔梗皂苷D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桔梗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器(HPLC-ELSD)测定梗皂苷D.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响应面实验因素与中心水平.根据Box-Beh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以桔梗皂苷D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 桔梗皂苷D水提的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7、提取温度96.2℃、提取时间66.3 min.结论 在佳工艺条件下,桔梗皂苷D的实际提取率为0.330 5%.高于其他条件下的提取率;该工艺条件可为桔梗皂苷D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杨修仕;董川;任贵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龙须菜活性成分的研究开发进展

    文章综述了药食两用海洋藻类龙须菜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包括龙须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应用等方面,为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陆崇玉;邓赟;宋欣;邱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杜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筛选

    目的 从药用植物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筛选.方法 经显微形态观察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菌饼法和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 从杜仲植物中分离获得62株内生真菌,有47个菌株至少对1 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40株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青霉属(Penicinium)的抗菌活性高且抗菌谱广.结论 杜仲植物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有抗菌活性的菌株.

    作者:马养民;田从丽;张弘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龙衣有效成分的初步提取分离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分离筛选青龙衣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有效部位.方法 采用萃取法对青龙衣有效成分进行初步提取分离,运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成分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 乙醇总提取物和醋酸乙酯萃取层部位对白血病细胞K562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青龙衣醇提物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活性部位是醋酸乙酯萃取层.

    作者:李福荣;王庆国;韩纪举;邢鹂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麻黄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盐酸麻黄碱溶出量,为复方中药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麻黄汤中麻黄、桂枝;水溶性、醇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HPLC测定麻黄碱含量等化学分析方法,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薄层色谱结果可见在对照品相应位置上两种饮片均出现相同斑点;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重量,超微饮片分别是传统饮片的1.5,1.25倍;超微饮片中盐酸麻黄碱溶出量是传统饮片的1.77倍.结论 中药饮片经超微粉碎后,药材的性质没有改变,水溶性及醇溶性成分溶出量增加,效应成分麻黄碱溶出量显著大于传统饮片.

    作者:杨碧珍;张祥伟;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 整理出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4组18种3变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铁线莲属药用植物打下了基础.

    作者:宋龙;张雯;张红梅;周秀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石榴皮化学组分体外活性筛选及抗肿瘤机理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石榴皮中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异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苷、山萘酚、熊果酸的8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筛选,并进行活性组分抑制肿瘤机理的初步研究.方法 用DPPH法测定石榴皮中8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MTT法分别测定8种化合物对Hela细胞、胃癌BGC-823、结肠癌SW-480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组分对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影响.结果 石榴皮中的8种化合物,除柚皮苷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依次为没食子酸>鞣花酸>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山萘酚>熊果酸;没食子酸、鞣花酸和熊果酸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胃癌BGC-823、结肠癌SW-480细胞株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发现没食子酸对BGC-823细胞阻滞在S期,木犀草素可使BGC-823细胞阻滞在G2/M期.熊果酸阻滞BGC-823细胞在G1/G0和G2/M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木犀草素和熊果酸均可诱导BGL-823细胞凋亡.结论 石榴皮中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是鞣质和萜类,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作者:陆雪莹;李艳红;阿吉艾克拜尔·尔萨;李晓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的关系探讨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舌上皮Al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卓冬婷;吕军影;黄李平;黄耀全;朱莲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组分-A3对对氧磷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组分-A3(APS-A3)对对氧磷(PARA)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EVAPVR)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以PARA为损伤药物,以APS-A3为保护药,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R)、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ECMP)及细胞培养液生化指标.结果 APS-A3剂量依赖性(0.1,1,10 mg/ml)地显著减轻了PARA(3.63μmol/L)对血管EDRR的抑制作用,降低了ECMP的增加,保护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阻滞了丙二醛(MDA)浓度的升高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的降低(均P<0.05).结论 APS-A3对PARA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PS-A3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尹雅玲;李鹏;卢光洲;梁金英;赵繁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影响研究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中游离氨基酸、草酸铵的含量影响,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剂,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不同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炮制品进行鉴剐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结果 各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谷氧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为高.僵蚕各炮制品的薄层色谱未见明显差异,但僵蚕经过炮制后体内游离氨基酸和草酸铵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约为生品总量的50%~65%,其中麸炒品低,仅为生品总量的48.8%.就草酸铵而言,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约为生品总量的60%~82%,其中糖麸炒僵蚕的含量低,姜炙僵蚕、姜麸炒僵蚕其次,而麸炒僵蚕中草酸铵含量下降的少.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各指标性成分含量都有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尽相同.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各异,各有所长,应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作者:赵清;徐月清;冯天铸;崔桂华;房慧勇;贾彩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四君子汤及党参对小鼠神经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四君子汤及党参对神经细胞的作用,获得差异性蛋白质,全面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细胞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方法 培养小鼠神经元7 d,随机分为3个组,即四君子汤刺激组、党参刺激组和空白对照组,药物作用20 min,裂解细胞,提取全细胞蛋白.双向电泳(2-DE)分离,ImageMaster-2D Platinum软件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蛋白质.结果 在小鼠神经元双向电泳图谱上四君子汤组共检出蛋白质斑点410个,党参组共检出蛋白质斑点371个;鉴定了四君子汤组与党参组显著差异蛋白质3种,分别是锌指蛋白148、角蛋白细丝偶联蛋白、神经丝M蛋白,它们均属于磷酸化蛋白质.结论 ①四君子汤作用于小鼠神经元的表达蛋白质组与党参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斑点数目和灰度值的改变.②四君子汤及党参对小鼠神经元的药理作用很有可能是通过相应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系统来发挥的.

