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锐;杨宇;叶建红;周新颖;郑秀丽;惠毅;刘旺华
目的 研究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取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山楂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山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灌服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5d后,上午对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按30,15,7.5 g/kg剂量灌胃给药,下午除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均灌服脂肪乳剂,连续灌胃10d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各组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各组均能升高HDL- C(P< 0.05);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各组只有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降低LDL- C(P< 0.05);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各组除山楂水提液高剂量组、山楂颗粒中剂量组,其他组均能降低TC(P< 0.05或P<0.01);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各组除山楂水提液中剂量组,其他组均能降低TG(P< 0.05或P<0.01).结论 山楂水提液及山楂颗粒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作者:张兴燊;梁欣娜;王乃平;江海燕;陈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了《中国药典》2000年版至2010年版Ⅰ部毒性中药的质量标准变化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规范法定质量标准,明确用法用量,以利于毒性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作者:胡玉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顺铂所致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耳缘静脉单次注射顺铂,建立肾损伤模型.连续5d用EGb干预,于注射顺铂前、注射顺铂后1d、3d、5d及7d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等.结果 顺铂组SCr和BUN水平于3d、5d及7d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EGb高组、EGb低组的SCr、BUN水平于5d、7d与空白对照组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减轻;各组家兔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Gb对顺铂所致肾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是否与抗氧化损伤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玉芳;劳山;罗明;曾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离党参总多糖(CPS)并研究各分离组分的结构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CPS,DE - 52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CPS分离组分,MTT法、SRB法检测CPS及其分离组分体外抗肿瘤活性.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各分离组分相对分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分离组分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 党参总多糖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党参多糖,包括CPS -3,分子量为1.24×106,由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17:0.96,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CPS -4,由分子量为1.96×106、1.51×106的两种多糖组成,可抑制Bel- 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结论 CPS中的组分CPS -3和CPS -4分别是CPS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Bel - 7402人肝癌细胞起抑制作用的关键活性组分.
作者:杨丰榕;李卓敏;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不同枸杞子样品中阿托品的含量,证实中国枸杞子的安全性.方法 LC - MS.结果 所有被检测的17份枸杞子样品(包括中国不同主产地的商品、不同种的枸杞子样品)中的阿托品的含量均低于3 ppb.结论 中国产的枸杞子可以安全药用和食用.
作者:姚霞;许利嘉;肖伟;彭勇;肖培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 Toll样受体4(Toll - like receptor 4,TLR4)及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 -like oxidized low -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LOX -1)表达的影响,从mRNA和蛋白水平探讨益气活血复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机制.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中药高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低浓度组,每组5只.以上各组白兔分别以生理盐水和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连续灌胃7d.末次灌胃给药2h后,心脏采血,离心后分离血清;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LPS刺激后,分别加入高、中、低浓度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TLR4和LOX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用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引起TLR4和LOX -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用益气活血复方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TLR4及LOX -1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可阻断TLR4及LOX -1高表达,有抑制TLR4和LOX -1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姜华;姜玉姬;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治法对LD模型大鼠多巴胺D2受体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于大鼠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进一步腹腔注射左旋多巴(L- dihydroxy - phenylalanine,LD)制备LD模型.实验设立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PD模型对照组、LD模型组、平肝息风组、活血组、化痰组,连续治疗2,4,6周.采用放射性受体结合法测定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的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Bmax).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max值在各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LD模型组、PD模型对照组和各中药组的损毁侧在不同的时间段,多巴胺D2受体Bmax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4周、6周与2周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6周与4周比较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模型大鼠健侧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max值,亦有逐渐下降趋势,其中4周、6周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不同时间段各中药组可显著改善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活性,缓解左旋多巴的毒副反应.
作者:曹丽双;何建成;庄燕鸿;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通过对19种常见毒性中药的中毒症状和解救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高对毒性中药的认识,保证临床使用毒性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罗清;戴卫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有关药用石斛多糖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及化学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药用石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已有的研究表明,药用石斛多糖具有显著的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和抗白内障的作用,并且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霍山石斛以及兜唇石斛的部分多糖的化学结构已经被鉴定,但关于药用石斛多糖的药理活性机制仍不清楚,用于药理活性研究的多糖主要是粗多糖,阐明药用石斛多糖药理活性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蒋玉兰;罗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HGF mRNA含量的变化,探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CAA的疗效作用机理.方法 60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髓生血颗粒,对照组给予再障生血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 RT - PCR)检测C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HGF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基本治愈、缓解率分别为73.33%和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P<0.05).各组治疗前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HGF受体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以补髓生血颗粒组表达水平的下调程度优于再障生血片组(P<0.05).结论 C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HGF mRNA的表达存在异常,补髓生血颗粒剂可能通过调节骨髓造血细胞HGF受体mRNA的表达来改善CAA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作者:衣春光;张守琳;孙伟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不确定度和可靠度评价方法并评价双黄连胶囊(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HLC) HPLC指纹图谱的不确定度和可靠度.方法 采用RP - HPLC法,以黄芩苷(baicalin,BCL)为参照物峰,确定53个共有指纹峰,建立了SHLC - HPLC指纹图谱并用系统指纹法评价12批SHLC质量,针对SHLC - HPLC对照指纹图谱和12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不确定度和可靠度评价.结果 SHLC - HPLC对照指纹图谱的定性可靠度和定量可靠度分别大于0.981和0.938,表明对照指纹图谱反映的化学指纹数量和含量分布比例以及整体含量的可靠性很高.S5,S7,S8和S9的定性和定量不确定度较高,可靠度很低,表明其反映的化学指纹数量分布和含量分布与整体含量的可信性较低.虽然S4质量为6级,其定性和定量可靠度分别为0.979和0.961,表明将S4评价为6级的结论可靠度高于S6.结论 所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价方法能准确反映中药指纹图谱的变动性,可靠度评价方法可准确评价对照指纹图谱和单批指纹图谱所表征的定性和定量信息的可靠程度.
