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0份住院病历之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史馨霞;胡钢银;蒋俊峰

关键词:住院病历, 医嘱单, 不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对医院2004年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汇总医院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正确的用药方法,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病历中的医嘱单进行审查、分析.结果 共抽取1 0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医嘱占25.5%.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需进一步改进,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指导合理用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牛尾独活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牛尾独活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独活挥发油过程中,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将实验结果与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各因素级差大小的比较可知:萃取压力的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大,萃取温度次之,而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小.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牛尾独活挥发油的萃取率较水蒸气蒸馏法高,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0L/h,挥发油收率为0.65%.

    作者:张承红;陈虹;杨郭;刘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选择30例门诊健康体检小儿为正常组.两组在常规利尿、抗感染、控制血压的同时,均口服足量强的松2 mg·kg-1·d-1,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葡萄糖液20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2~4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及24 h尿蛋白定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的SOD,LPO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尿蛋白的漏出.并在防治血栓形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肾病综合征的常规方案之一.

    作者:林建荣;邓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阑尾炎术前切口定位的探讨及2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前的切口定位标记点,小切口达到切除阑尾理想的效果.方法 硬外麻醉成功后手术法确定阑尾基底部(根部)体表投影位置定位标记点.结果 切口小、损伤小、线结少,近、远期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掌握好阑尾炎根部体表投影位置标记点,术切口切除阑尾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杨进标;罗菊珍;徐金花;陶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抗病毒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药中连翘苷的含量,色谱条件:ODS C18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乙腈-水(28:7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连翘苷浓度范围在4.96~49.6 μg/ml之间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7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抗病毒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世才;周亚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内服并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外用1.5%氯柳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英杰;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双黄消炎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Vp-ODS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24:76);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结果 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在5~50 μg/ml和2.04~20.4 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97%,RSD 0.81%和99.68%,RSD 0.82%.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对双黄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鹏翰;陆来祥;韦庚龙;黄志长;何寿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吴茱萸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 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in水80%,5~25 min水80%~35%,25~55 min水3 5%~0,55~60 m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 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敏;袁金斌;黄加龙;黄兴发;王慧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嘉兰栽培技术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为百合科嘉兰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其块茎、种子、果壳均含较高的秋水仙碱,是提取秋水仙碱较理想的植被物资源.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假痛风、血清病、结节红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在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用于诱导多倍体,能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袁立新;张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通补兼施论治老年糖尿病

    从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其与脾肾的密切关系,与淤血痰浊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该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特点.该病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当施以通补兼施法.

    作者:范志勇;陈利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穿心莲对正常小鼠和高血糖小鼠血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穿心莲水煮液对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正常、肾上腺素诱导高血糖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以5,10,20 g·kg-1穿心莲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化水,观察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穿心莲连续给药7d,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与纯化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亦不能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血糖升高.结论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穿心莲水煮液有降血糖的作用.

    作者:杨苹;韦昊;秦慧勤;杨成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缬沙坦分散片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目的 研制缬沙坦分散片,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出制备的佳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批号的缬沙坦分散片的含量.结果 该品在1 min内可完全崩解且含量测定稳定.结论 用优选处方制备的缬沙坦分散片崩解快,分散均匀且含量测定结果符合限度要求.

    作者:韩俊;马宝玉;李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的鉴别

    目的 鉴别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方法 用性状鉴别与显微观察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者外观性状与显微特征有差异,易于区别.结论 本研究可作为苍耳子与伪品苍耳子小刺蒴麻的鉴别方法.

    作者:汪冶;梅树模;钱立海;周迎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复方甘草酸苷40 ml).对照组甘利欣注射液40 ml,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甘利欣40 ml).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30%,对照组为68.57%(P<0.01).治疗组TBil,ALT,AST下降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有明显的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婕;吕晓玲;黄新造;柯文炳;陈晓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雌激素受体α阳性神经元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缺血损伤后ERα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葛根素对其影响.方法 制作大脑中动脉阻断模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不同时间ERα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和葛根素组ERα阳性神经元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可以上调脑缺血后ERα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可能通过ERα发挥对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宋宏杉;何可立;汪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8种药用植物辐射防护作用的药学研究进展

    选择了8种已经证实具有辐射防护活性的植物,并对它们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新型辐射防护剂的开发是当前药学研究的热点,考虑到它们在放射治疗、太空探险、甚至核子战争等辐射环境中的潜在利用价值.

    作者:陈念;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的研究概况

    近10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现象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据一项大型研究显示,IR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69.7%,而在糖调节异常(IGR,空腹血糖减损或糖耐量异常)中占48.6%,在高血压患者中为38.9%,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患者中为69.1%,超重(肥胖)患者中为40.2%[2].因此,探索如何改善IR的治疗,必然使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李秀丽;陈文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胸腰椎骨折后肠梗阻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此骨折会造成腹膜后血肿,激惹由脊柱发出的支配腹腔脏器的神经丛,致使腹腔内器官发生功能性变化,或因垫枕治疗后,脊柱保持过伸位,腹部的肌肉紧张度增加,从而影响肠道的功能活动,肠梗阻是其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我科自1998~2004年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人75例,其中13例并发肠梗阻,经过本科精心治疗和护理,均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秀叶;殷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芪补血冲剂多糖含量的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参芪补血冲剂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于486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参芪补血冲剂中果糖的含量.结果 果糖在10~60 μg/ml之间与溶液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果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82%(n=5).结论 方法简便、快捷、可靠性高,准确性和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辛春艳;秦向阳;何炜;李晓晔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研究

    目的 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 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l和0.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 mg/m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彭炳先;周欣;石京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 将3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Ⅰ组,n=15例)和对照组(Ⅱ组,n=15例).两组病人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Ⅰ组在正常补液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 ml·kg-1,Ⅱ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监测注药后30,60,120 min各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及尿量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组注药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①Ⅰ组正常补液基础上静注参附注射液后30,60 min,血压回升,心率下降明显早与Ⅱ组(P<0.05);尿量在1 h和2 h时与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注药后90 min Ⅰ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与Ⅱ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围麻醉期参附注射液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有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作用,对失血性休克的转归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魏旭东;李湘灵;朱容富;王勇刚;朱育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