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芦根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沈蔚;任晓婷;张建;杨靖亚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 芦根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摘要:目的 利用微波法提取芦根多糖,测定其含量,并研究芦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探讨芦根多糖提取的佳工艺,从清除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还原力和对脂质体抗氧化活性的测定3个方面研究了芦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效果, 并同VC 进行比较.结果 芦根多糖含量为0.798%.微波法提取芦根多糖的佳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3,微波强度为大火,提取时间8 min.多糖还原能力仅稍次于抗坏血酸;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来说较弱;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在吸光度小于等于0.88时与多糖的浓度成正相关.结论 微波法对芦根中的多糖的提取有辅助作用,芦根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檗碱对糖皮质激素大鼠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糖皮质激素大鼠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泼尼松与不同剂量小檗碱12周,观察大鼠体质量、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钙、磷、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 给予泼尼松后大鼠体质量增加减慢,小檗碱可减轻泼尼松所致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下降.给予泼尼松12周后,大鼠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丙二醛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小檗碱可降低糖皮质激素大鼠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钙、磷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无显著影响.结论 小檗碱可改善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血脂代谢异常.

    作者:徐道华;周晨慧;刘钰瑜;许碧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头顶一棵珠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头顶一棵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断头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断头后张口喘气的时间;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模型,观察头顶一棵珠对大鼠脑含水量的影响;利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对脑含水量、脑组织ATP酶的活性、LPO含量的影响.结果 头顶一棵珠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减少脑含水量,并可有效降低脑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结论 头顶一棵珠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艾明仙;阳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松茸多糖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选择一种准确、稳定、简便的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对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子实体多糖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硫酸-蒽酮法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在1.2~12 mg·L-1(r=0.999 3)和1.5~15 mg·L-1(r=0.999 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0.13%和0.31%;硫酸-蒽酮法在3h内稳定,苯酚-硫酸法在6h内稳定;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4.28%和4.95%.结论 苯酚-硫酸法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可作为测定松茸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刘倩;何法林;江春花;白淑芬;王慧芳;喇万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

    目的 研究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大鼠和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方法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口服给药后,观察其对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肝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探针药的代谢率观察其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无影响,大鼠肝CYP450含量及肝脏指数无显著变化,对大鼠肝CYP450的7种亚型探针药的代谢率亦无影响.结论 蹄叶橐吾乙醇提取物对肝药酶无诱导作用.

    作者:李丽波;孙超;王玉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木芙蓉叶提取物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观察木芙蓉叶提取物(CH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被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HE预防组.CHE预防组除腹腔注射40%CCl4外,还给予CHE灌胃,1次/d,至第8周,所有大鼠均被处死.收集大鼠血液,检测转氨酶及肝纤维化指标;取不同部位肝组织除检测脂质过氧化外,还进行病理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HE预防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Ⅳ-C,MDA含量均降低,SOD,GSH-Px,ALB水平升高;病理学检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CHE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对其产生的肝纤维化有抑制和减轻作用.

    作者:沈钦海;秦召敏;孙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追求药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对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将更加引起大家的关注.文章将从药物动力学在中药药剂中的筛选及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来论述.

    作者:刘晓燕;张红;韩修林;衷友泉;程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燥对小鼠气道与大肠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外燥对小鼠气道与大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PF)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常温燥组,温燥组,凉燥组,每组30只.于处理后第6,12,18天检测各组气道液黏多糖(RS)、大肠液黏多糖(CS)与粪便含水率(WF).结果 温燥组第12天,第18天 RS持续下降,凉燥组第12天为减少(P<0.05);温燥组、凉燥组CS先升高、后持续降低(第18天,P<0.05);温燥组RS与CS呈平行减少.结论 外燥可致肺津生成减少与宣输失司;肺气则无津以降,而失舟楫传导之职,肠液分泌减少,其病机主在肺卫,并为研究外燥伤营卫、津血之燥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胡利群;丁建中;张六通;王明明;贺尚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研究中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近20年来防治该病处方完整、主治明确,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建立用药数据库,且基于数据库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应用多的中药品种为活血化淤药,其次为补气药、养阴药和疏肝药,通过对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法治则分析,应用由多到少的频率依次为:活血祛瘀法、养阴补气活血法、补气法、补气活血法和疏肝解郁法.结论 治疗该病应结合其病因病机,针对气虚血瘀的致病特点,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大法,配合清热、养阴、疏肝等手段,合理选择具有补气药、活血药、滋阴药、疏肝药,根据患者疾病证候,辨证施治,就会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永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拆方对鸭掌散汤剂中甘草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是否与方中白果与麻黄有关,为鸭掌散组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甘草酸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将鸭掌散方中的白果及麻黄分别从方中拆除后制备成传统汤剂,并测定其甘草酸含量,对实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 拆方后甘草酸含量经数理统计分析有明显差异.结论 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不受方中白果有无的影响;麻黄的缺失会导致鸭掌散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显著下降.

