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黄开珍;冼寒梅;李爱媛;林国彪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其生成MMP -2、TIMP -1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划痕损伤实验、Boyden - chamber细胞侵袭实验观察VSMCs的迁移、侵袭,RT - PCR检测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均能明显下调MMP-2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TIMP-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有抑制VASMCs迁移和侵袭的作用,MMP -2表达降低、TIMP -1的表达升高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林薇;赵锦燕;郑良朴;曹治云;陈旭征;彭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长期用药中对大鼠肝功能及血细胞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蒙药紫花高乌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20d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球记数仪测定大鼠腹主动脉血中的生化指标( ALT、AST)和血细胞数.结果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期服用对肝脏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但会使大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结论 紫花高乌头全草醇提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长时间服用对肝功能无显著影响,但由于升高红细胞、血小板量会增加血液粘滞度,可能会对微循环产生影响.
作者:韩瑞兰;吕玲玲;张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了哥王提取物及其不同提取部位的急性毒性大小.方法 小鼠一次灌胃给予了哥王提取物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后,观察14 d内各受试样品小鼠的反应情况及死亡情况.记录各样品不同剂量组小鼠死亡只数,用Bliss法计算出该样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无小鼠死亡的样品,则测定其大给药量.结果 了哥王提取物的LD50为3.276 g/kg;了哥王石油醚部位的LD50为1.691 g/kg;了哥王醋酸乙酯部位的LD50为1.948 g/kg;了哥王正丁醇部位的大给药量为24.364 g/kg;了哥王水部位的大给药量为:32.788 g/kg.结论 了哥王提取物的毒性随脂溶性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推断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溶性成分.
作者:张金娟;熊英;张贵林;李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降糖补肾方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TNF -α、IL -6、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注射小剂量STZ,1周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 mmol/L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不同剂量干预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TNF -α、IL -6、CRP含量.结果 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NF -α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糖补肾方高、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IL -6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降糖补肾方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炎症状态,对糖尿病大鼠IR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范冠杰;唐咸玉;孙璐;孙晓泽;孙景波;罗广波;温建炫;卢绮韵;侣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榲桲子中脂肪酸成分.方法 以石油醚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油脂,经氢氧化钾-甲醇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GC -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了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其中棕榈酸为8.30%,油酸为31.65%,亚油酸为51.86%,亚麻酸为1.90%,不饱和脂肪酸达85.46%.结论 榲桲子中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被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亚麻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丰富,具有开发价值.
作者:哈及尼沙;王强;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聚类法建立栀子药材质量评价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0~20 min,检测环烯醚萜苷类成分)、440 nm(20 ~30 min,检测西红花苷类成分),以24批栀子共有色谱峰峰面积为基础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4批栀子样品可分为3类.结论 此方法可较系统地用于栀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继孝;罗光明;陈岩;徐丽芳;曾金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rCBF)与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的影响,探讨灯盏乙素的保护作用能否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方法 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LD)血流计测量脑缺血后24h海马CA1区rCBF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缺血上述时间海马GFAP的表达.于脑缺血后4h给予高、中、低剂量灯盏乙素实施灯盏乙素后适应,并观察其对海马CA1区rCBF和AS活化以及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 树鼩脑缺血后24h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AS表达GFAP增强(145±4.1,P<0.01),24h可见AS胀亡.分别实施高、中、低剂量灯盏乙素后适应后24h海马CA1区rCBF逐渐增加(P<0.01),尤以高剂量组明显(19.2±0.66 PU,P<0.01);且AS胀亡的病理改变基本消失.结论 高剂量灯盏乙素可显著延长树鼩脑缺血治疗的“时间窗”;灯盏乙素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rCBF、调控AS活化及改善海马微环境有关.
作者:罗海芸;罗耀辉;后文俊;李树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杜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64例,按照就诊排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氢氯噻嗪组,双号为杜仲降压片组,治疗3个月后测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P<0.01),杜仲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比氢氯噻嗪组降低(P<0.05),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杜仲具有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周艳芳;方会龙;贾蕾;段小毛;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对目前河南金银花产地深加工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可供河南选择的金银花产地深加工的方法,以期促进河南金银花产业的发展.
