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压水射流对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影响的研究

张小荣;徐柏三;王盛民;王懿萍;陈波;赵冬梅;陶敏

关键词:超高压水射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摘要:目的 研究超高压水射流对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150~350 MPa的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水提醇沉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不同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提取液后,五味子的薄层图谱中斑点个数、大小及Rf值无显著差异;高效液相色谱中峰个数及形状亦无明显差异,且经超高压150~350 MPa水射流处理后,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较五味子原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50MPa压力处理后含量升高多,更高的压力使五味子醇甲开始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研究可为超高压水射流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提供依据,为五味子药材的药品、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耳针作用的形态学基础-来自HRP神经示踪法的证据

    目的 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 μl 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布情况.结果 除了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以及其他核团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论 耳甲区迷走神经分支与迷走初级中枢有神经联系,耳甲穴位针刺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耳-迷走反射途径实现的.

    作者:梅志刚;朱兵;何伟;高昕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高压水射流对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超高压水射流对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150~350 MPa的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水提醇沉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 不同超高压水射流处理五味子提取液后,五味子的薄层图谱中斑点个数、大小及Rf值无显著差异;高效液相色谱中峰个数及形状亦无明显差异,且经超高压150~350 MPa水射流处理后,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较五味子原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50MPa压力处理后含量升高多,更高的压力使五味子醇甲开始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该研究可为超高压水射流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提供依据,为五味子药材的药品、食品及保健品的开发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小荣;徐柏三;王盛民;王懿萍;陈波;赵冬梅;陶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荭叶心通软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荭叶心通软胶囊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开胸分离麻醉犬冠状动脉,以不同剂量荭叶心通软胶囊和复方丹参片做对照,观察给药后麻醉犬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荭叶心通软胶囊对麻醉犬血压动脉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有降压作用,明显增加麻醉犬冠脉流量(CBF)、减慢心率(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荭叶心通软胶囊具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前景.

    作者:李翠兵;黄勇;王永林;方泰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亳白芷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亳白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亳白芷药材挥发油种类和含量,并与同样方法 处理过的川白芷进行比较.结果 从亳白芷中鉴定出37种成分.结论 亳白芷含有大量的碳烯、醇、酸、酯类物质.

    作者:马逾英;王娜;张利;车早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急性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急性子药材指纹图谱,全面控制急性子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8个不同地区急性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标定出13个共有峰.结论 该方法 稳定、可靠,可用于急性子指纹图谱的建立.

    作者:徐艳;张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催吐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催吐萝芙木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_9(3~4)正交实验,研究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的pH条件3个因素对催吐萝芙木醇提工艺的影响,以提取物中的水溶性生物碱为指标,采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佳提取工艺.结果 催吐萝芙木的佳浸提工艺为用10倍量95%的工业酒精在pH为2的条件下,浸提5 h.结论 该工艺简便、合理,提取时间只有传统醇提工艺的1/12,生物碱盐酸盐的提取率可达12.8%.

    作者:刘洋洋;梁振益;刘平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服清脑宣窍方后大鼠脑部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大鼠口服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后进入脑组织的清脑宣窍方移行成分.方法 大鼠脑样品取出,洗去残血、匀浆、甲醇提取、离心后水溶,用C_(18)固相萃取柱处理,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 μm),Eclipse XDB-C_(18)保护柱.建立大鼠口服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后脑组织的L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前期已分得的单体,对脑组织中移行成分进行了指认.结果 确定了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的靶器官脑的18个移行成分.结论 清脑宣窍方栀子与三七的指标性有效成分栀子苷、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均能进入脑,发挥作用.

    作者:周威;石任兵;孙建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儿肺安口服液的制备与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肺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与临床应用.方法 制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合理,疗效确切.结论 小儿肺安口服液符合制剂要求,可用于临床.

