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治疗谨防血糖影响

丁宗君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 糖尿病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否可以影响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方法:选取1800名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他汀类药物,随访时间不少于1年,对于新发生的糖尿病的病例进行记录.结果:在新发糖尿病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董湘玉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

    董湘玉是贵阳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身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董教授,受益颇深,现将董师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如下.1 理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不宜郁滞,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五行关系中,肝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倘若情志不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克脾犯胃,致使脾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临床上常因肝郁失疏导致胃脘痛者尤为多见[1].引起胃痛的原因很多,有气滞、痰瘀、湿热、食滞及脾胃虚弱等,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甚为密切.董师认为无论是何种致病因素,气机阻滞是胃痛发生的关键,即所谓“治胃病不理气非其治也”,所以治疗时以理气基本法则进行随证加减.

    作者:赵小红;董湘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调查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我社区内0~6个月母乳喂养的情况,探讨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指导措施,期望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儿童6个月体检时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在2011~2012年出生,长期居住本地的200名婴儿的喂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婴儿在6个月时实行母乳喂养96例(48%),混合喂养68例(34%),人工喂养36例(18%).不同分娩方式、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及产妇心理等因素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是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王建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联合用药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92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取单一/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三酰甘油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的平均血压低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体质量低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单一组(46例),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3.91%.联合组(46例),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31%.两组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可见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优于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

    作者:邱杰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后分析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6.37%,针刺结合穴位注射面肌痉挛有着良好的疗效.

    作者:柴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黔产石吊兰水、醇提取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黔产石吊兰水、醇提取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做对比研究,确定佳提取方法,为石吊兰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一水(68: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1mL·min-1,进样量10μL,分别测定.结果:水提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为67.451%,醇提物中石吊兰素转移率为227.783%.结论:提取方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为石吊兰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曾小飞;张丽艳;徐昌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50例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不同证型,辨证治疗,中药每日1剂,电针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应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彦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集束化管理方案在预防ICU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中的应用

    集束化管理理念的形成是将循证文化引入床边管理并为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某种疾病创造佳的实践指南.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探索性地将集束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我院ICU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将集束化管理理念运用于预防ICU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刘兆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对其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及综合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58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化检验的全面质量控制

    医疗卫生领域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医疗卫生面临着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二是科技的进步以及理论研究成果为医疗卫生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支持.本文着重研究了生化检测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升临床上的检验质量提供借鉴.

    作者:叶文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用升清阳的方法治疗“(月真)胀”

    根据《内经》“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的理论,用升清阳的方法治疗腹胀心下痞满的病症.

    作者:曾元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观察及护理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如炼钢、炼焦、烧窑、煤气管道漏气、煤矿瓦斯爆炸等都可有大量一氧化碳产生[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气体后,与血红蛋白(Hb)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致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造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缺氧.当吸入的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超过0.05%或30mg/m3时就可能发生中毒[2].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的3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38例,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抢救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3 ~62岁,根据国家CO中毒诊断标准临床诊断[3],其中重度3例,中度16例,轻度19例.

    作者:罗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对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对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干预.方法:在将1088例患儿按住院单双床号分组,单床号的538例患者为对照组,双床号的5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一般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综合护理细节干预.结果: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为7.8%,观察组院内感染率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操作细节规范化并做终监测能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护理操作效率.

    作者:费红;唐云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川芎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注射液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作用.方法:选取32名心律失常患者(含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例,室上性早搏患者8例,快速型房颤患者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例),疗程均为8~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及心悸等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对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心悸症状改善率93.7%;心电图改善率90.7%,治疗期间,川芎注射液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川芎注射液有明显的改善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邹飞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术后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同时,它也是导致老年人围手术期治疗失败、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预防、控制肺部感染,对减少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资料显示雾化吸入对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进行干预减少肺部感染有着积极意义,本文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雾化吸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王静波;顾红;胡婵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分析影响基层卫生院中药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中药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同时,中药的作用及其功效多种多样,既可食用,亦可防病治病,因此,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临床疗效,必须严格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本文以基层卫生院中药质量的影响因素为着眼点,重点分析了保障基层卫生院中药质量的对策.

    作者:邓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DHL系列多系统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DHL系列多系统综合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促使尿潴留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发生尿潴留患者12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应用DHL系列多系统综合治疗仪治疗1次成功有108例,两次成功9例,1~2天成功3例,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结论:应用DHL系列多系统综合治疗仪治疗尿潴留无痛苦、无创伤,见效快,患者满意.

    作者:王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探析

    目的:探析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方法:将2005~2012年在我院接受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6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发病时的情形以及治疗预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心慌、胸闷、不同患者病情的轻重不一以及心电图呈现出多样性.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因此要加以重视,加强治疗,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

    作者:冯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2例患者的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我院2005~2012年,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以下简称妊高症)患者32例,其中26~28岁11例,29~31岁13例,32~34岁8例.正常分娩14例,占44%,剖宫术18例,占56%;男婴38人,占59.4%,女婴26人,占40.6%.经过临床治疗护理,母婴均痊愈出院.对32例患者采取六观察、四把关、三协助、二加强、一指导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收治的4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观察疗效.结论:早期通过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行头颅MR检查确诊本病,尽早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钠治疗可减少TOBS患者的致残率,同时对于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儿童肱骨踝上骨折应用肘外侧切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8例,应用肘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均在1~3个月内骨折痊愈,肘关节活动95%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2例患者的肘关节伸屈不佳,2例患者的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在手术后的三个月内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用肘外侧切口进行治疗疗效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勇;秦明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