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岩宁诱导MCF-7乳腺癌裸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周跃华;殷东风

关键词:乳岩宁, Mcf-7乳腺癌, 电镜,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 观察乳岩宁对MCF -7乳腺癌裸鼠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MCF -7细胞株接种于35只BALB/C裸鼠右侧胸壁第2乳垫部皮下,15 d后选取荷瘤成功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乳岩宁组、平消胶囊组,每组10只.记录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实验结束处死裸鼠取脾、肿瘤,称重,计算脾指数;进行电镜下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乳岩宁及平消胶囊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乳岩宁组的脾指数高于平消胶囊组(P<0.05);电镜观察显示乳岩宁方能够诱导MCF -7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 乳岩宁方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乳岩宁还能提高裸鼠的脾指数.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肤痒霜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30例效果观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农村青年常见的皮肤病,病程慢性,易于反复,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寻找价廉效好的治疗药物,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08 - 03 ~ 2010 -10用肤痒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裴宝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从“肺病”模型大鼠肠道形态学改变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目的 通过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大鼠肠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探讨肺和大肠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肺病(过敏性哮喘)模型,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组织病理切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较为显著.结论 初步提示了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影响及大肠,出现大肠的组织形态病理学改变,似可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组织形态学实验依据.

    作者:郑旭锐;杨宇;叶建红;周新颖;郑秀丽;惠毅;刘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急性分离及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 Cortex,PFC)神经元的急性分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 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流后,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急性分离6~40 d鼠龄大鼠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电流和配体门控甘氨酸激活电流.结果 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膜光滑有弹性,保存了主要离子通道的活性.结论 该方法适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离子通道的研究.

    作者:陆永利;孙钿;周敏;杨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及化学结构研究进展

    对有关药用石斛多糖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及化学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药用石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已有的研究表明,药用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白内障的作用,并且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霍山石斛以及兜唇石斛的部分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被鉴定,但关于药用石斛多糖的药理活性机制仍不清楚,用于药理活性研究的多糖主要是粗多糖,阐明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蒋玉兰;罗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四君子汤抑制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对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30只移植性原发性肝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 - FU组及四君子汤组(简称四君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四君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四君子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5 -FU组隔天给予5- FU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瘤重、脾重、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表观扩散系数( ADC)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小鼠体质量和去瘤体质量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比较瘤重和肿瘤指数,四君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抑瘤率比较,5 - FU组(54.67%)>四君组(17.81%).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5 - FU组(P<0.01).细胞凋亡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比较S期细胞,5 - FU组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1).G0 - G1期比较,四君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5 - FU组(P<0.05).G2 -M期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ADC及血清VEGF比较,四君组低于模型组(P<0.01),高于5 - FU组(P<0.01).小鼠肿瘤ADC值与血清VEGF水平呈正相关(r=0.873,P<0.01),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284,P<0.05).结论 四君子汤对小鼠移植性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在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血清VEGF的表达;肿瘤实质的ADC值与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于小鼠肝癌模型肿瘤生长情况的评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罗春蕾;钟薏;顾怡中;周荣耀;赵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仙鹿消癖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仙鹿消癖胶囊佳成型工艺.方法 通过对仙鹿消癖复方提取物粉末及其与不同辅料混合的内容物的吸湿性、流动性、堆密度、临界吸湿百分率等项目比较实验,筛选佳辅料,并确定囊壳及装量.结果 胶囊终选择为浸膏粉:淀粉4:1,选用0号胶囊,装量为0.46 g临界相对湿度为62%.结论该工艺可应用于生产.

