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兔心肌梗死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徐瑞金;陈清枝;李东野;夏勇;阮宏云;袁志华

关键词:兔, 心肌梗死, 肝细胞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开胸法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及梗死心肌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喂养6周,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指标;处死动物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HGF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左室功能降低,心肌梗死组织中HGF含量降低(P<0.01).结论本实验结果为外源性给予HGF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胰腺移植后早期病理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胰腺移植后早期病理变化.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组),冷缺血2 h组(Ⅰ组),冷缺血2 h再灌注1、3、6、9、12、24h组(I/R 1、3、6、9、12、24).H-E染色后光镜及电镜观察各组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I/R 1、3、6组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典型改变.结论细胞凋亡是胰腺移植后的早期事件,移植胰腺冷缺血再灌注后早期主要的死亡方式是凋亡,而不是坏死.

    作者:张召辉;李玺;夏安周;路逵阳;李德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与机动车驾驶员酒后交通肇事行为的相关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机动车驾驶员酒后交通肇事者与对照组之间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探讨5-HT2A受体基因变异与机动车驾驶员酒后交通肇事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机动车驾驶员酒后交通肇事者静脉血样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10例体检者血样作为对照组,抽提DNA,扩增5-HT2A受体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MSP Ⅰ酶切,鉴定基因型.所有结果资料均采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G等位基因的频率(0.57)高于对照组(0.41)(x2=10.002,P=0.002),2组间3种基因型构成也有显著性差异(x2=16.996,P=0.001).结论5-HT2A受体基因A1438G多态性G型等位基因在机动车驾驶员酒后交通肇事者中频率较高.

    作者:黄先学;吴宝忠;包义喜;俞翔;程言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原发性闭经细胞遗传学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莆田市原发性闭经患者的细胞遗传学主要特征.方法77例原发性闭经患者经常规妇科检查、B超及内分泌功能检查后,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检查.结果77例原发性闭经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20例,异常率为26%,包括性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及嵌合体.其中46,XY 4例,45,X 6例,47,XXX 1例,46,X,i(Xq)1例,嵌合体8例.结论对原发性闭经患者应常规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以明确闭经原因,及早对症治疗.

    作者:郑春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喉淀粉样变性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喉淀粉样变性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本组全部病例根据症状、间接喉镜和(或)纤维喉镜检查进行诊断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均作病理检查,8例进行电镜检查;复习文献相关资料.结果上呼吸道器官特别是喉部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喉淀粉样变性病的直接原因;临床工作中以Symmer分类法较为实用;本病术前诊断常难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尤其是电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喉显微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它对声带功能的保护是极有帮助的.

    作者:李福军;李红权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Pyk2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在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时的变化

    目的以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为模型,研究心肌中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①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RHR);②分别于术后第1、4、8和12周测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厚指数;③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大鼠肾动脉狭窄术后4周心肌肥大已发生,8周至12周心肌肥大进一步加重;术后4周、8周、12周大鼠心肌组织Pyk2活性逐渐增加,心肌Pyk2活性与心肌肥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yk2及磷酸化在RHR心肌组织内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同步,提示其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吴浩;陈清枝;邢淑华;秦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角膜塑型片与青少年近视的矫治

    同许多屈光矫治方法一样,角膜塑型片的使用有着许多优点,同样也还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需要各种医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作支撑.本文从基本原理、分类、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几个方面,对角膜塑型片对青少年近视的矫治作一综述.

    作者:陈燕;施明光;李子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危机管理机制引入医疗救援体系的探讨

    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危机管理机制引入医疗救援体系,就危机管理这一热点问题将其内涵、模式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医疗救援体系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医疗救援体系的现状,提出加强危机管理的主要措施,即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强化各级人员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加强危机的修复管理.

    作者:彭波;叶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72例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3年6月开展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微创、简捷、无瘢痕、恢复快、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此种治疗方法的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脉压指数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研究脉压指数(PPI)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既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22人,分为无症状冠心病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心功能不全组,统计其初诊高血压时的PPI,并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PPI对比分析;同时将其血脂、血糖、左室射血分数(EF)、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资料依据PPI分析总结.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PPI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不全患者PPI又高于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随着PPI增大,患者年龄增大,EF值减小,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肾功能不全的比例增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PI可作为预测高血压患者可能发生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俊丽;孙辉;史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方法15例男性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Graves病患者与15例男性甲亢非周期性麻痹的Graves病患者行临床对比分析,比较其一般情况,测定其FT3、FT4、s-TSH、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结果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组QUICKI指数明显低于甲亢非周期性麻痹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甲亢非周期性麻痹组.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为甲亢患者发生周期性麻痹的原因之一.

