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清;邓韩琦;杨卫平
千层塔由于其治疗老年痴呆等疾病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千层塔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内部显微结构、繁育、石杉碱甲提取分离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对未来千层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马小军;闫志刚;田夏红;袁经权;冯世鑫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鹿药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既有很高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文章从鹿药属植物的植物学特性、资源分布状况、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其研究概况,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赵淑杰;杨利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中药对胃溃疡大鼠H~+,K~+-ATP酶及壁细胞胃泌素受体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测定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同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H~+,K~+-ATP酶活性及胃液总酸度.结果 健脾活血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低于正常大鼠(P<0.05),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升高(P<0.05);奥美拉唑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中西药组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胃液总酸度及H~+, K~+-ATP酶活性与正常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健脾活血中药平缓地抑制胃壁细胞的H~+, K~+-ATP酶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同时,不影响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防止停药后反跳性过多泌酸.
作者:梅武轩;曾常春;余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乙醇微波辅助萃取枳壳中柚皮苷的提取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液固比和微波萃取时间对枳壳中柚皮苷提取的影响.结果 得出优化的微波萃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40%,微波功率为425 W,液固比为50 ml/g,微波萃取时间为4min.在此佳条件下,进行了加样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6.8%~102.4%,RSD为2.57%.结论 正交实验法优选出的枳壳中有效成分柚皮苷的微波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微波辅助萃取与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
作者:王桂花;周峰;赵常青;杨屹;方婧;郭振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提取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中的辣味部位,并对辣味部位与其余部分的镇痛、抗炎、抗菌活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真空液相色谱法分离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并以离线TLC-MS及化学显色法进行鉴别;分别以体外抗菌实验、热板法、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进行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提取出的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后者为辣味部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抗炎作用与高良姜芳香类提取物相当.结论 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的抗菌、镇痛和抗炎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辣味部位可分离出来另作特色开发,这样更有利于拓宽高良姜药用资源的用途.
作者:冯丽娜;邓亦峰;梁念慈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阳桃根醇提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及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格列本脲组,阳桃根醇提物高、低剂量组.另选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14 d,在第0,7,14天时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并于第14天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肝脏中的SOD及MDA值.结果 阳桃根醇提物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P<0.01);阳桃根醇提物高剂量能提高小鼠肝脏中的SOD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1).结论 阳桃根醇提物能够减轻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糖,是一种具潜在开发意义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
作者:黄桂红;黄仁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新颖、功能独特,具有调血脂、抗血栓、抗癌、抗病毒和抗衰老的作用,是新药研究开发的活跃领域.该文综述了海洋活性物质降血糖研究进展,以期为糖尿病新型药物研究提供信息与思路.
作者:温扬敏;高如承;罗彩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毒死蜱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近红外光谱的检测范围12 500~4 000 cm~(-1),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64次.结果 偏小二乘回归在6 447~5 448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检测浓度范围10~125 ng/ml,,预测相关系数为99.59%,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29.结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农药毒死蜱的残留分析.
作者:孙荣梅;李筠青;相秉仁;于丽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氮酮对盐酸小檗碱的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黄连复方涂膜剂透膜吸收促进剂的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裸鼠皮肤为试验屏障,利用ZTY智能透皮实验仪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法,研究氮酮与冰片联合使用时对盐酸小檗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 当一定量的冰片与浓度分别为0%,2%,5%的氮酮联合使用时,盐酸小檗碱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62.591,52.927,60.622μg·cm~(-2)·h~(-1).结论 冰片与不同浓度的氮酮联合使用时,氮酮与冰片有一定的相互抑制作用,氮酮浓度为0%时,有大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
作者:施薇;刘志强;王淑敏;皮子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初探山慈姑及其伪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巴色素法,底物为L-多巴,测定山慈姑及其伪品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激活作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酪氨酸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山慈姑的激活作用高,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作用不明显,白及呈抑制作用;薄层检测显示山慈姑、丽江山慈姑和金果榄中含有酪氨酸.结论 初步认为酪氨酸为山慈姑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
作者:黄小容;王慧娟;贺定祥;周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硫磺霜中间苯二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2%乙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间苯二酚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0%).结论 该方法 简便,结果 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硫磺霜中间苯二酚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张娟;胡旺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腹针疗法是近来兴起的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实践性针灸体系.生物全息律则是近代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文章认为此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与互补,认为生物全息律对腹针的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并试用此观点对腹针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
作者:周达君;闵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并拔除导管;C组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方法 对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组胸水LDH均较各组治疗前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P<0.05),以A、B两组胸水LDH升高明显.治疗后A、B两组胸水CEA均较各组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以A组胸水CEA下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学、心脏、肝脏、肾脏等毒性反应.结论 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毒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邓宏;周宇姝;吴万垠;龙顺钦;郑剑霄;柴小姝;薛晓光;河文峰;蔡姣芝;张海波;孙良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对接骨七厘散工艺改进和剂型改革,考察接骨七厘散软胶囊内容物的佳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方法 以物料粒度(D_(50)和D_(90))、物料稳定性等作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分别对分散介质、介质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结果 软胶囊内容物的佳湿法超微粉碎工艺为:加1.5倍量预保温PEG400,40 ℃以下超微粉碎35 min,出料,即得.结论 湿法超微粉碎工艺简便,效率高,不仅使物料粒度变细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节省药源,同时使物料均质化程度更高,便于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孔令提;代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蚂蟥冻干粉针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筛选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得出佳处方和制备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蚂蟥多肽(whitmanin)的含量,并以此作为主要指标考察制剂质量.另通过长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使用5%甘露醇作为赋形剂效果较好;含量测定中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 = 1.8%);其室温留样12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 所制蚂蟥冻干粉针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钟山;杨得坡;崔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超高压水射流对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150~350 MPa的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水提醇沉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不同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提取液后,五味子的薄层图谱中斑点个数、大小及Rf值无显著差异;高效液相色谱中峰个数及形状亦无明显差异,且经超高压150~350 MPa水射流处理后,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较五味子原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50MPa压力处理后含量升高多,更高的压力使五味子醇甲开始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研究可为超高压水射流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提供依据,为五味子药材的药品、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小荣;徐柏三;王盛民;王懿萍;陈波;赵冬梅;陶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霉茶总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以蛇葡萄素为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清中蛇葡萄素的浓度.结果 大鼠灌胃0.5 h后血清中即可检测出蛇葡萄素,霉茶总黄酮在大鼠体内呈一室模型分布,且药物在高、中、低剂量时的药物浓度变化比较一致.结论 HPLC法适用于测定大鼠体内霉茶总黄酮血药浓度,总黄酮在大鼠体内吸收很快,浓度对药物的体内代谢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王桂红;刘丹;吴杰;邴飞虹;张国斌;郑国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蜂房药材中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梯度洗脱.色谱柱为Kromasil ODS-C_(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氟乙酸调pH至5),流速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和原儿茶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RSD为1.01),98.4%(RSD为1.18%),97.3%(RSD为1.18%).结论 所建方法 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为蜂房质量标准的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刘东洋;史国兵;赵庆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出冠通贴剂的乙醇回流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淫羊藿等3味药材乙醇回流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 终确定佳工艺为加70%乙醇10倍,提取两次,1.5h/次.结论 用此工艺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此工艺合理稳定,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吴金伟;何宇新;马育彪;米之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马齿苋多糖(PPS)对糖尿病小鼠预防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PS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糖尿病小鼠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PPS组上调基因1条,下调基因1条,上调基因和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下调基因和氧化还原法应相关.结论 马齿苋多糖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小鼠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春丽;李玉萍;刘建涛;胡娜;刘华;苏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