    作者:宋卫中;刘蔚;张百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波辅助提取川芎多糖的研究

    目的 确定在微波条件下提取川芎多糖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微波功率、料液比、萃取时间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_9(3~4)正交表,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31W,料液质量比1∶40,萃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06%.结论 微波法萃取川芎多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黄鸿飞;王维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首乌粗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白首乌(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多糖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白首乌(耳叶牛皮消)中提取粗多糖,将84只健康小鼠动物随机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4只按低剂量组(100mg·kg~(-1)·d~(-1))、中剂量组(250 mg·kg~(-1)·d~(-1))、高剂量组(500 mg·kg~(-1)·d~(-1))连续灌胃多糖8d,对照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摘眼球取血测量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含量.结果 白首乌多糖肝损伤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及AST活性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首乌多糖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小红;袁江;周远明;张瑜;曾亚翎;刘谋治;赵冰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白英汤防治头颈肿瘤放射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白英汤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口干症和口咽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面颈联合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放疗同时每天饮矿泉水,治疗组采用放疗的同时服用中药白英汤水煎剂,观察两组的口干症状和口咽黏膜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时和结束后4周,治疗组患者口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中重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 中药白英汤能减轻面颈联合野放疗后口干症状,降低放疗引起的口咽黏膜反应.能否提高患者放疗耐受剂量进而提高肿瘤控制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尹礼烘;黄小陆;周荣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中风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中风病的防治是当今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益气、活血、养阴法是中风病常用的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这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综述,以期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结论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作者:秦秀德;王换新;周喜燕;朱磊;陈杰;路永坤;黄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大豆苷元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大豆苷元(DD)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高、低剂量的大豆苷元.测定冠脉流量、心率、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及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酸激酶(CK)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溶剂组比较,大豆苷元能使左心室收缩压升高、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增大;能使心肌LDH及CK的活性升高;冠脉流量、心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大豆苷元可通过增大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及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生枝;钟星明;黄虎龙;陈洁玲;冒宸;叶丽娟;曾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关于中医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模式思考

    探讨中医药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中的思路与模式.应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结果 ,根据本病的发生因素与演变发展情况,从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出发,贯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观点,探讨新的冠心病防治观点.

    作者:武重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土甘草止咳祛痰作用研究

    目的 对土甘草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实验、酚红祛痰实验法观察土甘草的止咳、祛痰作用.结果 土甘草对浓氨水所致小鼠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土甘草具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

    作者:陈少锋;余胜民;黄琳芸;郭力城;杨东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机体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 运用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中医阴阳五行学理论,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关系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结论 脏腑之阴阳,即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脏腑阴阳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作者:刘克强;张重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头翁药材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

    目的 建立白头翁药材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_(18)(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28∶7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30℃.结果 白头翁皂苷B4在29.4~147 mg·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14%.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白头翁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蒨;鹿燕敏;薛小平;刘洪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探析《黄帝内经》养生经典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论述了一种近乎理想化的境界,在现代生活中离年轻化、现实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从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合理的目标以及豁达的心态等5个方面将<黄帝内经>养生经典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强调养生要注重未病先防,要贯穿人的一生.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养生经典,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医药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楼彩霞;庞宗然;崔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冠通贴剂乙醇回流工艺

    目的 优选出冠通贴剂的乙醇回流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淫羊藿等3味药材乙醇回流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 终确定佳工艺为加70%乙醇10倍,提取两次,1.5h/次.结论 用此工艺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此工艺合理稳定,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吴金伟;何宇新;马育彪;米之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驱白巴布期中微量元素与组方原理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驱白巴布期中与白癜风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该药中微量元素分布与组方原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HNO_3-H_2O_2高压消解罐法消化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Cu,Zn,Fe,Ca,Mg,Mn,Sr,Co等8种微量元素,原子荧光法(AFS)测定Se元素.结果 两种方法 的RSD(n=5)在0.65%~3.18%内,元素回收率在90.52%~103.56%之间,测定结果 较理想.结论 ICP-AES法和AFS法测定微量元素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分析测定药材中的微量元素,结果 发现驱白巴布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组方原理有很大相关性,为今后进行基础研究及进一步开发提供信息.

    作者:霍仕霞;闫明;张兰兰;刘晓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