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甘松挥发油对HEK细胞Nav1.5电流电压及电导电压的影响

葛郁芝;吴志婷;胡朗吉;Yeh Jay Z

关键词:甘松挥发油, HEK细胞, Nav1.5, 膜片钳
摘要:目的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流电压依赖性Na+电流失活与激活曲线, 甘松挥发油对电流-电压关系(I-V),电导-电压关系(G-V)曲线的影响, 以及对快Na+通道失活(H-I)的影响.方法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HEK细胞Nav1.5电压依赖性Na+电流失活曲线, I-V和H-I曲线.结果正常自然依赖性失活曲线向超极化移位,移动速度10 min内是4 mV.甘松挥发油能降低I-V曲线Na电流的峰电位,但不能改变其Na电位(ENa)从内流向外流的反转电位的方向.G-V曲线明显向超极化方面移动,Vg1/2 =(-59.8±4.22) mV是对照自然失活曲线;Vg1/2 =(-58.8±5.69) mV 是10 PPM甘松挥发油;Vg1/2 =(-68.0±4.36) mV是药物被洗脱后失活曲线(P<0.01,n=6).在除去自然移动值后10 PPM甘松挥发油的Na电位失活作用明显.甘松挥发油应用前, 应用10 PPM甘松挥发油以及药物洗脱后H-I曲线与自然失活曲线比较,校正自然失活因素后10 PPM甘松挥发油实际移动Vg1/2是(18.0±4.50) mV (P<0.01, n=5),洗脱40 min后接近对照状态.结论甘松挥发油对I-V,G-V曲线有向超极化移位的影响.对快Na+通道有加速失活与抑制激活的作用, 然而电压依赖性Na失活是可逆性的.这一作用奠定了甘松挥发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18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疮疡阳证患者3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3例,采用金黄膏治疗;对照组129例采用立至欣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8%,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黄膏治疗疮疡阳证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陈雪清;韩书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学科间相互渗透已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是中药专业高等教育的新探索.在分析中药专业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理由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作者:刘毅;王允;万德光;潘正;陈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姜黄素体内外给药及含药血清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3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比较姜黄素3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体内给药和含药血清能够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体外实验证实姜黄素能够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与其代谢产物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是相反的.

    作者:冯文茹;赵秀梅;刘利萍;胡人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合欢种子化学成分预实验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银合欢种子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银合欢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反应法,对银合欢种子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银合欢种子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银合欢种子中可能含有氨基酸、糖、有机酸、皂苷、黄酮类、酚类、强心苷、生物碱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银合欢种子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银合欢种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侯小涛;邓家刚;戴航;周丽霞;郭振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方法探索

    为达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趋势,教学要求,让学生不仅掌握其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成为勤思善学的主人翁,而且理论与实践要结合,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从更新教育观念、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与教学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允;刘毅;夏晨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及相关基因:环氧合酶2(COX-2)、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IкB-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β1-40海马区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对AD大鼠海马区β-APP,COX-2,IкB-α及nNOS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明显降低AD模型大鼠海马区β-APP,COX-2,IкB-α表达,使nNOS表达升高.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COX-2,NF-кB/IкB-α,增加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表达,影响β-APP生成,延缓神经元细胞的早期损伤和迟发性损伤,从而起到治疗AD的作用.

    作者:韩玉生;周忠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膜分离技术纯化白藜芦醇的研究

    目的 利用膜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白藜芦醇,减少污染.方法虎杖苷液态发酵后浓缩,用60%的乙醇以1∶8的料液比在常温下提取,过滤得到滤液,然后将滤液用两级膜进行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白藜芦醇的纯度.结果经微滤膜处理后白藜芦醇的纯度达30.5%,再经超滤膜处理,纯度达55.8%.结论该方法可降低生产成本,不使用有毒有害的溶剂,实现清洁生产.

