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王宝亮;苏谨

关键词:中风皂贝化痰胶囊, 脑缺血, 再灌注,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大鼠
摘要:目的 探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制模成功后进行实验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假手术组的ICAM-1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低与中剂量组及高与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脑组织内ICAM-1的表达,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病理损害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初探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其抑制机理.方法 以BSA为硝化底物、ONOO-1为硝化试剂,根据428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反映硝基化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而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对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在37℃,pH 7.2,反应时间90 min以及BSA与ONOO-终浓度比为1:6时,硝基化反应进行为完全.分别在硝基化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的无水乙醇溶液,后发现在硝化反应发生前加入抑制剂,抑制硝化反应的效果为明显;当抑制剂终浓度为8.0×10-5mol/L时,抑制率可达66.89%.与褪黑素的比较实验显示,同条件下,二者对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大体相当.抑制机理初步显示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机理可能是部分清除ONOO-分解后的·OH或直接与ONOO-反应.结论 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可能是其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进一步开发原花青素成为新的临床药物和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梁菊;刘秋伟;吴文澜;尹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波长267n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 ml/min.结果 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在0.075~6.25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2.3%.结论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操作简便,专属性好.

    作者:谢光波;吴超;范强;周先礼;格桑索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吴茱萸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 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吴茱萸,分别为15.59%、12.90%和1.34%;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中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矿质元素中,Ca的含量高,Cu的含量低.结论 吴茱萸和蜜楝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昝丽霞;徐皓;赵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对气滞血淤型胆囊疾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医辨证属气滞血淤型胆囊疾病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诱导麻醉,观察组同时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同时使用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即刻,气腹前5 min,气腹后5,10,15min时SBP,DBP,MAP,HR;观察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初醒(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两组生命体征平稳,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医辨证属气滞血淤型胆囊疾病过程中,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快,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毅;邓明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索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包结率和包结物的收得率为指标,以冰片: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和包合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对饱和溶液法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工艺进行优选;以冰片:β-环糊精的配比、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研磨法制备冰片包结物的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饱和溶液法的佳工艺是冰片:β-环糊精(1:6),温度为60 ℃,包合时间为1.5 h;研磨法的佳工艺是冰片:β-环糊精(1:8),包合时间2 h.结论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包结物时,β-环糊精用量少,包合时间较短,且收得率和包合率均较高,故饱和溶液法较优.

    作者:郭丽蓉;周莉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川芎-香附药对源流及功用初探

    川芎一香附药对首见于<丹溪心法>,两药配伍使气血并调,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对.文章从药对的来源、配伍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程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内部沸腾法提取三七多糖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内部沸腾法对大分子物质-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减压内部沸腾法预处理三七物料以除去皂苷、黄酮、单糖等小分子物质,然后再采用常压内部沸腾法提取多糖,以单因素实验分析操作参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内部沸腾法提取三七多糖的佳操作参数为:体积分数为80%的解吸剂,液料比为15:1,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8 min,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6%、含量为62.8%.与乙醇回流预处理后水提的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得率增加2.1%、速度提高15倍及乙醇用量减少2.5倍.结论 内部沸腾法提取三七多糖比传统法优势明显.

    作者:翁艳英;韦藤幼;童张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氨基胍对糖尿病(消渴)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及线粒体CYP4502E1的作用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糖尿病(消渴)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线粒体CYP450 2E1的干预作用.方法 28只三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化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其余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一周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氨基胍治疗组(Ag组).治疗9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肝脏匀浆和肝脏线粒体内MDA、Cu/Zn-SOD及T-AOC.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酶活力.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肝脏匀浆和肝脏线粒体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Cu/Zn-SOD、T-AOC有明显降低(P<0.01);与DM组相比,Ag组能显著地降低肝脏匀浆和线粒体MDA含量(P<0.01),Ag组可提高肝脏匀浆T-AOC(P<0.05)和线粒体T-AOC(P<0.01).与DM组相比,Ag组能降低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酶活性.结论 Ag可能通过降低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活性,减轻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糖尿病肝脏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存福;汤旭磊;林允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酒精对其的影响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 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作者:贾昊迪;王建明;刘宪英;房琳琳;秦芳;颜羽;黄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海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海桐为海桐花科海桐花属植物,是传统的庭园名花和民间用药,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文章从化学成分和药片价值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海桐的研究成果,为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作者:肖炳坤;黄荣清;杨建云;董俊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酸菌发酵黄芪的抗疲劳保健功能研究

