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椎管内肿瘤不同术式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陈阳;王贵怀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脊柱侧凸畸形, 脊柱稳定性, 椎板切除术,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儿童椎管内肿瘤手术对脊椎脊柱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儿童椎管内恶性肿瘤29例,其中行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行椎板复位并钛板固定术20例。术后皆予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术后3年观察远期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1)手术椎板节段:A组2.33±0.94,B组2.80±1.21,手术显露与切除:A组5例,B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JOA运动评分:A组2.22±1.13,B组2.4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失稳情况,其中颈段发生率高,胸段发生率低。结论:儿童期髓内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恶性程度低者行椎板复位并钛板固定术,恶性程度高者行椎板切除并扩大成形术。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海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海员的心理状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这对整个航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海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作为海员继续教育的主渠道,无疑是海员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了在海员培训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的重要性;海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程的任务、教学目标、内容设计、组织与管理以及评价方式。

    作者:李静;施利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青年医师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青年医师思想现状,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促进青年医师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系统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南通市5家三级医院356名40岁以下临床医师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生活压力首要来源占45.7%的是经济负担过重,超过住房紧张、家庭矛盾等因素。面对医疗改革深化,担心收入下降占33.5%。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太大,“啃老”难以避免占35.1%;变换工作与收入福利待遇有关占42.0%。(2)热爱本职工作占47.6%,工作繁忙但仍有自己目标占34.0%。在工作取得重大业绩时,能得到激励和发展机会占50.9%。能提供培训机会占61.1%,能提供更好岗位锻炼机会占58.8%,能提高收入水平中77.8%。(3)认为从业风险很大占67.4%,较有风险占30.9%。知识结构与工作脱节占27.9%,考核机制不合理占22.8%、工作环境较差占17.5%。(4)道德素养存在隐忧有:认同“给医师送红包能使医患关系和谐”占9.7%,表示“无所谓,只要能让医师全力把病看好”占25.9%;医药代表给医师回扣和患者给医师“红包”认为应区别对待占20.8%,回扣红包该严打而人情红包有情可原占15.7%。结论:青年医师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是正确引导其职业发展热情,同时纠正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提供职业发展保障,推进职业精神建设,健全心理支持机制。

    作者:王建军;陈建荣;何书;陆洁玉;陈卫军;缪旭东;黄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总管塑料支架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难取结石78例应用

    目的:评价胆总管塑料支架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难取性胆总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方法:胆总管结石78例因ERCP取石困难而置入胆总管塑料支架,3个月后复行ERCP取石治疗,评价再次取石的效果。结果:3个月后拔除胆总管塑料支架并再次行ERCP发现,A组结石缩小至8~43mm,平均18.4mm。B组结石缩小至5~14mm,平均10.2mm。扩张乳头碎石处理后成功取出结石72例(92.3%)。未能成功取石6例,再次置入胆总管塑料支架,3个月后再次行ERCP治疗后均取石成功。多发性结石较前减少28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难取性结石置入胆总管塑料支架3个月后再行ERCP术,风险明显下降,并发症明显减少,操作难度相对减小。

    作者:贾殿萍;王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军训对新入伍士兵免疫指标影响及意义

    目的:了解实行新兵入伍训练方法是否适合新疆武警部队新兵的训练。方法:测定新入伍士兵在新兵训练前后的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结果:训练后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有所下降,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升高;IgG、IgA在训练后有所下降,IgM无明显变化;T细胞有一过性升高,CD4+细胞升高并维持一段时间,CD4+/CD8+比例升高,NK细胞第7天明显升高,随后下降但仍稍高于训练前。结论:目前实施的新兵训练计划能够提高新战士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新兵更好的适应未来的部队生活。

    作者:陈惠欣;李兆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鼓膜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4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55耳,经药物治疗两周无效,或药物治疗一次后复发的患者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结束后12个月评价疗效:无分泌性中耳炎复发为治愈者48耳(87.3%),转变为化脓性中耳炎5耳(9.1%),复发2耳(3.6%)。结论:鼓膜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有效减少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

    作者:邓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6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1)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化疗组31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奥沙利铂135mg/m2,静滴2h,d1。21天为1周期。(2)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GX)化疗组31例,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30min,d1、d8,希罗达(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bid,1~14d。21天为1周期。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GEMOX组有效率为42.8%,半年生存率78.5%,1年生存率14.2%,中位生存期6~7个月。(2)GX方案有效率为56.6%,半年生存率86.6%,1年生存率20.0%,中位生存期7~8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GEMOX组骨髓抑制率78.6%,消化道反应率85.7%;GX组骨髓抑制率76.7%,消化道反应率80.0%,GX组II~III级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GEMOX组。结论: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GX方案疗效优于GEMOX方案,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吴翠华;杨杰;苏新华;范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电话回访连续性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行“玻璃体切除+硅油注入术”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常规组只行1次电话回访,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内进行连续电话回访。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不适症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正确点眼药水、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门诊复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29例,常规组为16例,差异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电话回访,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的依从性。