作者:孙国祥;王建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白头翁提取物体外对结核杆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新鲜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多药耐药以及速生结核菌株,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的结核菌培养基,观察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菌落生长情况正常,白头翁提取物组(1:10~1:20)均对新鲜结核菌和速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白头翁提取物1:10对多药耐药菌株到培养终止期(40 d)仍无细菌生长.将经恢复培养40 d均无结核菌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白头翁提取物在体外有抗结核菌的作用,且有不可恢复的杀灭作用.
作者:王淑英;王晓兰;刘萌萌;岳苏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蝇蛆壳聚糖(HMC)对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正常及ox - 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剂量蝇蛆壳聚糖共同孵育,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考察蝇蛆壳聚糖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 MTT实验壳聚糖各剂量组OD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升高(P<0.01),E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壳聚糖+ ox - LDL各剂量组OD值高于ox - LDL处理组(P<0.01).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均升高(P<0.01),ET含量降低(P<0.01),各剂量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HMC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细胞生存率,减轻ox - LDL诱导的受损内皮细胞NO释放减少,ET释放增加,保护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清除活性氧,产生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大黄与黄连、桃仁、肉桂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总体效应.方法 用紫外谱线组图谱法分析大黄及其不同配伍水煎液的环己烷、氯仿和正丁醇3种有机溶剂萃取液各紫外吸收峰形、数目及峰值等.结果 大黄与不同中药配伍前后紫外谱线组图谱虽有一定的差别,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具有一定规律可寻.结论 紫外谱线组图谱可宏观地反映大黄与不同中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
作者:严优芍;尹永芹;郭丽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 Cortex,PFC)神经元的急性分离方法,用于中枢神经元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方法 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流后,结合酶消化及机械吹打,急性分离6~40 d鼠龄大鼠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钠电流和配体门控甘氨酸激活电流.结果 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细胞膜光滑有弹性,保存了主要离子通道的活性.结论 该方法适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离子通道的研究.
作者:陆永利;孙钿;周敏;杨红卫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高脂血症兔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40只正常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高脂血症模型组、阿昔莫司组及益气活血化痰方组,每组10只新西兰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按分组给予药物治疗,4周后观察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实验兔8周时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给药4周后中药组与西药组较模型组降低甘油三酯、减少动脉内膜厚度、降低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降低斑块面积.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方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赵德强;王大英;吴秀芬;郜俊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和建立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正常小鼠、酵母发热造模大鼠、优甲乐内热造模小鼠、环磷酰胺虚寒造模小鼠等,以及大鼠和小鼠标准化诊法和辨证方法,分别检测了黄柏、生晒参、淫羊藿等10味中药饮片对被试动物证候的影响,探索和建立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结果 所选用寒热不同药性中药饮片确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被试动物的寒热证候表现;同一药性药物对于不同模型动物的证候影响或存在差异,提示其作用途径和机制可能不同;一些热性中药如吴茱萸,未见促进体温升高的作用,提示其热性评价可能来自口感和消化道温热的感觉.通过综合研究初步建立起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结论 中药的药性是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检测和准确描述的;所建立中药药性实验检测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苟微;管冬元;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张园园;王艳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农村青年常见的皮肤病,病程慢性,易于反复,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寻找价廉效好的治疗药物,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08 - 03 ~ 2010 -10用肤痒霜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裴宝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4种发根农杆菌15834,R1601,1025,1000诱导黄秋葵产生毛状根,建立黄秋葵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方法 利用共培养法研究不同外植体、菌株、预培养时间和侵染时间等对黄秋葵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和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佳培养基,并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和外源激素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结果 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预培养48 h的叶片为转化材料,感染8 min的诱导率高,佳培养基为MS液体培养基.结论 黄秋葵毛状根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为研究黄秋葵的有效药用成分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悦;杨世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植物商陆和垂序商陆的根,又名土人参、野萝卜,常生于林下、路边及宅旁阴湿处,味苦,性寒,有毒,商陆根部及未成熟果实生食毒性较大,其有毒成分主要为商陆皂苷.现查阅文献对商陆中毒病例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胡莹;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