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黄筑艳;宴雨寒;张磊
目的 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波长267n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 ml/min.结果 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在0.075~6.25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2.3%.结论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操作简便,专属性好.
作者:谢光波;吴超;范强;周先礼;格桑索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慢性淤胆型肝炎的患者90例,随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以肝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或中度异常,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BI-LI、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而ALP、GGT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张建军;张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载长春新碱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PEG)微泡的体外释药性质.方法 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干法制备微泡,测定微泡的包封率、粒径和Zeta电位,考察不同分子量PLGA,PLGA-PEG加入比例,以及施加超声对微泡的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 所制备微泡平均粒径约为1.27μm,包封率为(37.63±0.61)%,Zeta电位为-24.88 mV,低分子量PLGA微泡释药速率较快,添加PLGA-PEG的微泡释药速率增加,体外施加超声可加速药物释放.结论 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微泡体外释放的影响,为载药微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凌旭;张良珂;袁佩;李攀;冉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淤药含药血清对白血病K562/A02细胞Mdrl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解毒化淤药含药血清处理后K562/A02细胞Mdrl基因的表达,并与干扰素作对照.结果 解毒化淤药含药血清能够降低K562/A02细胞Mdrl基因的表达.结论 解毒化淤药含药血清通过降低K562/A02细胞Mdrl耐药基因的表达,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
作者:李玉莹;马武开;严鲁萍;姚宇红;黄礼明;姚血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制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冰浴超声提取,SPE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净化除杂质,GC-NPD法检测药材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结果 建议将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规定为:甲胺磷:不得检出、敌敌畏:0.2μg/g;乙酰甲胺磷:0.5μg/g;乐果:0.2μg/g;马拉硫磷:0.5μg/g;杀扑磷:2.0μg/g;对硫磷:不得检出;二嗪农:0.2μg/g;乙硫磷:0.5μg/g;甲基对硫磷:不得检出;久效磷:不得检出;氧化乐果:0.05μg/g.结论 该研究为生产绿色中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余春梅;武小赟;李铁钢;喻强;阳勇;罗维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情志病证古医案的病机规律.方法 以1527例情志病证古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医案原文中病种分布、病因、症状、病位、辨证及讧候分布等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并结合历代对情志病证病机理论认识,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病因以情志诱发为多,单一情志因素则以怒多;症状中常见20种,其中8种为躯体症状;病位在脏以心、肝、脾为多,在腑则多为胃和胆,奇恒之府则以脑多见;证候类型出现频次多是肝郁脾虚证(53次),其余依次为:肝火犯胃证、肝火炽盛证、惊恐伤神证、肝脾气血两虚证、肝脾气滞讧、痰气互结证、忧伤神气证、肝旺脾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结论 情志致病以气机不畅为中介,导致脏腑损伤,其中以肝、心、脾三脏损害为多,病变初期多见实证,而后渐延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病机规律.
作者:张丽萍;武丽;张曼;臧知明;夏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大鼠血脂水平,同时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喂饲大鼠12周,抽样检测血脂,确定高脂血症模型成功后分组;高、低剂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0.25,0.5 g/kg·d)]组和阳性药组[血脂康胶囊0.125 g/(kg·d)]每天2次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TC、HDL-C、LDL-C和APO-A的含量显著增高;肝脏组织发生了中重度的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YDCM高剂量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TC、LDL-C含量,YDCM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尤其是YDCM高剂量组肝脏组织形态学与正常肝脏比较接近.结论 YDCM高剂量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产生一定的调血脂作用,更为显著的是YDCM能有效改善高血脂性肝脏脂肪样变,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血脂性脂肪肝病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丽华;张俊青;夏文;李星;聂晶;王钰莹;吴芹;余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辣蓼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为指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辣蓼草采用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5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的提取条件效率较优;根、茎、叶、果实、全草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58%,0.76%,1.80%,3.28%和1.34%.结论 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强,可用于提取辣蓼草中的总黄酮.
作者:汤建;陈妹好;刘瑞江;徐秀泉;于小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穿心莲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穿心莲提取物的质量.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同时检测出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045 8~0.687 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为1.67%(n=6);脱水穿心莲内酯线性范围为0.292 4~2.924μg(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为1.68%(n=6).结论 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穿心莲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作者:蒋珍藕;邱宏聪;黄明桂;邓聿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宁夏紫花苜蓿种子中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醚作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花苜蓿种子中提取了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结论从宁夏紫花苜蓿种子提取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了3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大的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monol[2-ethylhexyl]ester(12%).