    作者:季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45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方法:临床症状较轻,CT提示血肿<10mL者采用脱水、控制血压、止血和营养支持治疗;对于血肿较大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结果:经保守治疗16例;手术治疗恢复良好26例,1例自动出院;呼吸停止,双侧瞳孔散大死亡2例。术后GOS评分5分32例,4分8例,3分2例,1分3例。结论:对自发性小脑出血能及时确诊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愈率,减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顾庆丰;朱为民;虞聪;俞俊杰;丁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百年应用与研究进展

    百年来神经内镜手术设备和神经内镜技术日新月异,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从单纯内镜手术到多种神经外科新技术的联合应用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神经内镜相关器械设备的研究开发:神经内镜可以与激光、立体定向仪、显微镜、B超、导航系统等相融合,拓展应用领域提高手术质量。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神经内镜与神经导航系统、术中超声探测系统、激光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相互结合技术体系的不断成熟,以及我国熟练掌握神经内镜手术技术医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内镜神经外科一定会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亚卓;桂松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对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进展程度的作用。方法:溃疡性结肠炎32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分型、病变范围、疾病严重程度、肠外表现与CRP、ESR的关系。结果:(1)sICAM-1水平:溃疡性结肠炎组305.34±73.33ng/mL,对照组189.72±56.4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ICAM-1与临床分型关系:初发型15例sICAM-1283.45±90.02ng/mL,慢性反复发作型17例sICAM-1为292.36±78.91n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ICAM-1与病变范围关系:E1(直肠)14例,E2(左半结肠)12例,E3(广泛结肠)6例,其sICAM-1分别为264.22±89.43ng/mL、275.36±97.91ng/mL、336.45±73.02ng/mL,E1组与E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3组与E1、E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ICAM-1与疾病程度关系:轻度10例,中度16例,重度6例,其sICAM-1分别264.22±67.27ng/mL、302.36±54.34ng/mL、336.45±73.02ng/mL,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ICAM-1肠外表现:肠外表现11例,sICAM-1为312.23±89.02ng/mL。无肠外表现21例sICAM-1为295.11±65.02ng/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sICAM-1水平与CRP、ESR的关系:sICAM-1与CRP成正相关,r值为0.561(P<0.05);sICAM-1与ERS成正相关,r值为0.478(P<0.05)。结论:sICAM-1水平与UC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估UC炎症程度指标之一。

    作者:施颖琦;陆飞;仇建伟;葛振明;王亚民;钱俊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椎管内肿瘤不同术式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研究儿童椎管内肿瘤手术对脊椎脊柱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儿童椎管内恶性肿瘤29例,其中行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行椎板复位并钛板固定术20例。术后皆予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术后3年观察远期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1)手术椎板节段:A组2.33±0.94,B组2.80±1.21,手术显露与切除:A组5例,B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JOA运动评分:A组2.22±1.13,B组2.4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失稳情况,其中颈段发生率高,胸段发生率低。结论:儿童期髓内肿瘤以恶性肿瘤多见,恶性程度低者行椎板复位并钛板固定术,恶性程度高者行椎板切除并扩大成形术。

    作者:陈阳;王贵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NP、ANCA以及hsCRP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B型利钠肽(BNP)、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川崎病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BNP、ANCA以及hsCRP等指标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上述指标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能力。结果:BNP、ANCA以及hsCRP三项指标对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特异度分别为73.9%,57.1%,64.4%;其中BNP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灵敏度87.5%,特异度73.9%),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877。结论:BNP、ANCA以及hsCRP三项指标能反映川崎病的变化,hsCRP和BNP对早期诊断合并冠状动脉改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斌;张向东;蔡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应用现状

    乳腺肿块是一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麦默通(Mammotome,MMT)作为一种微创外科手术的方法,已成为乳房良性肿块诊疗一体化的新治疗系统。选择超声诊断为乳腺实质性肿块的女性患者,在超声监测引导下行MMT微创旋切术,利用真空辅助吸出病灶组织至体外。整个穿刺过程在实时超声监测下实行,以提高精准性,避免盲目操作。尤其对乳腺不可触及的隐匿性病灶,应用MMT手术有利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操作者与超声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必须密切配合才能避免或减少损失,术后血肿是常见并发症。MMT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实质性肿块能达到佳的诊疗效果,为女性乳腺良性实质性肿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殷一飞(综述);谢阳桂(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TRA2B表达意义的初探