    目的 研究经乳酸菌发酵的黄芪发酵液抗疲劳保健功能及相关机制.方法 各组小鼠在给药30 d后,检测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并测定血清尿素氮含量、糖原含量及血清、肝脏、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有三组发酵液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而黄芪不具有该作用;其中,黄芪-La5能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糖原含量,且肝脏SOD活力明显增加,肌肉MDA含量显著降低.结论 黄芪-La5具有抗疲劳的保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能源和抗氧化有关.

    作者:王曦;许晓燕;郑林用;余梦瑶;江南;杨志荣;罗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黄连注射液灭菌工艺研究

    目的 对双黄连注射液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考察在不同pH、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的活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从中筛选出可以确保双黄连注射液质量和稳定性的灭菌条件.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佳灭菌工艺为115℃,35 min.结论 通过三批实验验证该灭菌工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作者:吴春丽;李幸;雷伟;吴洪银;刘宏民;吴继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逆散冻干粉中柚皮苷和甘草次酸含量的测定

    目的 对四逆散冻干粉两种成分含量的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1.0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磷酸水(pH=3),流动相A梯度洗脱(90%~75%乙腈),分析时间为25 min.结果 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柚皮苷为2.41%,甘草次酸为2.33%,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结论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采用HPLC方法测定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四逆散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越峰;严兴科;李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根黄分散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根黄分散片中黄芩苷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溶出度测定法第1法(篮法),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于不同时间取样,采用RP-HPLC法在波长为280 nm处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计算根黄分散片的累积释放度.结果 该法加样回收率为97.27%,RSD为0.74%,在1.018~50.9 μg·ml-1范围内浓度和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使用该试验确定的方法,10 min时测定根黄分散片的累积溶出百分率达到标示量的99.10%.结论 根黄分散片批内和批间黄芩苷的溶出累积释放百分率差异小,说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且重现性好,可用于根黄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辛蕊华;罗永江;李维;郑继方;王贵波;邓素平;罗超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研究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菌、抗炎、镇痛和止泻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MIC/MBC,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体外抗菌作用;体内抗菌试验采用腹腔分别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建立小鼠感染模型,以其死亡百分率为指标,经X2检验评价新工艺苦豆子片对小鼠的保护作用;以炎性水肿和炎性渗出动物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镇痛作用;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新工艺苦豆子片的止泻作用.结果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菌试验表明,新工艺苦豆子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感染的小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新工艺苦豆子片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有镇痛作用及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有显著的止泻作用.结论 新工艺苦豆子片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炎和镇痛、止泻作用.

    作者:符正南;王雪;刘燕;姚华;王林林;王歆君;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玉林仁东道地大蒜挥发成分研究

    目的 对仁东道地大蒜的挥发成分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源自玉林市仁东镇8个不同自然村的大蒜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大约3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28%~33%)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3%~19%).结论 8 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可以分为3类.

    作者:周能;周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翼首草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藏药翼首草总皂苷(CYS)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CYS对肿瘤细胞株SGC-7901、HepG2、AGS、MBA-MD-231增殖的影响.结果 CYS对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2.22,1.01,1.27和10.03μg/ml.结论 CYS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雷旭东;朱国福;崔文霞;范圣洁;钟伟才;姜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伤科止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目的 研究伤科止痛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和棉球性肉芽肿等急、慢性炎症模型,观察该品抗炎作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该品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伤科止痛膏可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显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和棉球性肉芽组织增生,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对热板法致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 伤科止痛膏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董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减芍药甘草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加减芍药甘草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让30例符合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女性患者服用加减芍药甘草汤,疗程4周,治疗前、治疗后2,4周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 服用加减芍药甘草汤后患者的血清PRL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加减芍药甘草汤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高催乳素血症有较好疗效,并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段德香;崔桂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蕲艾提取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蕲艾提取液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Wiste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蕲艾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和丹参组.猪血清腹腔内注射法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组织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肝纤维化模型组比较,蕲艾提取液组可下调Bcl-2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蕲艾提取液可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蕲艾提取液药物血清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熊振芳;胡慧;邢彩珍;李华成;张赤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