作者:汪岭;雍建平;李久明;姬晓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术前访视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8-01~2010-06该院住院的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防视中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 68例肺癌患者中,吸烟的23例患者全部术前戒烟,97.0%的患者认为术前访视可减轻心理负担,76.5%的患者可掌握相关健康知识,94.1%的患者认为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良好.结论 肺癌患者术前访视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德惠;胡定伟;崔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度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温度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包合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温度条件的包合率、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简单可行.
作者:刘晓燕;张红;程林;许向群;衷友泉;洪年;杨婕;韩修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中Ri质粒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分析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生产、转基因研究、种质保存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影响毛状根形成的因素;后预测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爽;潘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木香及其麸煨品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香及其麸煨品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并进行鉴定.结果 木香生品中的挥发油含量及油中主要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均高于麸煨品.生品挥发油共分离出76个峰,鉴定了其中34个化合物;麸煨品挥发油共分离出63个峰,鉴定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木香煨制前后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张旭;姜潆津子;侯影;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芪止血胶囊(SQHC)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SQHC大允许浓度混悬液,50 mL/kg体积给小鼠灌胃,观察急性毒性反应,连续14 d.Wistat大鼠,以SQHC 5.0,2.5和1.25g/kg连续灌胃给药28 d,分别于给药28 d和停药后第14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SQHC单次给药的大耐受量>25 g/kg(相当临床用量的416.7倍);长期用药第2~4周,5.0g/kg和2.5 g/kg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用药28 d结束时SQHC各剂量组Hb含量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QHC各剂量组子宫和卵巢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血液学、肝功能、肾功能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明显意义(P>0.05);主要脏器组织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无动物死亡.停药第14天后,各组动物的血液学指标、肝功能、肾功能、脏器系数等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大鼠口服给参芪止血胶囊Hb含量、子宫和卵巢系数高于对照组,机制有待探讨.其它各项检测指标均无异常改变.无延迟毒性反应.
作者:宋素英;刘玉玲;王迎寒;陈光辉;张树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奶制瑞香狼毒中总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检测波长为620 nm.结果 样品中多糖在10~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为0.73%(n=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奶制瑞香狼毒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韩江伟;杨夏;孙丽君;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19种藏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的筛选.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法(cytopathogenic effect,CPE)观察药物对Hep-2细胞的大无毒浓度(TC0)和药物抑制RSV的致病变作用.结果 从19种藏药中筛选出柳兰叶凤毛菊Saussurea epilobioides Maxim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RSV活性,其TC0大于500μg/ml,且在预防给药,直接灭活,给药治疗3种加药方式下均具有抗RSV活性,其中预防给药对RSV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通过对19种藏药提取物的筛选,发现柳兰叶凤毛菊提取物具有抗RSV的活性.
作者:陈振平;王巧利;曾凡力;李深;鞠怀强;任哲;钱垂文;吉守祥;周建青;王一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医辨证属气滞血淤型胆囊疾病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麻醉,观察组同时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同时使用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气腹前5 min,气腹后5,10,15min时SBP,DBP,MAP,HR;观察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两组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医辨证属气滞血淤型胆囊疾病过程中,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邓明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豆科植物蝙蝠草和铺地蝙蝠草进行显微鉴别比较研究,为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两种药用植物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的方法对药材性状进行鉴定;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根、茎、叶进行切片;采用常规的显微技术观察组织构造和显微特征;采用生物显微摄影技术真实还原细胞的显微结构特征,并附组织结构及粉末彩图.结果 蝙蝠草和铺地蝙蝠草根横切面的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均密布大量纤维;蝙蝠草和铺地蝙蝠草茎横切面韧皮部外侧均具有纤维束,木质部细胞壁均较厚;蝙蝠草和铺地蝙蝠草叶横切面的中脉维管束均呈半月形,韧皮部外侧均具有厚壁细胞,下表皮细胞均具有乳突状小突起;蝙蝠草与铺地蝙蝠草的粉末均具有晶鞘纤维和草酸钙方晶和针晶,均具有具缘纹孔导管和螺纹导管.结论 以上显微特征可作为蝙蝠草和铺地蝙蝠草的主要鉴别依据.
作者:伍小燕;蒙万香;王进声;韦松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治疗组.实验90 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骨量、牙槽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增加57.14%(P<0.05);IGF-Ⅰ表达变少、变弱(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减少50%(P<0.05);牙槽骨IGF-Ⅰ表达变多、增强(P<0.05).结论 丹参能促进牙槽骨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
作者:张晓燕;崔燎;吴铁;刘运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