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岚;曾文璧
目的:研究中药针刺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前列腺炎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环丙沙星和前列康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中药联合针刺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有27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痊愈有14例,总有效率为71.11%,两组疗效相比,P<0.05,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前列腺压痛及质地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刺在治疗前列腺炎时效果较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赵琳琳;尹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比较梅花针叩刺和穴位注射两种针灸方法联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基础治疗加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组(45例)基础治疗加梅花针叩刺再加维生素B12在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治疗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在足三里行穴位注射有效改善神经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疗效确切.
作者:王文平;邹景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基层98例老年性阴道炎的就诊、治疗及预后,探讨基层老年性阴道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总结自2009年6月-2015年11月我们收诊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8例临床资料,并给予内服中药、外用维生素C片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结果:基层老年性阴道炎就诊渠道混乱、误诊率较高、抗生素使用不规范;内服中药、外用维生素C联合治疗显示有效率为94.9%.结论:加强对个体诊所实行有效监管、明确社区卫生院各科室职能,以及对老年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并对老年性疾患的就诊作出正确的引导是必要的.内服中药、外用维生素C效果明显,且经济、安全,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曹江玲;肖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在本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性护理,连续干预6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上肢评分(62.12±12.45)及下肢评分(53.54±8.76)的运动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65.32±10.34),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5.76±13.24)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
作者:黄慧;倪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48例,依据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4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疗法,对比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实验组PPI值、PRI指数的改善程度比参照组更加显著;实验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中医针灸疗法为头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头痛症状,且愈后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黄海龙;李梦楠;张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文章通过检索2013-2017年温针灸治疗膝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今后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案选取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原则是内外兼治,温针灸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上具有确切而显著的疗效,文中阐述了温针灸各种方案对膝骨关节炎治疗产生的不同疗效,建议在临床上采用多种手段治疗.
作者:余波;武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部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疗效确切,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作者:安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清肝泻热汤保留灌肠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科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肝泻热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检测显示,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胆湿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清肝泻热汤保留灌肠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并能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炎症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廖芳莲;林苑连;林展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情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西药虽然能够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却不能祛除病因,且常易复发;而中医药治疗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起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可有效缓解患者头痛发生频率、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得到肯定.本文主要介绍李燕梅教授治疗血管性头痛中天麻钩藤饮的应用.
作者:李宁康;林燕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动态血压分析.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高血压病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本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后,分析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在全天、白天、夜晚三个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值,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使用.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中医临床文献,找出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干燥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2017年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涉及干燥综合征的证型和证素规范化整理后,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5篇文献.相关证型56个,证素55个.按频次高低,干燥综合征相关证型分布规律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燥证、脾胃阴虚证、血瘀证、肺肾阴虚证、燥邪犯肺证、阴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湿热蕴结证、肺胃阴虚证、脾胃气虚证、肺阴虚证、血虚生燥证、风热犯肺证、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胃阴虚证、阳气虚证、阴虚热毒证等56个;相关证素分布规律依次为:阴虚、瘀血、肾阴虚、气虚、肝阴虚、内热、内燥、津液亏虚、胃阴虚、肺阴虚、脾气虚、湿热、血虚、脾阴虚、肝郁气滞、痰浊、阳虚、燥邪犯肺等55个.结论:干燥综合征主要以阴虚为关键病因,在此基础上兼见瘀血、气虚、内热、痰浊等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因而具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学特点.
作者:郑绍勇;丁成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利用针刺与康复治疗手段在脑梗死后偏瘫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与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能够恢复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加速身体的好转,使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沛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本文综合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低水平血β-HCG及孕酮保胎成功1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文清;董其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在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参芪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65.0%相比较,组间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在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祝立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肾炎水肿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肾炎水肿患者共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14)和参照组(n=14),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7.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肾炎水肿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实际治疗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维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观察温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我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毫针刺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推拿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推拿疗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黎;陈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利用现代医学的Notch信号通路来探讨任督二脉针刺法,有利于揭示任督二脉针刺法结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病的实质,丰富中医治疗脑病的现代理论依据,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脑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袁龙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外敷用于缓解早孕患者下腹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下腹部疼痛的早期孕妇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给予中药热奄包外敷下腹部.对孕妇护理前后进行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VAS评分评价疗效,以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护理舒适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度舒适率为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能够有效缓解早孕患者下腹部疼痛,显著提高孕妇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翠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类型,目前其发病率逐步上升,故对其研究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以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大量文献以分析现行的针刺、灸法、中药辨证治疗、牵引及综合疗法的现状及不足,并对该病的中医药治疗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思路.
作者:范华雨;张胜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致残率、致死率高.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的研究情况及其机制展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慢阻肺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雷佩珊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