    作者:高鹏霞;吕述军;胡长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治疗半月板损伤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radiofrequency,RF)汽化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治疗半月板损伤32例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后自觉症状,术后24h、48 h及72 h术侧膝关节浮髌试验,术后随访患膝肿胀程度、关节内血肿、感染,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30 min;术后关节无积血,疼痛、肿胀极轻,自觉症状良好;术后24h、48h及72 h术侧膝关节浮髌试验阴性.所有患者均于术后随访2~6个月,无关节内血肿、感染.评价关节功能:优28例(88%),良4例(12%).结论关节镜下能够对半月板损伤进行正确诊断.RF的高精确性、高可控性使关节镜下RF汽化治疗半月板损伤灵活性大,准确度高,副损伤小,节约手术时间,实现了微创手术操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沙磊;沙广钊;王永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医学名词术语使用规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临床报道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其3年生存率为75%,5年生存率为4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作者:李福军;钱伟民;李培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目的评价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12例15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8例10处,指骨骨折3例,掌指骨同时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9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结论应用AO微型纯钛板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辅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是手部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作者:李洪伟;龚维成;郭开今;施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保留两端胫后血管蒂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保留两端胫后血管蒂的小腿内侧岛状皮瓣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保留两端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岛状皮瓣前侧平移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16例皮瓣全部存活,15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1例因骨折不连接、骨髓炎及神经损害截肢.结论该皮瓣动脉功能良好,操作简单,保留主干血管,是治疗胫前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皮瓣.

    作者:符广敏;李云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疗效报道

    目的评价一期静脉动脉化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切断胫腓干静脉,近端结扎,移植健侧大隐静脉作为间置血管,倒置后在髂外、股浅、腘动脉与胫腓干静脉远切端间架桥,使胫后静脉动脉化.治疗12例患者(14条肢体),评价疗效.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6个月,11条肢体效果良好,2条肢体症状无改善,1条肢体坏死截肢后伤口愈合.结论一期静脉动脉化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符广敏;曹雷;李云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浆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大鼠进行8周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研究运动对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不同负荷组别,在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浆并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游泳训练,与对照组相比,90分钟训练组和急性力竭组大鼠的t-PA活性明显上升36%和32%(P<0.05),180分钟训练组的大鼠t-PA活性与对照组比较稍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90分钟训练组和急性力竭组大鼠PAI-1的活性下降21%和22%,但差异不显著(P>0.05),180分钟训练组的PAI-1活性升高33%(P<0.05).结论长时间的中等负荷和一次力竭性运动可以提高大鼠体内纤溶系统的活性,长时间的大负荷运动则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

    作者:钟卫权;杜晓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上下颈椎序列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对上下颈椎序列进行测量,探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CR机上Pacscout软件测量颈椎曲线深度、Oc-C1角、C1-C2角、C2-C7角及C1-C7角.颈椎曲线深度<7 mm定为颈椎曲度异常,排除颈椎创伤、畸形,共109例;≥7 mm为颈椎曲度正常,曲度正常组排除颈椎创伤、畸形及颈椎病症状,共41例.采用SAS6.12软件统计包分别行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及各角度之间的Person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C2-C7角、C1-C7角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1-C2角、Oc-C1角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异常组C1-C2角与C2-C7角呈负相关,其直线回归关系为Y=27.200645-0.225562X(r=-0.32348,P=0.0391).结论颈椎序列主要是通过C2-C7角的变化而变化,颈椎曲度异常时C1-C2与C2-C7角度呈负相关,寰枢椎固定融合手术时应注意寰枢椎角度的变化情况.

    作者:袁峰;杨惠林;张志明;郭开今;姚飞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目的确保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用药安全.方法采用豚鼠过敏试验、家兔溶血试验和家兔耳缘静脉刺激性试验进行的毒理学评价.结果豚鼠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过敏反应阴性;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0.3ml在0.5 h内不出现溶血及血细胞凝集,对家兔血管亦无刺激性.结论该注射液符合安全性要求,可供注射使用.

    作者:王联民;范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及ICAM-1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段的表达规律,探讨ICAM-1、TNF-α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分别再灌注2、6、12、24、48、96h,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ICAM-1、TNF-α表达水平.并设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永久缺血组对照.结果ICAM-1的表达:永久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ICA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与永久缺血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除再灌注2 h时段外,ICAM-1表达明显增高(P<0.05);脑缺血再灌注2 h组局部脑组织ICAM-1的表达于再灌注48h达到峰值,再灌注96h仍保持较高水平.TNF-α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侧半球TNF-α的表达于再灌注2 h开始升高,再灌注12 h,阳性细胞显著增多,24h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下降,96h达基础水平;缺血再灌注组TNF-α的表达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有显著差异(P<0.01),比永久缺血组TNF-α阳性细胞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TNF-α的表达与ICAM-1的表达在24、48、96h时间段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5、0886、0.787,P<0.05);TNF-α的表达早于ICAM-1的表达,且TNF-α与ICAM-1表达部位相同.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1、TNF-α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且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TNF-α可能诱导了ICAM-1的上调,在神经元迟发性坏死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项洁;沈霞;杨荣礼;程谦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