    作者:严冬梅;李敏军;刘秋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满药赤雹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满药赤雹果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以挥发油收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粒径(A)、浸泡时间(B)、加水量(C)、提取时间(D)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径10目,浸泡时间4h,加水量12倍,蒸馏时间7 h.结论 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

    作者:张兴;佟继铭;张夏薇;张菁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鱼腥草多糖双氧水脱色的佳工艺.方法 以多糖含量和脱色卒为指标,在单因素筛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脱色佳工艺为:在60℃的条件下,调节pH 9.0,加入双氧水量30%,反应4h.结论 该脱色工艺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应用.

    作者:卢国勇;孟江;廖华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南山茶种子、果皮、花抗IgE介导Ⅰ型过敏的研究

    目的 以致敏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三烯(LT)和组胺(His),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肺组织炎症面积为活性指标,跟踪研究西南山茶种子、果皮、花抗IgE介导Ⅰ型过敏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方法 西南山茶花用乙醇提取,提取物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花用50%丙酮提取,种子和果皮分别用乙醇提取.用卵白蛋白(OVA)和氢氧化铝AI(OH)3的混合液致敏和诱发,制成Ⅰ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Menglusitena)组,各样品的高、低剂量组.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lgE、LT和His含量;采用细胞计数法,测定大鼠全血和BALF中EOS数量;通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组织炎症面积.结果 得到花的95%乙醇提取物(1),花的50%丙酮提取物(2),花的醇提物水层(3),化学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山萘酚(4)含量较高,种子的醇提物(5),果皮醇提物(6).1,2,3,5,6号均可降低血清IgE、LT和His含量,强弱顺序5、6、1>2、3>4;1、2、5可明显减少全血及BALF中EOS数量,强弱顺序为11,2,5>3,6>4;1,3,5,6均可减少肺组织炎症面积,强弱顺序5>6>1>3.结论 1,2,3,5,6号灌胃给药对大鼠过敏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综合各项指标,活性强弱顺序为5、6、1>2、3>4.

    作者:王永奇;侯蕾;史丽颖;师海波;苗艳波;唐玲;冯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旴江医家黄宫绣学术形成及其思想价值.方法 从黄宫绣的学术形成、思想价值两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黄宫绣所著<脉理求真>结合临床实际,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是研究中医脉诊的重要的参考书;<本草求真>开创了近现代临床中药学以功效归类载录药物的编写形式,与中医药高校<中药学>教材的编写体例,虽有精粗之别,却无本质差异,奠定了现代临床中药学以功效分类的基础并开创编写体例,功不可没.结论 今天进一步整理和研究黄宫绣的脉理学说,对于发展旴江医学及充实租国医学宝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所述药理,尤多精义,切合实际.不尚空谈,是一部医药学紧密结合、内容精简扼要、临床实用价值较高的本草专著,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作者:邹来勇;陈建章;喻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内皮素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影响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内皮素(ET)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模型组给予高尿酸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治疗组给予高尿酸饮食的同时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低、中、高3个治疗剂量);14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ET和PAI-1的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中尿酸含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观察各项指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大鼠血浆ET,PAI-1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J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给予当归补血汤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同时血浆ET、PAI-1含量降低,其中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以通过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浆ET及PAI-1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作者:李亚芹;邢哲;马焕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