    作者:武孔云;梁光义;杨娜;叶世芸;靳凤云;贺祝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蛹虫草生药学研究

    目的 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培养基蛹虫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水分及灰分测定的方法,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要成分虫草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除柞蚕蛹为寄主者外,大米为培养基者性状及显微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同产地及不同培养基者,其水分均<6%,灰分均≤5%;虫草素含量差异明显,柞蚕蛹为寄主者,其含量为4.26 mg/g,大米为培养基者,沈阳产含量为3.24 mg/g,山东产含量为1.69 mg/g,吉林产含量为1.41 mg/g.结论 实验结果可为蛹虫草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翁丽丽;范艳君;高静;宋启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白附子炮制后新增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目的 分离和鉴定白附子炮制后新增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硅胶柱和制备高效液相分离纯化,硅胶G薄层板和HPLC检识,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甲基糠醛(Ⅰ),还分离到了其结构类似物质双[5-甲酰基-糠基]-醚(Ⅱ).结论 首次从制白附子中分离得到5-羟甲基糠醛和双[5-甲酰基-糠基]-醚,为中医临床炮制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红伟;张振凌;刘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及对妊娠小鼠离体子宫肌条的收缩作用

    目的 观察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及对妊娠小鼠离体子宫肌条的收缩作用.方法 对妊娠昆明种小鼠于妊娠第6~8天给药,共8组,每组10只,观察妊娠抑制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孕酮的水平.建立离体子宫平滑肌装置,研究紫草总酚酸对孕龄5~10 d的受孕小鼠的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结果 用小鼠口服紫草总酚酸1 040 mg·kg-1能够显著性的提高单用米非司酮(1.5 mg·kg-1)的妊娠抑制率(P<0.05),并能增加实验组平均死胎数,但是对血清孕酮的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紫草总酚酸有显著增强早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活性的作用(与给药前比较P<0.01).结论 紫草总酚酸辅助米非司酮对妊娠小鼠的抗早孕作用明显,其抗早孕作用不是通过降低孕酮水平来实现的.紫草总酚酸可显著增强早孕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活性.

    作者:王丽君;张鑫毅;廖矛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贵州不同产地鱼腥草不同部位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对鱼腥草根、茎、叶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根在30%乙醇浓度条件下,超声25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茎在40%乙醇浓度条件下,25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叶在40%乙醇浓度条件下,20min为提取绿原酸佳效果.结论 不同产地的鱼腥草中绿原酸的含量差异较大以及不同部位的鱼腥草中绿原酸含量差异很大,为评价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占南;罗世琼;彭全材;余正文;朱国胜;杨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孔石莼抗病毒蛋白多糖的提取分离及抗柯萨奇病毒B3活性

    目的 从绿藻孔石莼中分离具有抗病毒活性蛋白多糖提取物. 方法 新鲜孔石莼经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和硫酸铵沉淀得到粗提取物,大孔树脂层析分离得到蛋白多糖.经紫外扫描、高温高压处理(121℃,15min)和糖苷酶水解测定提取物的性质.MTT法检测蛋白多糖对Hela细胞的毒性,细胞病变法(CPE)检测蛋白对柯萨奇病毒B3(CVB3)引起的细胞病变抑制作用.通过样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对CVB3增殖的影响、对CVB3感染细胞的综合作用,初步研究了样品抗病毒作用的机理.结果 从孔石莼中提取了蛋白多糖,得率为0.5%.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孔石莼蛋白多糖对HeLa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大于8mg·ml-1.孔石莼蛋白多糖具有显著的抗CVB3活性,通过试验测得孔石莼蛋白多糖对CVB3主要是预防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其IC50为3.7μg·ml-1.结论 从孔石莼中分离到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多糖,具有很好的抗CVB3活性.