作者:杨俊杰;豆成林;李娟;王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盐生肉苁蓉药材进行质量控制研究.方法 采用显色法和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中的甜菜碱和甘露醇,以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 盐生肉苁蓉药材中甜菜碱和甘露醇的定性鉴别反应均呈阳性;多糖在4~ 1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101.5%,RSD=2.2%(n=9).结论 该实验方法可行,重复性良好,是全面控制和评价盐生肉苁蓉药材质量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松芝;阿力同其米克;杨建华;热娜·卡斯木;胡君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乳汁郁积症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病,多由于哺乳期哺乳不当或其他原因致使乳络阻塞,乳腺导管不畅,排乳受阻,终使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郁积于乳房,出现乳房胀痛、结块,如治疗不及时将引发急性乳腺炎.笔者自2007-01 ~2010 - 12采用按摩结合柴胡散结汤治疗了56例产后乳汁郁积症患者,获得理想的冶疗效果.现整理报道如下.
作者:齐惠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次乌头碱对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及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30,60,120 μmol/L的次乌头碱在15,30,60 min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后的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次乌头碱能提高心肌细胞[ Ca2+]i,这种作用在给药后15 min时显著,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Ca2+]i下降;次乌头碱作用心肌细胞15 min能降低心肌细胞Cx43的表达量,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次乌头碱能促进心肌细胞内Ca2+增高,进而导致细胞Cx43表达降低,增加心肌细胞发生心律失常的易感性.
作者:李志勇;谭鹏;孙建宁;刘永刚;李彦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性脑梗塞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病于中老年,并且致残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单一的药物不能有效地阻断其缺血级联反应,因此采用联合用药治疗脑梗塞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大部分为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一系列的血栓形成机制,其中也有炎症因子的参与.C -反应蛋白作为重要的炎性标志物,可作为心肌梗塞、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子[2,3].本文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奥扎格雷钠治疗基础上,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作用以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对其治疗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朱宣;管阳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鹿角盘蛋白酶解工艺,测定其酶解物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鹿角盘蛋白酶解工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羟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体系,以不同浓度水解物的抗氧化作用为指标,评价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酶解的优工艺为温度50℃,pH 8.5,酶与底物比([E/S])4%,水解时间5h.胰蛋白酶水解物对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 IC50)为0.38mg/ml,对DPPH·的IC50为1.89 mg/ml,对超氧阴离子的IC50为0.70 mg/ml.结论 筛选出鹿角盘蛋白酶解优工艺,其酶解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于文影;郜玉钢;郝建勋;李萍;张连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白刺中3种酚酸(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方法 经过固相萃取后的白刺在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缓冲液,流速1 ml/min时进行梯度洗脱.结果 3种酚酸类化合物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6.1%(RSD=1.9%),95.8%(RSD =2.1%),97.4%(RSD =2.2%).结论 通过固相萃取技术以及HPLC法测定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为白刺的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晨;赵晓辉;文怀秀;陶燕铎;邵赟;梅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广藿香3种提取部位的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以确定其有效部位.方法 通过建立流行性感冒动物模型,以肺指数和死亡保护率为指标,观察各提取部位体内抗流感病毒FMI的作用.结果 广藿香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部位具有明显的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其他部位作用不明显.结论 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部位是广藿香抗流感病毒的有效部位.
作者:彭绍忠;李耿;秦臻;苏子仁;张奉学;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中有效成分,研究其提取佳工艺.方法 以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工艺.结果 复合酶法提取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佳酶解条件:酶量为3%,酶解时间120min,酶解温度40℃,pH =6.结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毛脉酸模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刘颖新;王振月;刘利利;王谦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测定川芎药材、川芎提取纯化物及芎冰鼻腔喷雾剂的指纹图谱,研究制剂制备过程成分变化,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Hyperclone BDS C18 (250 mm×4.00 mm,5μm),甲醇:1%冰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22 nm检测.结果 川芎药材、川芎提取纯化物、芎冰鼻腔喷雾剂指纹图谱峰数多,分离好,有相关性,重现性好.结论 方法科学、准确、专属性好,可为芎冰鼻腔喷雾剂及含川芎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郭丽蓉;周莉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术后易发生再狭窄.降脂通络软胶囊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对高脂血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为了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对冠心病PCI术后的调脂作用,笔者自2009-01~2010 -12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扬;李艳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尝试PBL+ LBL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PBL+ L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BL+ L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
作者:宋艳玲;赵嘉;孟艳秋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