    作者:王艳宏;赵文静;菅原颖;旺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抑瘤作用

    目的 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3LL细胞(4×105/只)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①生理盐水(NS)组;②单用蒿甲醚(ARE)组;③单用顺铂(DDP)组;④先给蒿甲醚后给顺铂组;⑤先给顺铂后给蒿甲醚组;⑥蒿甲醚与顺铂同时给药组.观察各组小鼠的治疗反应、瘤体积变化和抑瘤率,并评价两药联用的抑瘤作用.探讨蒿甲醚与顺铂联用时,不同给药顺序下抑瘤率的变化.瘤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和应用流式的方法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 联合给药组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组瘤体积增长明显缓慢,而且明显慢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蒿甲醚组与顺铂组瘤体积增长速度较缓慢.蒿甲醚组与顺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6.44%及50.29%,联合用药时(先用蒿甲醚组、先用顺铂组、同时用药组)抑瘤率分别为62.15%,65.54%,66.67%,与单用蒿甲醚或顺铂组比较有差异(P<0.05).在联合用药组之间抑瘤率没有差异(P>0.05).应用金氏公式评价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联合给药时3种给药方式下其q值均:0.85 <q<1.15,表明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肿瘤组织HE染色发现:联合用药组瘤组织大片坏死,瘤组织内及其周围微血管少见.应用流式的方法对瘤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及凋亡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细胞大多阻滞在G0/G1期及S期,而进入G2/M期得细胞相对较少;同时联合用药组细胞的凋亡率及坏死率明显高生理盐水组及单药蒿甲醚组或顺铂组(P<0.05).结论 蒿甲醚与顺铂联用对小鼠Lewis肺癌有相加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的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促进肿瘤细胞坏死有关.

    作者:万成亮;蒋永新;寸英丽;金从国;陈晓群;邓晶;李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目的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病因病机也是中医产科研究的重点.祖国医学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病机的长期观察,在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中医中药来协调人体的脏腑机能达到治病的疗效.文章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病机的复杂性来综合中医的辨证施治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作者:雷丹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山豆根非生物碱部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山豆根非生物碱部位(SⅢ-C)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6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模型对照组、左旋咪唑组、以及SⅢ-C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在第1,2,3天s.c.环磷酰胺50 mg/kg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各组i.g.给药12d,测量胸腺、脾脏指数,i.p.鸡红细胞(CRBC)测量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对C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的影响,以及对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SⅢ-C能够明显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器官发育抑制,使其保持或恢复在正常水平,提高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小鼠的溶血素抗体明显增强,抑制致裂原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结论 SⅢ-C对于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SⅢ-C是否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保肝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明眉;杨红舟;赵爱华;范自全;祝路;贾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丹参多糖保护H2O2致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机制

    目的 研究prohibitin在H2O2致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表达及中药丹参多糖对其调节作用.方法 以H2O2干预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氧化应激心肌损伤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prohibi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上升,凋亡率显著降低,其中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1);prohibitin在正常心肌细胞内表达较低,而在模型组表达代偿性增高,丹参多糖用药组其表达有所增加,高剂量组增加更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多糖可通过上调prohibitin蛋白表达发挥其保护H2O2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周凤华;李丽君;李杰;杨萍;贾钰华;孙学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氧化二砷联合非诺贝特对人肺癌A549细胞抑制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联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A549细胞增值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三氧化二砷联用非诺贝特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采用Hoechest染色观察三氧化二砷联用非诺贝特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用RT - PCR法检测联合用药对A549细胞中caspase -3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非诺贝特对肺癌A549细胞有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剂量关系.三氧化二砷联用非诺贝特的用药组作用肺癌A549细胞48 h后比单用药组的细胞抑制作用要强(P<0.05).RT - PCR结果提示联合用药组较单用药组上调caspase -3 mRNA的表达,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论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激动剂非诺贝特可以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值,与三氧化二砷联用可以增强对肺癌A549细胞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 -3的表达和下调survivin的表达相关.

    作者:王绩英;王涛;曾锦荣;刘春妮;莫碧文;陈美唏;陈峰;林武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中医治法对帕金森病LD大鼠D2受体变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LD模型大鼠多巴胺D2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于大鼠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L- dihydroxy - phenylalanine,LD)制备LD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D模型对照组、LD模型组、平肝息风组、活血组、化痰组,连续治疗2,4,6周.采用放射性受体结合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Bmax).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max值在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LD模型组、PD模型对照组和各中药组的损毁侧在不同的时间段,多巴胺D2受体Bmax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4周、6周与2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6周与4周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模型大鼠健侧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max值,亦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4周、6周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不同时间段各中药组可显著改善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活性,缓解左旋多巴的毒副反应.

