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时点加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解晓静;邢兆宏;权红;章九红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四联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点加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40例、西药前服用中药组41例和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41例.单纯西药组采用西药标准四联疗法: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2次/d,阿莫西林分散片1.0g,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500mg,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0.22g,2次/d,疗程14d.西药前服用中药组在单纯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西药服药前14d口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1剂/d,疗程14d.观察三组患者的Hp根除率,治疗前后计算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Hp根除率为90.24%,西药前服用中药组Hp根除率为73.17%,西药组Hp根除率为67.50%,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Hp根除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68%,西药前服用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5.6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52.50%,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西药同时服用中药组中医症状的改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同时服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和临床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下夹脊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CT引导下夹脊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臭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该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夹脊穴臭氧注射5~10mL,每周治疗2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所有完成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SA)与临床痊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1年内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解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体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军;陈敏;黄廷荣;万瑛;黄移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自拟平胃白术汤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自拟平胃白术汤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因腹泻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对应治疗措施实施过程中予以中药敷脐;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平胃白术汤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及症状缓解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腹泻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自拟平胃白术汤联合中药敷脐可有效改善患儿多项临床症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保证了治疗安全性,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程玉惠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参苓白术散在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在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中采取参苓白术散的成效.方法:本次的72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培菲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培菲康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4.44%,相比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6.852,P<0.05),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都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1.44±0.45)明显优于对照组(4.85±1.0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4.228,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采取培菲康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罗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老年高血压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促进睡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及血压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多导睡眠监测评分、临床疗效及患者的血压进行评定.结果:4周后,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次数和非快速眼动时间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失眠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收缩压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血压.

    作者:缪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化疗联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化疗联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经临床确诊为中晚期食管癌的6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组3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TP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TP方案联合培正散结通膈汤治疗.经过4个治疗周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食道症状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贫血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正散结通膈汤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食道吞咽症状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分级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蒋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筋刀松解治疗下腰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下腰痛患者应用经筋刀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120例DLSS下腰痛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0)、试验组(n=60).参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与中频理疗,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筋刀松解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疗效评定标准(JOA)积分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为86.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JOA积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JOA积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S下腰痛患者应用经筋刀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温鸿源;龙洁珍;葛敏恩;廖广婧;李力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改良八段锦对高龄髋部骨折非手术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干预

    目的:探讨进行改良八段锦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我院关节专科住院,采取非手术治疗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八段锦活动锻炼,每天3次,每次15~30min.结果:采用改良八段锦干预后,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关节僵硬,夜寐不安,发生压疮的例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段锦可以促进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严洁敏;曾惠玲;龙艳;袁雪婷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探讨运动疗法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血糖及妊娠结局影响

    目的:分析运动疗法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4例,都是单胎妊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进行运动疗法,观察组(47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饮食干预;观察患者妊娠期相关指标,包含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含量、分娩体重及羊水指数等;患者不良妊娠状况,包含胎儿窘迫、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羊水指数、分娩体重、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空腹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的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疗法和中医饮食干预可使其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王婧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红外热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通过红外热成像研究内热针治疗对腰部软组织供血状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的对照组(n=66)及内热针治疗的观察组(n=6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腰部软组织供血状况.结果:(1)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3.2±1.0)与腰部温度(34.2±2.1)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LFR评分(8.4±2.1)与JOA评分(21.6±3.5)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8.49%,高于对照组的78.78%,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好,且能显著提高患者腰部温度,改善患者腰部软组织供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金刚;程肖芳;王圆圆;钱旭;陈冬;郑俊雄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八段锦养生操改善局部晚期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中应用八段锦养生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1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养生操护理组,每组各56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指导养生操护理组患者使用八段锦养生操进行锻炼.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养生操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过程中,科学规范地指导其使用八段锦养生操进行锻炼,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藏医袋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评价藏药袋浴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疗效评估.方法: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A组给予五味甘露袋浴未加卡擦药,B组给予五味甘露袋浴主加卡擦药肾瓣棘豆和粗茎秦艽,龙脑冰片.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消肿和压痛程度进行测定并比较病症的变化确定治疗效果情况.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2种方案中B组显效率较高于A组.结论:治疗风湿性疾病应科学选用治疗药物.综合考虑,五味甘露袋浴加卡擦药肾瓣棘豆和粗茎秦艽,龙脑冰片,其卡擦药炮制简单优势且进一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短时间内疗效较明显,是目前藏医药临床当中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提高疗效的选择药物.

    作者:多果;闹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纤维蛋白原在造影剂肾病中的变化以及黄芪注射液对其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肾脏造影剂损伤后尿中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损伤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黄芪组,实验组、黄芪组依次尾静脉注射吲哚美辛(10mg/kg)、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10mg/kg)和碘必乐(3gI/kg)制备大鼠造影剂肾病模型,对照组同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半小时内,黄芪组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0.4mL/100g.连续多时点检测尿中纤维蛋白原、血肌酐和尿素.结果:实验组尿中纤维蛋白原2小时开始升高,12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三个时间点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黄芪组尿中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蛋白原在造影剂肾脏损伤中可能起一定作用,黄芪对其伤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云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药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临床观察一例

    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是一种少见的以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有自限性,有自愈的倾向.目前本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均未明确.导师张池金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痰热蕴于肌肤而发,应注重标本兼顾,内清外散,方可见效显著.本文旨在讨论中医辨证论治有效改善此病的病例一例,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

    作者:戴倩倩;张池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面神经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特发性面神经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激素组,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组治疗前后H-B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低剂量激素组的H-B评分为(2.06±0.72),高剂量激素组H-B评分为(1.95±0.81),均低于对照组的(2.75±0.88)(P<0.05),但低剂量激素组与高剂量组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低剂量激素组和高剂量激素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5%、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不良反应方面,高剂量激素组的血糖、HbAlc异常,消化不良和失眠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结论:低剂量激素治疗合并糖尿病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龚汉贤;庄泽微;李飞;叶虹;罗丽霞;李卓卫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65例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肛隐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76%,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32.0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谦;郭毅;魏晓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评估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的60例中孕引产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和观察组(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其时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即胎盘残留比例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胎盘残留量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时效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和效果均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利爽;由春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浅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为心神失常的功能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虽然累及脏器多,笔者认为其发病因于肝,提出从肝论治该病,分为肝郁血虚、心失所养型,肝郁化火、痰火扰心型,肝郁血滞、心脉痹阻型几个证型进行治疗,从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晓霞;刘发云;徐文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解郁化痰汤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实验组进行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的治疗,在治疗4,6,8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PA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ESS).结果:组内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6,8周时的PANSS评分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4,6,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3.3%,较实验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用药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利培酮,而且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先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加减和中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及 对症状缓解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加减和中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及对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资料,按治疗用药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儿情况采取对症措施处理,研究组则在其基础加加减中和散实施治疗,比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腹痛消失时间为(6.67±2.01)d,长于研究组的(4.49±1.17)d(P<0.05);对照组总疗效为78.95%(30/38),低于研究组的97.37%(37/38)(P<0.05).结论:加减和中散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治疗效果佳,可使患儿不适症状得以尽早缓解.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