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资源学野外实习考核标准的探讨

蔡毅;朱意麟;郭敏;滕建北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 野外实习, 考核标准
摘要:通过设置识别植物的群落、样方的调查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三个内容(十个考核指标),对中药资源学野外实习的考核标准进行探讨.认为这套评分标准能较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其客观性及实用性较强,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内服并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外用1.5%氯柳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英杰;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

    目的 比较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与口服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用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57例作为治疗组,尼莫地平片、谷维素片、Vb1片口服38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59.6%,对照组显效率26.3%,经χ2检验,P<0.01,治疗组总有效93%,对照组总有效76.3%.经χ2检验,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意义.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

    作者:陈粉扣;徐秀华;陈海林;王全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方药.方法 以自拟健脾通降清胃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26例,好转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5%.结论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明皓;杨泽雄;李正华;段丽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的SPME-GC-MS分析

    目的 分析白鲜皮挥发油成分.方法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 共鉴定出9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结论 白鲜皮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菖油烯(27.17%)、芳脑醇(11.97%)、反-石竹烯(8.07%)、β-马榄烯(8.04%)、(-)-(a)-古芸烯(6.04%)等.

    作者:吴琴;叶冲;宋培浪;韩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清肝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清肝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板蓝根、菌陈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高效液相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1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结果 薄层鉴别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酸铵在0.36~1.8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3%,RSD为1.24%.结论 该方法可更好地控制清肝片的质量.

    作者:阮群;谭春燕;陈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洋参汤对荷瘤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洋参汤(CPQD)对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荷瘤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后灌服不同剂量复方洋参汤,然后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胸腺、脾脏的重量,并用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CPQD可减轻Cy对造血系统的抑制,加速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复方洋参汤在一定剂量可对抗Cy对免疫器官的减重作用,使脾脏、胸腺的重量恢复至Cy使用前的水平.结论 CPQD可增强荷瘤小鼠化疗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宋捷;郝爱真;王发渭;蒋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的鉴别

    目的 鉴别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方法 用性状鉴别与显微观察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者外观性状与显微特征有差异,易于区别.结论 本研究可作为苍耳子与伪品苍耳子小刺蒴麻的鉴别方法.

    作者:汪冶;梅树模;钱立海;周迎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姜酚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酚是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作为姜的质控指标.该文综述了姜酚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证实姜酚具有强心、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抗血小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及保护心肌等作用,提示姜酚可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苏贞;宓穗卿;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行生克法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单味白术煎液外洗,2次/d,连用3周.结果 根据VAS,HSS评分临床有效率为83.72%.结论 单味生白术煎液对骨质增生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王君鳌;陈文治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a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由于鱼腥草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因此在少数地区发现用眼子菜科植物抱茎眼子菜和玄参科植物水苦荬误当鱼腥草入药的情况,应注意鉴别.现将鱼腥草与其混淆品的鉴别要点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张顺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痰热清注射液与8种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抗生素含量.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pH-不溶性微粒及抗生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与上述抗生素配伍在6 h内是稳定的.

    作者:韦敏;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127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分析

    动态心电图是由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人体常态下的长时间连续的心电信息,并通过分析系统编辑,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动态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资料.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了此项技术,现已成为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一项重要方法.本文对该医院2002-10~2006-02在门诊行Holter监测的2 127例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 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作者:刘玉珍;韩景献;蒋戈利;丁晓荣;陆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力衰竭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于心排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特点为体(或肺)循环淤血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和终归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心理压力增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以提高心输出量,增强心排量为主要目的;现在已转变为以维护衰竭的心脏,提高心衰病人的远期预后,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中医治疗心力衰竭能够减轻症状,减少复发,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明显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本文仅就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略谈一二,以商榷于同道.

    作者:杨景锋;任艳芸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的白芍、补骨脂、延胡索等3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法可作为复方肠舒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郭志毅;李祖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材中阿魏酸的提取精制方法评价

    阿魏酸(ferulic acid)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异名咖啡酸3-甲基醚,3-O甲基咖啡酸.

    作者:王秀杰;马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嘉兰栽培技术

    嘉兰Gloriosa superba L.为百合科嘉兰属多年生蔓生草本.其块茎、种子、果壳均含较高的秋水仙碱,是提取秋水仙碱较理想的植被物资源.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假痛风、血清病、结节红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在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用于诱导多倍体,能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袁立新;张海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甘肃陇东地区药用陆生脊椎动物资源简介

    介绍了甘肃陇东地区药用陆生脊椎动物的资源概况,根据目前资源贫乏的情况,认为采用人工饲养繁殖逐步替代野外捕杀,用人工繁养的动物代替猎杀野生动物取得大经济效益是合理利用药用动物资源的方向.

    作者:王根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益胃合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研究益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水煮的制备工艺.制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茅根及其伪品的比较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L.)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性甘,寒.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商品白茅根比较混乱,常有伪品出现,应鉴别使用.现将正品及常见伪品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以供用药者参考.

    作者:李永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