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惠玲;姜波;刘玉欣;安利佳
通过设置识别植物的群落、样方的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三个内容(十个考核指标),对中药资源学野外实习的考核标准进行探讨.认为这套评分标准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其客观性及实用性较强,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作者:蔡毅;朱意麟;郭敏;滕建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8例生殖器疱疹,痊愈62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97.05%,治愈率为91.17%.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见效快,疗效肯定.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内服并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外用1.5%氯柳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英杰;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山茱萸,亦称山萸肉、萸肉、枣皮、药枣、蜀枣、肉枣、鸡足等,临床中为常见中药,以补肝益肾,涩精固脱之功为临床医者所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山茱萸年产量只有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并且用量在逐年增长,由于货源紧缺,其价格也不断上涨.因此,在药材市场中,便出现了许多伪品,为了保障用药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山茱萸及其伪品的来源、外观形状等区别分述如下.
作者:官仕杰;闫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仙灵强骨口服液对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70 mg/kg维甲酸连续灌胃45 d,诱导雄性大鼠形成骨质疏松模型.成功造模后随机将大鼠分为强骨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开始给药.给药45 d后收集血液分离血清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分离大鼠双侧股骨,测定股骨骨参数.结果 仙灵强骨口服液对大鼠血清ALP水平、StrACP水平、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有改善作用.结论 仙灵强骨口服液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冬春;檀爱民;马世平;刘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in水80%,5~25 min水80%~35%,25~55 min水3 5%~0,55~60 m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 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敏;袁金斌;黄加龙;黄兴发;王慧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益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水煮的制备工艺.制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医疗行业是公认的危险行业之一.由于每天接触病人,护士被感染疾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是用自己的健康换取病人健康的一种职业.本文收集了1984~2004-10间医院护理人员病历2 200份,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种分前10年和后10年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病历分析,探讨疾病的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
作者:李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方药.方法 以自拟健脾通降清胃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26例,好转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5%.结论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明皓;杨泽雄;李正华;段丽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3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Ⅰ组,n=15例)和对照组(Ⅱ组,n=15例).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Ⅰ组在正常补液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 ml·kg-1,Ⅱ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注药后30,60,120 min各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及尿量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组注药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①Ⅰ组正常补液基础上静注参附注射液后30,60 min,血压回升,心率下降明显早与Ⅱ组(P<0.05);尿量在1 h和2 h时与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注药后90 min Ⅰ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与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有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作用,对失血性休克的转归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魏旭东;李湘灵;朱容富;王勇刚;朱育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芎葛四物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结合临床辨证加减运用,1剂/d,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68例,总有效率为93.1%.结论 芎葛四物汤加减变通运用,可适用内伤之各种证型头痛.
作者:彭先荣;彭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人、禽、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5年,我国已有11个省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中医药应如何应对突发疫情不断地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作者:张恒文;余万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医院2004年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汇总医院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正确的用药方法,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病历中的医嘱单进行审查、分析.结果 共抽取1 0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医嘱占25.5%.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需进一步改进,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史馨霞;胡钢银;蒋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筛选.结果 微波法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70%的乙醇液,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功率为250 W.结论 此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靠性.
作者:李洪玲;乔秀文;曾宪佳;杜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小叶锦鸡儿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用溶剂法提取,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光谱法分析化学结构.结果 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并确定了其结构.结论 化合物(1)(2)(3)分别为黄葵内酯,二十四烷酸,β-谷甾醇.化合物(1)首次在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首次在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广佛手及其近缘种香橼的rDNA ITS序列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广佛手和香橼rDNA ITS序列并作序列变异分析.结果 4个植物样品rDNA ITS序列长度为644~672 bp.其中5.8S rDNA长度为165bp,编码区较保守.广佛手和香橼的ITS1和ITS2序列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9 5和0.014 2.结论 rDNA ITS序列可为鉴定佛手提供分子参照系统.
作者:高晓霞;陈晓颖;罗源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自拟扶正抗癌汤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同期单纯化疗药物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按WHO肿瘤客观疗效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实体瘤的部分缓解率为46.7%,对照组为4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病变恶化率为10%,对照组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扶正抗癌汤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提高化疗药物效果,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
作者:李仁廷;范秋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 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作者:刘玉珍;韩景献;蒋戈利;丁晓荣;陆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 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l和0.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 mg/m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彭炳先;周欣;石京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药品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建国以来,我国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在医药行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生产国.但是,数十年来,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药品,基本都属仿制国外医药研究成果的品种.对外开放以后,我国已与美国达成知识产权协议,并重返世贸组织,医药工业已不能依赖仿制.因此,创制新药便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必由之路.众所周知,创制新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科技人员参与,以及较先进的设备及足够的投入.此中,信息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仅对如何利用专利信息,开发和创制新药谈自己的认识.
作者:甄连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