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进;赵长鹰
综述中药两面针的研究近况,探讨了两面针的本草考证、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刘华钢;黄秋洁;赖茂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60岁以上(目前国内老龄界线)称老年.老年学认为人过了45岁生理功能就开始缓慢起变化,而60岁以后进入逐渐衰退,这是生命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自然老化过程的快慢和变化的强弱,取决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我保健.老年人由于体内各脏器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衰退,免疫和代偿能力减退,常有多种功能疾病并存.
作者:程有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益胃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蒸馏水煮的制备工艺.制剂性状、pH值、相对密度等检查项目,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该制剂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服用方便,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结论 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华西刚;牛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草药半边旗中木犀草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采收期半边旗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度35℃.结果 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62~0.6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7),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9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论可靠,可用于半边旗草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应年;吴科锋;邓亦峰;梁念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BmKE对抗戊四氮致癫痫作用及其对致痫小鼠大脑皮层NMDAR和GABAAR的调节作用.方法 观察戊四氮(PTZ)致癫痫模型小鼠,丙戊酸钠(VAP,阳性对照)治疗组和BmKE低(L)、中(M)、高(H)剂量治疗组小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应用同位素3H分别标记MK-801和Mucimol,检测小鼠大脑皮层NMDAR和GABAAR的结合活性.结果 BmKE(M)能显著延长PTZ致癫痫小鼠的发作潜伏期(P<0.05),BmKE(L)作用很小,BmKE(H)治疗组癫痫小鼠发作潜伏期的延长值比BmKE(M)治疗组低.PTZ显著升高致痫小鼠大脑皮层的NMDAR结合活性(P<0.05),BmKE(L)治疗组小鼠大脑皮层NMDAR结合活性降低,但是无显著性差异,BmKE(M)和BmKE(H)均极显著降低癫痫小鼠大脑皮层NMDAR结合活性(P<0.001).BmKE(L)和BmKE(H)显著提高GABAAR结合活性(P<0.05),BmKE(M)极显著提高GABAAR结合活性(P<0.001).结论 适量的BmKE能够有效治疗戊四氮引起的癫痫,显著延长癫痫小鼠的发作潜伏期,BmKE抗癫痫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抑制NMDAR结合活性,激活GABAAR的结合活性有关.
作者:黄迎春;左萍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刘铁军教授从医近三十年,一直从事肝胆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下法的应用和研究体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现将其理论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洲;霍丹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方药.方法 以自拟健脾通降清胃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26例,好转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05%.结论 健脾通降清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明皓;杨泽雄;李正华;段丽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苏子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入肺,大肠经.具有止咳平喘,降气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1].临床上常用于痰多咳喘,胸膈满闷,肠燥便秘等.苏子是临床常用药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石荠苧子,石香薷子,小花石荠苧,小鱼仙草子等伪品与之相混,需认真予以鉴别.下面将苏子正品与其伪品从来源,性状鉴别,功效等方面进行逐一比较.
作者:顾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以丹皮酚、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愈痫灵颗粒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试验测定其稳定性.结果 以丹皮酚为指标,愈痫灵颗粒的有效期为1.8年;以黄芩苷为指标,其有效期为3年.结论 该实验经权衡考虑,有效期暂定为1.8年.
作者:李万忠;姚金成;何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 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作者:刘玉珍;韩景献;蒋戈利;丁晓荣;陆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经验方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3例.结果 临床控制20例,显效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何庆勇;张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开发西洋参果新药材,充分利用西洋参新的药用部位.方法 利用西洋参果肉的显微特征及其理化性质,采用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法等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显微鉴定结合薄层色谱法对西洋参果肉鉴别专属性好,且简便、可行,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达到了质量控制要求.结论 西洋参果肉可以开发成为新药材,成为西洋参的药用部位之一.
作者:赵春芳;刘金平;李平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对银杏叶片中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A,B,C及白果内酯进行测定.结果 银杏内酯A在2.12~1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0%;银杏内酯B在2.1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4.6%;银杏内酯C在1.97~9.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2.4%;白果内酯在4.12~2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3.6%.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银杏制剂萜类内酯的质量监控.
作者:杨艳芳;刘宇;刘焱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复方甘草酸苷40 ml).对照组甘利欣注射液40 ml,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甘利欣40 ml).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30%,对照组为68.57%(P<0.01).治疗组TBil,ALT,AST下降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有明显的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徐婕;吕晓玲;黄新造;柯文炳;陈晓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中药材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建立一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即代入校正方程计算出每个预测样品的含量,并用统计学方法将预测值与相应样品理论值(标准值)对比,根据预测值是否与理论值一致,来评价该模型.结果 用建模方法测定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掺伪成分,方法简便,对药材无损.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大量重复性样品的分析测定,为NIRDRS技术应用于评价中药材品质及中药掺伪提供了可能.
作者:史贵连;叶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厥阴篇条文反复研读、分析,以例举论中条文形式,从辨颜色、辨脉象、辨病位、辨寒热、辨虚实、辨预后等辨证角度以及论治中重视先后缓急、病位深浅、剂量剂型、煎服方法、体质强弱诸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使初学者反复体会,全面理解和掌握仲景的辨证论治精神和方法,为指导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作者:陈可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益气润肠汤加减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2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7例,女39例;年龄57~84岁;病程6个月~20年.本组病例均为排除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作者:刘琼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初步调查西双版纳有药用蕨类植物40科74属148种,对其资源情况、药用概况作了阐述,并进一步对药用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作者:张丽霞;马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双黄连粉针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自制C8~C13混合型烷基键合硅胶柱(5μm,4.6 mm×150 mm)为固定相,甲醇和水溶液(用磷酸调pH2.7)为流动相,在C8~C13柱上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23 nm.结果 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100.0 mg·ml-1和8.6~215.0 m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9和0.999 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3%和99.94%;检测限分别为0.014 mg·ml-1和0.020 mg·ml-1;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1.12%和0.61%;重现性实验RSD分别为1.14%和0.73%,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89%和0.54%;4批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在1.577~1.753 mg·ml-1,黄芩苷的含量在26.02~28.68 mg·ml-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可用于双黄连粉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瑞芬;彭家钢;周蓉;达世禄;杨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敏水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药效.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大鼠制做I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鼻敏水组、药物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测定其鼻黏膜组胺含量、鼻分泌物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行为学积分,给药后鼻敏水组、药物对照组行为学积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积分低于药物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鼻黏膜含量、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记数、总IgE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敏水滴鼻剂能降低实验性大鼠鼻黏膜组胺含量,抑制或降低其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记数,提示鼻敏水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卓燕;张勉;韦子章;方燕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