    作者:曹丽双;何建成;庄燕鸿;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化痰方对高脂血症兔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高脂血症兔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40只正常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阿昔莫司组及益气活血化痰方组,每组10只新西兰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按分组给予药物治疗,4周后观察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实验兔8周时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给药4周后中药组与西药组较模型组降低甘油三酯、减少动脉内膜厚度、降低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降低斑块面积.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方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赵德强;王大英;吴秀芬;郜俊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CHOP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热化淤方对脑缺血预处理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前凋亡分子CHOP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脑缺血预处理组(BIP)、清热化淤方干预组(QRHY)4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四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GRP78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MCAO组12h CHOPmRNA表达达高峰(P<0.01),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BIP组缺血各时间点其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②MCAO组CHOP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明显上升,24h达高峰,2d后表达开始减弱(P <0.01);BIP组较MCAO组CHOP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进一步降低其表达(P<0.05).③MCAO组12h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增加,1d时达到高峰(P<0.01),以后时间点逐渐下降(P<0.01);BIP组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发生率较MCAO组显著降低(P<0.05,P<0.01);QRHY组较BIP组神经细胞凋亡率进一步降低(P<0.05,P<0.01).结论 清热化淤方可通过下调大鼠脑缺血预处理后CHOP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胡跃强;唐农;董少龙;祝美珍;胡玉英;刘泰;范立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华补血草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 为中华补血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中华补血草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的方法对其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根、茎、叶横切面组织构造、理化特征等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根外层表皮细胞为类长圆形细胞,内有厚角机械组织,茎外层表皮细胞呈长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叶上下表皮有腺毛,具有泌盐结构盐腺,花粉为灯笼状球形.结论 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生药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其鉴别特征可作为中华补血草的鉴定依据.

    作者:张华彬;张代臻;葛宝明;周春霖;唐伯平;丁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枸杞子的安全性问题探讨

    目的 测定不同枸杞子样品中阿托品的含量,证实中国枸杞子的安全性.方法 LC - MS.结果 所有被检测的17份枸杞子样品(包括中国不同主产地的商品、不同种的枸杞子样品)中的阿托品的含量均低于3 ppb.结论 中国产的枸杞子可以安全药用和食用.

    作者:姚霞;许利嘉;肖伟;彭勇;肖培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灯盏花素对自然衰老小鼠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自然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生化指标及脑细胞形态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对老龄小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雄性自然衰老KM小鼠,用跳台仪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用生化法测定SOD、MDA和AchE;脑组织切片,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状况.结果 灯盏花素能明显降低小鼠错误次数,延长错误潜伏期;显著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脑组织AchE活性;减少海马CA1区细胞的损伤.结论 灯盏花素能改善老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对自然衰老小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抑制AchE活性有关、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关.

    作者:王永丽;魏芳;韩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紫外谱线组图谱法研究大黄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

    目的 研究大黄与黄连、桃仁、肉桂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总体效应.方法 用紫外谱线组图谱法分析大黄及其不同配伍水煎液的环己烷、氯仿和正丁醇3种有机溶剂萃取液各紫外吸收峰形、数目及峰值等.结果 大黄与不同中药配伍前后紫外谱线组图谱虽有一定的差别,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一定规律可寻.结论 紫外谱线组图谱可宏观地反映大黄与不同中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

    作者:严优芍;尹永芹;郭丽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蝇蛆壳聚糖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蝇蛆壳聚糖(HMC)对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正常及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剂量蝇蛆壳聚糖共同孵育,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考察蝇蛆壳聚糖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MTT实验壳聚糖各剂量组OD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升高(P<0.01),E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壳聚糖+ ox - LDL各剂量组OD值高于ox - LDL处理组(P<0.01).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均升高(P<0.01),ET含量降低(P<0.01),各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MC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细胞生存率,减轻ox - LDL诱导的受损内皮细胞NO释放减少,ET释放增加,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清除活性氧,产生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及愈后相关研究

    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的相关血管炎综合征,小儿为其主要发病对象,其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皮疹,以及常伴随有关节痛、腹痛、血便、关节积液、以及蛋白尿等症状,其可诱发多种相关严重并发症,其中肾脏损伤、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为其主要严重并发症,而相关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关系着其预后效果.由于多数HSP在患者机体中表现出局限性,其皮肤紫癜可以在1~2周内消失,而有大量文献的相关报道认为有近1/3的患者会表现出其他相关并发症而严重影响其预后[1].我院利用中医辨证治疗对HSP进行相关治疗研究,现将其报道如下,以探讨中医在对HSP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杨火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