    作者:罗振宇;陈薪研;王小燕;瞿畅;张美英;安卫征;熊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花椒与青椒的毒性和药动学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花椒与青椒的急性毒性以及口服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采用简化几率单位法,计算花椒与青椒的LD50,并比较二者的急性毒性;采用药物累积法,以死亡率为指标测定花椒与青椒的表观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 花椒的LD50为(51.14±4.47)g·kg-1;青椒的LD50为(78.02±6.86)g·kg-1.花椒、青椒口服给药后体存量的表观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花椒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1.321 h,AUC(0-t)=102.015 g·h-1·kg-1,Tmax=0.500 h,Cmax=46.720 g·kg-1;青椒主要的药动学参数为t1/2=0.607 h,AUC(0-t)=83.561 g·h-1·kg-1,Tmax=0.250 h,Cmax=75.050 g·kg-1.结论 花椒与青椒的LD50与体内药动学过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花椒的毒性大于青椒.

    作者:宋丽;刘友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沙苑子黄酮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NF-кB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沙苑子总黄酮(FAC)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其对NF-кB表达作用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5,0.25,0.125,0.062 5 mg/ ml) 处理MCF-7细胞6,12,24,48,72 h后,SRB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检测凋亡率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蛋白表达.结果 SRB法显示, 0.5,0.25 mg/ml浓度沙苑子黄酮作用24,48 72 h以及0.125 mg/ml作用48,72 h后MCF-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作用48,72 h后以及0.125 mg/ml作用24 h后对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也有差异性(P<0.05).FITC-AnnexinⅤ/PI 双染法FCM(flow cytometry)检测显示,不同浓度沙苑子黄酮(0.5,0.25,0.125,0.062 5 mg/ ml)作用72 h后,MCF-7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46%,60.34%,51.27%,46.83%, 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12%,3.27%,2.59%,1.26%.与对照组比较0.5,0.25,0.125 mg/ml组早、晚期凋亡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也有差异性(P﹤0.05),0.5 mg/ml剂量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5-Fu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estern blot 检测NF-κB表达,再用 Band Leader软件分析.结果 0.125,0.25,0.5mg/m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0.062 5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NF-кB表达也有差异性(P<0.05).结论 沙苑子黄酮对MCF-7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F-кB表达有关.

    作者:韦翠萍;王建梅;顾振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药用石斛种间有性杂交育种阶段性初报

    目的 探索石斛种之间有性杂交的亲和能力.方法 选用种间性状差异较大、花期相近的4种药用石斛种为材料,在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试验.结果 药用石斛种与种之间亲和力较高,各组合杂交结果率达16.6%~75.0%;花期人工自交和杂交的结果率均比蕾期高,其中花期的自交结果率在25.0%~75.0%,杂交结果率达16.6%~50.0%,蕾期的自交结果率为14.2%~50.0%,杂交结果率为16.6%~33.3%;而自然授粉的结果率均为0.结论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药用石斛结果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为药用石斛的有性繁殖和杂交育种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潘春香;白音;包英华;范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中新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Welchrom-C18 色谱柱(5 μm ,4.6 mm×250 mm),以甲醇-水-三乙胺(75∶25∶0.03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3 nm,柱温为30℃.结果 新乌头碱在0.046 4~0.324 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2.1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附子中新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贾金艳;彭小冰;沈洲卿;杨卫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运用循证医学发展中医中药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也称有据医学、求证医学,是用好的临床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以及患者的期望有机的结合,也是运用新、有力的科研信息,指导临床医生采用适宜的诊断方法,精确地预后估计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核心内容是重视证据、以人为本.同时,也注重医生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运用循证医学来完善中医中药理论,加快发展中医中药,建立中医药临床系统评价体系,汇集中医药临床评价的资料,建立大型中医中药信息数据库,是医药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作者:谢腾芳;赵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蝇蛆甲壳素的制备技术研究

    目的 研究蝇蛆甲壳素的制备技术,优选出适宜制备工艺.方法 蝇蛆甲壳素的制备采用酸碱法,产物含氮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灰分含量测定采用550℃灼烧法.结果 脱蛋白佳工艺为以4%NaOH室温浸泡两天,并更换NaOH 1次;脱色工艺使用1% KMnO4;佳脱钙工艺为2 mol·L-1盐酸在25℃下反应6 h.结论 使用酸碱法制备的蝇蛆甲壳素质量指标可达食品级甲壳素标准.

    作者:覃容贵;吴建伟;国果;付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