    作者:刘志昌;夏炎;张莹;陈莹;韩骁;万端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建立

    目的 对影响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沉香RAPD的佳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变化单一因素的方法对模板 DNA浓度、Taq酶用量、dNTPs、引物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对RAPD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适合沉香RAPD分析的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20 ng、Taq酶1.0 U、dNTPs浓度为0.3~0.4 mmol·L-1、随机引物浓度为0.6 μmol·L-1、Mg2+浓度1.5~2.0 mmol·L-1.PCR反应条件:94℃,10 min;94℃,1 min;36℃,1 min;72℃,2 min;45个循环,72℃,8 min.结论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作者:邵敏;周鹤峰;唐历波;刘银花;李官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薛生白辨治湿热病浅析

    清代名医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他所著<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病的重要著作,其对湿热病的论述极为详尽,尤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与传变趋势、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作了精辟的阐述.笔者通过对<湿热病篇>的研究,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薛生白辨治湿热病的学术特点进行初步的探析.

    作者:黄欢;黄家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脾虚状态下乌头炮制减毒药效对比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虚证状态下乌头属药用植物炮制减毒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观察虚证状态下药物炮制减毒后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相同剂量的前提下,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明显,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而在毒性降低的同时,药效没有降低.结论脾虚状态下乌头属植物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没有降低,有的药品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略有增强.

    作者:刘智;张大方;张志仁;王奕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天然水蛭素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结缔

    目的 观察水蛭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素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TGF mRNA 2-ΔΔCt值(3.59±0.5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3)(P<0.05),表明模型组CTGF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组CTGF mRNA 2-ΔΔCt值(1.83±0.34)显著降低(P<0.05),表明CTGF mRNA表达下调.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下调CTGF mRNA的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贾彦;牛英才;张英博;周丽;董妙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花生种皮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花生种皮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血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醇提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 d后,环磷酰胺造模.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第12天摘眼球取血观察对外周血小板及相关血细胞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除醋酸乙酯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提高血小板数(P<0.01).大多数给药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红细胞及白细胞数目.结论花生种皮的醋酸乙酯及乙醇提取部位均可提高血细胞水平,改善血细胞状况.

    作者:杨增艳;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汉前中国古代解剖学对于肺脏之认识

    通过查阅国内汉前各类著作中有关肺脏解剖方面的文献资料,参阅后人的有关论述,并与当时的中医学理论相联系、对照,可以推断:早在两汉之前中国古代解剖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对于中医学有关肺脏理论的形成具重要影响作用.

    作者:丁雨;张俊川;董尚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对比普通粉和微粉中挥发性成分异同.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石莲皮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苦石莲皮普通粉中分离出115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3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4.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5种;微粉中分离出119个化学成分,鉴定出64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53.7%,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有9种.两种粉末挥发性成分中有54种相同成分,微粉中含量高于普通粉中相应成分的有28种,其中含量高的分别是柠檬烯(5.311%,普通粉)和亚油酸甲酯(3.388%微粉).结论该实验首次对苦石莲皮普通粉和微粉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袁月玲;霍昕;高玉琼;刘莹;丁丽娜;杨迺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聚酰胺吸附-铝离子显色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 采用聚酰胺吸附-铝离子显色法测定乌药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经聚酰胺吸附后的样品,以芦丁为对照品,在420 nm处测定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确定浓度.结果总黄酮在0.002~0.1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该法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RSD为2.76%(n=5).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

    作者:顾霞敏;许海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李应东教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疗效不佳;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日渐显示出其优势.李应东教授从医20多年对本病的治疗独有神悟,造诣颇深.文章对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作者:刘清君;刘彩梅;巩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从肝论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从经络分布、肝脏生理功能及病机转变论述肝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进而对其治法和方药配伍进行探讨.

    作者:孙英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民族药响铃草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探讨响铃草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对响铃草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响铃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和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藤黄微球菌、绿脓杆菌以及黄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响铃草提取物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周英;王慧娟;段震;李燕;黄赤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半夏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硫酸-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按照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半夏生品及其六种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顺序为:法半夏(石灰甘草制)>姜半夏(姜矾煮制)>清半夏(矾煮)>清半夏(矾泡)>生半夏>贵州法半夏>姜半夏(姜炒).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0.01或P<0.001).

    作者:杨武德;李晶晶;李伟;王建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苏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连钱草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Symmetry C18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8个峰构成连钱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连钱草药材HPLC 中绿原酸、木犀草素二个黄酮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10个批次的连钱草药材HPLC 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连钱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朱玲英;钱大玮;段金廒;钱士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