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

张善玉;施溯筠;朴惠顺;金在久

关键词:黄芪多糖, 人参总皂苷, 淋巴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1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APS1)及其与人参总皂苷(TG)联用时对人外周T细胞(hPBTCs)的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PBTCs的增殖.结果 APS1在25~100 μg/ml范围内,TG在5~20 μg/ml范围内均促进hPBTCs的增殖,增殖百分率分别为127.8%~144.6%和113.9%~163.1%,APS1与TG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联用时,增殖百分率为309.5%~529.5%.结论 APS1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hPBTCs增殖,APS1与TG联用可能增加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双版纳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初步调查西双版纳有药用蕨类植物40科74属148种,对其资源情况、药用概况作了阐述,并进一步对药用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作者:张丽霞;马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仙灵强骨口服液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仙灵强骨口服液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70 mg/kg维甲酸连续灌胃45 d,诱导雄性大鼠形成骨质疏松模型.成功造模后随机将大鼠分为强骨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开始给药.给药45 d后收集血液分离血清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分离大鼠双侧股骨,测定股骨骨参数.结果 仙灵强骨口服液对大鼠血清ALP水平、StrACP水平、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有改善作用.结论 仙灵强骨口服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冬春;檀爱民;马世平;刘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叶锦鸡儿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对小叶锦鸡儿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用溶剂法提取,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光谱法分析化学结构.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结构.结论 化合物(1)(2)(3)分别为黄葵内酯,二十四烷酸,β-谷甾醇.化合物(1)首次在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首次在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的含量

    目的 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对银杏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进行测定.结果 银杏内酯A在2.12~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0%;银杏内酯B在2.1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4.6%;银杏内酯C在1.97~9.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4%;白果内酯在4.12~2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银杏制剂萜类内酯的质量监控.

    作者:杨艳芳;刘宇;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疾病的防护

    60岁以上(目前国内老龄界线)称老年.老年学认为人过了45岁生理功能就开始缓慢起变化,而60岁以后进入逐渐衰退,这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自然老化过程的快慢和变化的强弱,取决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我保健.老年人由于体内各脏器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衰退,免疫和代偿能力减退,常有多种功能疾病并存.

    作者:程有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前列腺炎是常见病,久坐、辛辣食物、酗酒、长时间的骑跨动作都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主要有尿频、尿痛、尿道灼热、下腰部或会阴部疼痛等症状,不及时治疗或久治不愈诱发性欲减退、精神萎靡、不育等并发症.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如内服中药、西药、中成药、抗生素等治疗,而采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前列腺炎,会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采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前列腺炎30例疗效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洋参果肉药用的研究

    目的 开发西洋参果新药材,充分利用西洋参新的药用部位.方法 利用西洋参果肉的显微特征及其理化性质,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法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显微鉴定结合薄层色谱法对西洋参果肉鉴别专属性好,且简便、可行,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达到了质量控制要求.结论 西洋参果肉可以开发成为新药材,成为西洋参的药用部位之一.

    作者:赵春芳;刘金平;李平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力衰竭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和终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以提高心输出量,增强心排量为主要目的;现在已转变为以维护衰竭的心脏,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本文仅就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略谈一二,以商榷于同道.

    作者:杨景锋;任艳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连翘苷浓度范围在4.96~49.6 μg/ml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世才;周亚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小儿为正常组.两组在常规利尿、抗感染、控制血压的同时,均口服足量强的松2 mg·kg-1·d-1,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2~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的SOD,LPO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尿蛋白的漏出.并在防治血栓形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方案之一.

    作者:林建荣;邓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 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作者:刘玉珍;韩景献;蒋戈利;丁晓荣;陆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127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分析

    动态心电图是由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人体常态下的长时间连续的心电信息,并通过分析系统编辑,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动态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资料.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此项技术,现已成为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一项重要方法.本文对该医院2002-10~2006-02在门诊行Holter监测的2 127例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嘉兰栽培技术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为百合科嘉兰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其块茎、种子、果壳均含较高的秋水仙碱,是提取秋水仙碱较理想的植被物资源.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假痛风、血清病、结节红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在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用于诱导多倍体,能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袁立新;张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芪补血冲剂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参芪补血冲剂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于486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参芪补血冲剂中果糖的含量.结果 果糖在10~60 μg/ml之间与溶液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果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82%(n=5).结论 方法简便、快捷、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辛春艳;秦向阳;何炜;李晓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妇产科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及部分中药药理作用初探

    中医中药在妇产科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其不论在月经、胎育、产前产后等各种妇科病症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和独特优势[1],故大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性,尤其是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解密等[1].

    作者:万多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雌激素受体α阳性神经元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缺血损伤后ERα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葛根素对其影响.方法 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不同时间ERα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葛根素组ERα阳性神经元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可以上调脑缺血后ERα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可能通过ERα发挥对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宏杉;何可立;汪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法的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炮制法的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用玻片法和毛细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并与阿司匹林进行比较.结果 淫羊藿、炙淫羊藿Ⅰ、Ⅲ提取物均有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作用,尤以炙淫羊藿Ⅰ提取物作用为明显(淫羊藿炒至吸尽油脂的提取物),而炙淫羊藿Ⅱ提取物有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但对凝血时间无影响.结论 炙淫羊藿Ⅰ的炮制方法对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影响明显.

    作者:曲香芝;崔弘;陈正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论青年中医成才的困难及对策

    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祖国医学停滞不前,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严峻的现实使我们每个中医工作者忧心忡忡,同时也给我们青年中医提出了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作者:王祝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验方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6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排毒、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适当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未行透析疗法.在上述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肾衰方,对照组用爱西特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积分值、Bur、Scr均明显下降(P<0.01),Hb,Alb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衰方可以明显改善CRF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改善肾功能、贫血状态及营养状况.

    作者:吴立友;饶家珍;赖申昌;蒙宇华;向少伟;黄智莉;蒙向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茅根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L.)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性甘,寒.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商品白茅根比较混乱,常有伪品出现,应鉴别使用.现将正品及常见伪品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以供用药者参考.

    作者:李永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