    目的:探讨TRA2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6对肺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TRA2B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9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RA2B的表达。结果:TRA2B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TRA2B的表达情况与肺癌的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级相关(P<0.05)。结论:TRA2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TRA2B可能可以作为诊断肺癌的潜在标记物以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作者:季俐俐;倪婷婷;张冬梅;刘益飞;沈雁波;王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胶质母细胞瘤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和分子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胶质母细胞瘤43例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探讨核磁共振影像与胶质母细胞瘤分子病理学之间关系。方法:选取4项影像学指标: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统计4项指标与P53、Ki-67和MGMT之间关系,所有的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分析。结果:(1)42例检测P53,低表达10例(23.8%),高表达32例(76.24%)。CTE / T2:<1共31例(72.1%),≥1有12例(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Ki-67低表达15例(34.9%),高表达28例(65.1%)。单发病灶38例(88.4%),多发病灶3例(7.0%),Ki-67表达水平,多发与单发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Ki-67表达水平与是否为多发病灶相关。(3)Ki-67表达水平与超过中线之间关系:跨中线生长32例(74.4%),未跨中线生长11例(25.6%)。Ki-67水平与是否跨中线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GMT低表达16例(38.1%),高表达26例(61.9%)。无水肿或轻度水肿23例(53.5%),中重度水肿20例(46.5%),提示MGMT表达水平与水肿程度相关。(5)P53表达与肿瘤强化、T2比值呈负相关,即比值越高P53表达越低。结论:水肿程度,增强/T2比值,多发病灶和肿瘤是否过中线4项核磁共振影像学指标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病理学结果P53、Ki-67和MGMT相关。在提高术前评估、优化手术计划、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铠;李文斌;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扬州市青少年人工流产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扬州市青少年女性人流的年龄及数量分布、区域特点、流产选择方式、流产次数和生育等情况,为针对性服务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整体取样与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人流高峰在22~23岁,城区人流高峰早于郊区(县),但显著提高的年龄组却表现为郊区(县)早于城区。无痛人流是首选方式,22岁青少年是初次人流的主体人群,重复人流以24岁年龄组高。初次人流、已有1次人流经历以及重复人流的的比例城区组均高于郊区(县)组。郊区(县)组青少年生育史率高于城区组。结论:扬州市青少年人流的显著提升阶段是在20岁以后,是生殖健康宣传教育的高效时间,郊区(县)早于城区,但人工流产的比例和频率城区高于郊区(县),通过提供针对性前期服务可以降低青少年人工流产的危害。

    作者:张华;王亦雄;徐扬;刘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B型流感病毒肺炎的混合感染调查

    目的:探讨儿童B型流感病毒(IVB)肺炎的混合感染情况。方法:收集IVB肺炎患儿9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混合感染率、混合感染病原谱及其影响。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脱落细胞内相关病毒,用PCR方法测定呼吸道分泌物博卡病毒和人类偏肺病毒核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G、IgM抗体。结果:⑴IVB肺炎患儿94例中,混合感染67例(71.28%)。⑵混合单一其他病原感染47例(70.15%);其中细菌感染28例(41.79%)、病毒感染11例(16.42%)、肺炎支原体感染8例(11.94%)。⑶混合细菌感染46例(68.66%),具体分布依次为:肺炎链球菌24例(52.17%),流感噬血杆菌8例(17.39%),卡他布拉汉菌8例(17.39%),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6.52%),大肠埃希菌2例(4.35%),琼氏不动杆菌1例(2.17%)。⑷混合其他病毒感染20例(29.85%),具体分布为:呼吸道合胞病毒16例(80%),博卡病毒3例(15%),人类偏肺病毒1例(5%)。⑸混合IVB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单纯IVB感染组(P<0.05)。混合IVB感染组的平均年龄和基础疾病携带率分别低于和高于单纯IVB感染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⑹单纯IVB肺炎组与混合感染组的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VB肺炎混合感染率高;混合其他单一病原感染为主,细菌占多数,其次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年龄小和基础疾病携带者可能更易发生混合感染。不论是否存在混合感染,儿童IVB肺炎预后基本良好。

    作者:杜晓晨;丁云芳;华军;李莺;谢敏慧;张学兰;郝创利;季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结节性硬化伴海马硬化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伴海马硬化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CT和核磁共振显示左侧海马硬化,24小时视频脑电显示致痫灶起源于左额或左颞。手术选择左颞标准前颞叶切除,并未涉及任何皮层结节,术后口服奥卡西平1200mg/d。结果:术后脑电监测显示致痫灶起源于左颞底内侧,术后15个月随访未出现癫痫发作,复查脑电示正常脑电波形。结论:海马硬化可能与结节性硬化存在相同的病理机制。

    作者:王秀;张建国;胡文瀚;孟凡刚;葛明;白勤;邵晓秋;张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护理干预38例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非运动症状特点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筛查量表(NMSQuest)对38例住院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评估,并选用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作为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认知、记忆状况等的指标。同时结合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受教育程度等可能影响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 NMS)的因素评估上述指标对PD患者NMS影响的程度。并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PD非运动症状30问卷筛查量表(NMSQuest)显示患者存在广泛的非运动症状,PD患者NMS平均得分(15.56±4.96)。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NMS评分与病程、HAMD、HAMA、UPDRS3、H-Y分期呈正相关。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影响PD非运动症状(NMS)的主要因素是汉HAMD评分和病程。积极的护理干预前后38例患者NMS得分、HAMD得分、HAM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非运动症状极其普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非运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子宫病变的应用现况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从出现至今已有20多年,可提供病灶的相对硬度信息,目前主要用于辅助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但在子宫病变的应用并不多见。临床研究发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宫颈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可为子宫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周霞(综述);谢阳桂(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