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燕;张勉;韦子章;方燕飞
目的 筛选出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确定鼻咽炎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口感为考察指标,优选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并测定优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采用湿法制粒,浸膏-糖粉-糊精为1:3:1时,颗粒的成型性高,溶化性合格,口感好.优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0%.结论 浸膏-糖粉-糊精为1:3:1为佳配比.生产时的环境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作者:殷勇冠;朱全红;张琼光;丁英平;代虹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中药材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建立一数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评价,即代入校正方程计算出每个预测样品的含量,并用统计学方法将预测值与相应样品理论值(标准值)对比,根据预测值是否与理论值一致,来评价该模型.结果 用建模方法测定药材中有效成分或掺伪成分,方法简便,对药材无损.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大量重复性样品的分析测定,为NIRDRS技术应用于评价中药材品质及中药掺伪提供了可能.
作者:史贵连;叶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入院、术前、术后到出院全过程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效果满意.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效率,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素兰;胡起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68例生殖器疱疹,痊愈62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为97.05%,治愈率为91.17%.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见效快,疗效肯定.
作者:吴斯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姜酚是姜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作为姜的质控指标.该文综述了姜酚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证实姜酚具有强心、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抗血小板、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及保护心肌等作用,提示姜酚可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蒋苏贞;宓穗卿;王宁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人、禽、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05年,我国已有11个省区发生了禽流感疫情.中医药应如何应对突发疫情不断地引发着我们的思考.
作者:张恒文;余万桂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近10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现象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常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据一项大型研究显示,IR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占69.7%,而在糖调节异常(IGR,空腹血糖减损或糖耐量异常)中占48.6%,在高血压患者中为38.9%,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患者中为69.1%,超重(肥胖)患者中为40.2%[2].因此,探索如何改善IR的治疗,必然使糖尿病、心血管病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开辟一个新的纪元.
作者:李秀丽;陈文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刘铁军教授从医近三十年,一直从事肝胆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中医下法的应用和研究体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认识,现将其理论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张景洲;霍丹丹;张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阿魏酸(ferulic acid)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异名咖啡酸3-甲基醚,3-O甲基咖啡酸.
作者:王秀杰;马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生姜油抗炎、抗超敏反应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弗氏完全佐剂引起小鼠足肿胀模型来观察生姜油对急性炎症的作用.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小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来观察生姜油对超敏反应的作用.结果 生姜油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降低弗氏完全佐剂引起小鼠足肿胀和血清中NO水平的升高.对DNCB引起的小鼠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生姜油有明显的抗炎和抑制超敏反应的作用.
作者:朱路;王贵林;姚观平;邓云帆;周青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 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l和0.001 mg/m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l和0.001 mg/m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 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彭炳先;周欣;石京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饮内服并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罗红霉素、外用1.5%氯柳酊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阎英杰;刘福来;王淑珍;冯银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银黄注射液有无体内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BALB/C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流感杆菌后,分别经静脉和肌肉注射银黄注射液,观察1周,记录小鼠死亡率.结果 银黄注射液使感染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静注比肌注效果好.结论 银黄注射液有体内抗菌作用,对G+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作用优于对G-(绿脓杆菌、流感杆菌)作用.
作者:陈美娟;葛李;肖顺汉;熊玉霞;顾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医中药在妇产科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其不论在月经、胎育、产前产后等各种妇科病症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和独特优势[1],故大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性,尤其是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解密等[1].
作者:万多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地锦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uphorbiae humifusae,TFEH)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serum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SGPT)、肝组织谷丙转氨酶(liver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经TFEH预防性治疗后,GPT、LGPT活性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GSH含量和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TFEH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 TFEH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曹瑞珍;魏永春;强欣;乔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L.)Beauv.var.major(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性甘,寒.入肺、胃、小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商品白茅根比较混乱,常有伪品出现,应鉴别使用.现将正品及常见伪品的主要区别介绍如下,以供用药者参考.
作者:李永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敏水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药效.方法 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大鼠制做I型变态反应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鼻敏水组、药物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测定其鼻黏膜组胺含量、鼻分泌物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行为学积分,给药后鼻敏水组、药物对照组行为学积分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积分低于药物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鼻黏膜含量、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记数、总IgE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鼻敏水组和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敏水滴鼻剂能降低实验性大鼠鼻黏膜组胺含量,抑制或降低其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记数,提示鼻敏水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卓燕;张勉;韦子章;方燕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对医院2004年住院病历用药情况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汇总医院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正确的用药方法,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抽查病历中的医嘱单进行审查、分析.结果 共抽取1 000份病历,不合理用药医嘱占25.5%.结论 用药情况基本合理,需进一步改进,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指导合理用药.
作者:史馨霞;胡钢银;蒋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芎葛四物汤治疗顽固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结合临床辨证加减运用,1剂/d,1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68例,总有效率为93.1%.结论 芎葛四物汤加减变通运用,可适用内伤之各种证型头痛.
作者:彭先荣;彭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建立吴茱萸生物碱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梯度0~5 min水80%,5~25 min水80%~35%,25~55 min水3 5%~0,55~60 min水0.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测定的20批吴茱萸样品有11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1.2%~2.5%,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3%~3.5%.结论 该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吴茱萸药材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敏;袁金斌;黄加龙;黄兴发;王慧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