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玉珍;韩景献;蒋戈利;丁晓荣;陆明霞

关键词: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 P-选择素, E-选择素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 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黄消炎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Vp-ODS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24:76);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5~50 μg/ml和2.04~20.4 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7%,RSD 0.81%和99.68%,RSD 0.82%.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对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鹏翰;陆来祥;韦庚龙;黄志长;何寿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in水80%,5~25 min水80%~35%,25~55 min水3 5%~0,55~60 m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 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敏;袁金斌;黄加龙;黄兴发;王慧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药专利文献信息在创制新药中的作用

    药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在医药行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但是,数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基本都属仿制国外医药研究成果的品种.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已与美国达成知识产权协议,并重返世贸组织,医药工业已不能依赖仿制.因此,创制新药便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制新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参与,以及较先进的设备及足够的投入.此中,信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仅对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开发和创制新药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甄连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伤痛宁康合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伤痛宁康合剂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和足跖血肿模型以及小鼠急性淤血型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 伤痛宁康合剂能明显地减轻损伤局部的炎性反应和促进肌纤维的再生;明显地减轻损伤组织的出血、淤血;促进血肿吸收和淤斑消散;显著地改善微循环障碍表现.结论 伤痛宁康合剂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抑制损伤组织无菌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和改善淤血型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作者:吕丽萍;赵秋云;陈艳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柳叶洗眼液的制备及猴肾传代细胞中抗EV70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柳叶洗眼液并观察疗效,探讨柳叶洗眼液抗EV70病毒的作用.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超滤、灭菌等方法从新鲜柳叶制备洗眼液;使用不同浓度的洗眼液对感染EV70的单层培养MEK细胞进行处理以观察其抗病毒效应.结果 柳叶洗眼液对MEK细胞的大无毒浓度为1/4药浓度.在病毒感染的同时给予柳叶洗眼液可明显抑制病毒的增殖.结论 柳叶洗眼液具有明显的抗EV70的作用.

    作者:刘卫;刘景东;庄甲举;张如春;马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银黄注射液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银黄注射液有无体内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BALB/C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后,分别经静脉和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观察1周,记录小鼠死亡率.结果 银黄注射液使感染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静注比肌注效果好.结论 银黄注射液有体内抗菌作用,对G+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作用优于对G-(绿脓杆菌、流感杆菌)作用.

    作者:陈美娟;葛李;肖顺汉;熊玉霞;顾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的研究概况

    近10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现象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据一项大型研究显示,IR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69.7%,而在糖调节异常(IGR,空腹血糖减损或糖耐量异常)中占48.6%,在高血压患者中为38.9%,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患者中为69.1%,超重(肥胖)患者中为40.2%[2].因此,探索如何改善IR的治疗,必然使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李秀丽;陈文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连翘苷浓度范围在4.96~49.6 μg/ml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世才;周亚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辨证论治

    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作者:陈可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含量.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pH-不溶性微粒及抗生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

    作者:韦敏;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玉米须多糖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多糖(SMPS)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干酵母、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玉米须多糖(SMPS)的解热作用;采用胆管引流法分别收集并计量给药后0.5,1,1.5,2,2.5 h的胆汁的方法观察SMPS对肝脏分泌胆汁的影响;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SMPS对胆囊的影响;对SMPS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高、中剂量的SMPS对发热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结论 玉米须多糖不仅具有明显的清热利胆作用而且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

    作者:杜娟;许启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小儿为正常组.两组在常规利尿、抗感染、控制血压的同时,均口服足量强的松2 mg·kg-1·d-1,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2~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的SOD,LPO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尿蛋白的漏出.并在防治血栓形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方案之一.

    作者:林建荣;邓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

    目的 比较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与口服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作为治疗组,尼莫地平片、谷维素片、Vb1片口服38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9.6%,对照组显效率26.3%,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总有效93%,对照组总有效76.3%.经χ2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意义.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

    作者:陈粉扣;徐秀华;陈海林;王全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一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1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APS1)及其与人参总皂苷(TG)联用时对人外周T细胞(hPBTCs)的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PBTCs的增殖.结果 APS1在25~100 μg/ml范围内,TG在5~20 μg/ml范围内均促进hPBTCs的增殖,增殖百分率分别为127.8%~144.6%和113.9%~163.1%,APS1与TG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联用时,增殖百分率为309.5%~529.5%.结论 APS1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hPBTCs增殖,APS1与TG联用可能增加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善玉;施溯筠;朴惠顺;金在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胃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益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水煮的制备工艺.制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清肝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清肝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板蓝根、菌陈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结果 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酸铵在0.36~1.8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3%,RSD为1.24%.结论 该方法可更好地控制清肝片的质量.

    作者:阮群;谭春燕;陈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止嗽立效胶囊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动物ig止嗽立效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 ig小鼠作急性毒性实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及95%平均可信限.以1.5,3.0,6.0 g·kg-1·d-1(临床人用量60,120,240倍)ig大鼠连续6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数的变化.结果 小鼠ig LD50为17.4 g·kg-1(胶囊),87.6 g·kg-1(生药).长期ig中、高剂量可抑制雄性大鼠体重增长,低、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脾脏重量减轻,低剂量组雌性、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胸腺重量减轻.对各剂量组大鼠血液学有一定影响.其它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止嗽立效胶囊具有一定毒性.

    作者:王卉;尤春来;穆培;李云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顽固性黄疸辨治探析

    乙肝后肝硬化黄疸是临床上常见顽症.采用中西结合,特别是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肯定.此病辨为癖黄,病机为淤血内阻,脾失健运,肺虚不固;治宜化淤退黄,行气健运,祛风固表.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洋参汤对荷瘤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洋参汤(CPQD)对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后灌服不同剂量复方洋参汤,然后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胸腺、脾脏的重量,并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CPQD可减轻Cy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加速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复方洋参汤在一定剂量可对抗Cy对免疫器官的减重作用,使脾脏、胸腺的重量恢复至Cy使用前的水平.结论 CPQD可增强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宋捷;郝爱真;王发渭;蒋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4种中药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夏枯草、积雪草、筋骨草和青蒿素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活性.方法 采用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试管培养法进行活性检测.结果 夏枯草醇提物抗结核效果明显;积雪草苷片、筋骨草及青蒿素均无效.结论 夏枯草醇提物抗结核菌效果优于水提物;积雪草醇提物有微弱抑制结核杆菌活性,但其有效成分可能不是积雪草苷;青蒿素及二氢青蒿素无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

    作者:白洁;孙海峰;陈翔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