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顽固性黄疸辨治探析

王秋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癖黄, 中医辨证
摘要:乙肝后肝硬化黄疸是临床上常见顽症.采用中西结合,特别是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肯定.此病辨为癖黄,病机为淤血内阻,脾失健运,肺虚不固;治宜化淤退黄,行气健运,祛风固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姜油抗炎和抗超敏反应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生姜油抗炎、抗超敏反应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弗氏完全佐剂引起小鼠足肿胀模型来观察生姜油对急性炎症的作用.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来观察生姜油对超敏反应的作用.结果 生姜油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降低弗氏完全佐剂引起小鼠足肿胀和血清中NO水平的升高.对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生姜油有明显的抗炎和抑制超敏反应的作用.

    作者:朱路;王贵林;姚观平;邓云帆;周青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苏子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苏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降气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痰多咳喘,胸膈满闷,肠燥便秘等.苏子是临床常用药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石荠苧子,石香薷子,小花石荠苧,小鱼仙草子等伪品与之相混,需认真予以鉴别.下面将苏子正品与其伪品从来源,性状鉴别,功效等方面进行逐一比较.

    作者:顾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沈教授谈饮食疗法在中医养生与康复中的作用

    沈英森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及全国第3批师带徒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二十余载,精研医理,德高学深,对中国传统食疗及中医养生与康复学亦有一定见解,现特将沈教授对食疗与中医养生康复关系的认识介绍如下.

    作者:黄进;赵长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内服并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外用1.5%氯柳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英杰;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经》神的涵义解析

    <内经>神的涵义完全承袭了古代天文学的理念,在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中,神的涵义演变为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对生命起源动力的整体把握,又是对生命过程内部机制的描述;既是人类的认知心理活动,又是人类的情绪情感体验;既是对人类对生命内部本质的猜想,又是对人类生理机能和心理过程和谐统一的追求.因而涉及到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

    作者:赵博;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方药.方法 以自拟健脾通降清胃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26例,好转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5%.结论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明皓;杨泽雄;李正华;段丽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a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由于鱼腥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此在少数地区发现用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和玄参科植物水苦荬误当鱼腥草入药的情况,应注意鉴别.现将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张顺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芍药在小青龙汤中的妙用新解

    旁考芍药的诸多功效,提出其于小青龙汤中的配伍意义,除具前人所释之和营养血外,还有酸收敛阳,苦泄涤饮,甘缓解急,活血化淤,协助调理肝肺气机等诸多妙用,从而拓展了对小青龙方解的认识,为寻求临床用药配伍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江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行生克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单味白术煎液外洗,2次/d,连用3周.结果 根据VAS,HSS评分临床有效率为83.72%.结论 单味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王君鳌;陈文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不同炮制法的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炮制法的淫羊藿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的出血时间;用玻片法和毛细管法测定小鼠的凝血时间,并与阿司匹林进行比较.结果 淫羊藿、炙淫羊藿Ⅰ、Ⅲ提取物均有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作用,尤以炙淫羊藿Ⅰ提取物作用为明显(淫羊藿炒至吸尽油脂的提取物),而炙淫羊藿Ⅱ提取物有延长出血时间的作用,但对凝血时间无影响.结论 炙淫羊藿Ⅰ的炮制方法对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影响明显.

    作者:曲香芝;崔弘;陈正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玉米须多糖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研究玉米须多糖(SMPS)的清热利胆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干酵母、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玉米须多糖(SMPS)的解热作用;采用胆管引流法分别收集并计量给药后0.5,1,1.5,2,2.5 h的胆汁的方法观察SMPS对肝脏分泌胆汁的影响;采用测定小鼠胆囊重量的方法观察SMPS对胆囊的影响;对SMPS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高、中剂量的SMPS对发热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能明显增强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降低胆囊重量;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结论 玉米须多糖不仅具有明显的清热利胆作用而且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MPS毒性低,无法测得LD50.

    作者:杜娟;许启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传统中药材人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中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该方法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35~0.38μg,12.46~0.38 μg,平均回收率为98.7%(RSD=1.59%).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

    作者:阮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一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对人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1年生栽植黄芪中黄芪多糖(APS1)及其与人参总皂苷(TG)联用时对人外周T细胞(hPBTCs)的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hPBTCs的增殖.结果 APS1在25~100 μg/ml范围内,TG在5~20 μg/ml范围内均促进hPBTCs的增殖,增殖百分率分别为127.8%~144.6%和113.9%~163.1%,APS1与TG在上述浓度范围内联用时,增殖百分率为309.5%~529.5%.结论 APS1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hPBTCs增殖,APS1与TG联用可能增加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张善玉;施溯筠;朴惠顺;金在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损伤后血清NSE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美解眠诱发健康幼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随机分组后分批处死.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变化.结果 丹参治疗组幼鼠电镜下可见海马神经元较轻的超微结构病变和血清NSE浓度在发作后相同时点均低于持续癫痫组.结论 丹参对持续癫痫幼鼠脑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持续癫痫幼鼠神经元损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作为判断脑神经元损伤及其恢复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伟;马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西洋参果肉药用的研究

    目的 开发西洋参果新药材,充分利用西洋参新的药用部位.方法 利用西洋参果肉的显微特征及其理化性质,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法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显微鉴定结合薄层色谱法对西洋参果肉鉴别专属性好,且简便、可行,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达到了质量控制要求.结论 西洋参果肉可以开发成为新药材,成为西洋参的药用部位之一.

    作者:赵春芳;刘金平;李平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几种中药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组合的蓝莓、菟丝子、益智仁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灌胃喂饲不同的提取复合物,给药30 d,Y型电迷宫测定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iosidase,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 蓝莓和菟丝子、益智仁的复合物使小鼠在Y-迷宫训练中达到学会标准的次数显著减少;显著提高脑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降低了MDA的含量.结论 蓝莓、菟丝子和益智仁的复合物能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邓惠玲;姜波;刘玉欣;安利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工艺优选

    目的 考察乙醇含量、药材粒度、超声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虎杖总蒽醌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实验,测定虎杖总蒽醌成分含量,其数据经微机处理得回归方程,以确定优化工艺.结果 总蒽醌佳提取工艺为:40目药材加95%乙醇超声提取4次,每次10 min.结论 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可作为提取虎杖蒽醌类成分生产工艺的参考.

    作者:陈芳;郭锡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疏肝健脾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治疗手段各异,但都不能彻底根治,中医中药的运用在癌症的非手术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观察,在常见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中,运用疏肝健脾的原则往往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天池;郑国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阑尾炎术前切口定位的探讨及2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前的切口定位标记点,小切口达到切除阑尾理想的效果.方法 硬外麻醉成功后手术法确定阑尾基底部(根部)体表投影位置定位标记点.结果 切口小、损伤小、线结少,近、远期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掌握好阑尾炎根部体表投影位置标记点,术切口切除阑尾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杨进标;罗菊珍;徐金花;陶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刘铁军教授运用中医下法治疗肝病的经验探讨

    刘铁军教授从医近三十年,一直从事肝胆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下法的应用和研究体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现将其理论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洲;霍丹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