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强前后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显示脑膜瘤与血管关系的比较

张春锋;钱小建

关键词:脑膜瘤, 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术, 静脉窦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MRI)配合增强前、后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相位对比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PC-MRV)检查,对于显示脑膜瘤与血管关系的比较。方法:对36例脑膜瘤患者,分两组分别行MRI平扫及增强前、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1)MRI平扫及增强表现:T1WI像和T2WI图像均呈混杂信号21例;均呈等信号7例;T1WI像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像为不均匀高信号8例。(2)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A组18例见肿瘤相关血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变形,可见增粗迂曲引流静脉。脑膜血管呈集束状与脑膜瘤体相连见供血血管“抱球”。B组肿瘤相关血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变形呈“抱球”状,引流静脉增粗迂曲。不能同时显示脑膜瘤与引流血管及颅内静脉窦的关系。两组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后,作病理分析证实为脑膜瘤。结论:MRI配合对比增强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显示脑膜瘤与血管关系更加完整,对脑膜瘤的手术前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观察组采用葛根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10.74±4.51,对照组16.94±5.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35例(87.5%),对照组总有效27例(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葛根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扎格雷用药治疗。

    作者:钱晨;吴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经中心静脉置入应用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无法进行时改行中心静脉置管(CVC)的效果。方法:对因上肢静脉障碍致正在进行的PICC无法继续者,立即改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PICC导管经锁骨下静脉置入。结果:在DSA下对上肢静脉障碍导致PICC置管无法继续9例患者,从左锁骨下静脉置入5例,右锁骨下静脉置入4例,均1次成功。导管尖端在DSA实时透视下到达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准确率100%,导管留置期间未发生导管尖端异位、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结论:PICC无法进行时改行DSA下的CVC置管的成功率高,效果满意,并可达到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满足患者疗程需要的目的。

    作者:陈春梅;吴宏;黄小妹;丁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药物对婴幼儿哮喘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婴幼儿时期用药与婴幼儿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婴幼儿哮喘患儿家长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调查患儿出生后呼吸道疾病、抗生素应用史、维生素AD制剂及益生菌等相关药物应用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1)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组91例,对照组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抗生素使用喘息组88例,对照组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给予补充维生素AD制剂喘息组57例,对照组6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长期益生菌添加喘息组14例,对照组3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哮喘的危险因素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和频繁使用抗生素;保护因素是早期补充维生素AD制剂和益生菌。

    作者:徐孝华;蔡迎庆;杭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盐城市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对盐城地区2013年手足口病患儿及其临床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咽、肛拭子,用肠道病毒实时荧光RT-PCR,对其病毒核酸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定型。结果:491例(重症26例)患儿采集咽、肛拭子标本中,共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93例(39.31%)中,EV71型35例(18.13%);CVA16型35例(18.13%), CVA6型96例(49.74%),其他未分型27例(13.99%)。临床重症病例14例中,EV71型3例,CVA16型0例,CVA6型9例,未分型2例,CVA6与EV71、CVA16三者发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P<0.01)。结论:检测的以往常见的EV71和CVA16型转变为CVA6型,它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也是区域性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

    作者:王瑶;陈国清;邵荣标;许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良好的医患沟通对神经外科实习医师培养的意义

    医患沟通是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当今新的医疗服务形势下,医患沟通越来越成为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师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目前已经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但临床医师对于医患沟通的作用和意义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不十分清楚。因而也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能方面的教育、培养。因此,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医学院校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必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陈建国;李剑;杨柳;施炜;顾艳;周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难取性肝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难取性肝胆管结石的护理配合。方法:对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并在胆道镜下运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各项术前护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仪器设备器械的清洗保养消毒灭菌效果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难取性肝胆管结石20例,手术均获得一次性胆道结石清除,手术时间1.2~3.5小时,平均1.5小时。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13天,平均8天,平均住院日缩短,床位周转率加快。随访4~6个月均无黄疸,腹痛和发热等症状,复查B超未见残留结石。结论:双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手术配合要求高,术中熟练掌握配合步骤,保证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获得一次性成功。

    作者:蒋裕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或抑郁7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或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次,2次/日;莫沙比利分散片,5mg/次,3次/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 mg,2次/日。对照组只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比利口服。结果: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6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痛等GERD典型症状积分第4周与第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对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或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马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从学科发展角度探讨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及实践改革

    临床营养学是一门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高度交叉融合的新兴科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对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及临床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临床营养学科发展缓慢,专业人才培养也存在着定位不清、师资缺乏、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尤以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更为明显,长期以来阻碍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我国临床营养学科发展及相关课程教学现状,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了《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的相关举措,为后续课程的调整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仇梁林;钱颖赟;赵健亚;孙文星;陆颖;徐广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阑尾类癌3例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3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随访。所有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法。结果:阑尾类癌3例中,临床表现均有右下腹痛。光镜下肿瘤细胞位于粘膜下,瘤细胞分化好、大小较一致、异型性不明显。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yn+、CgA+、CK20+、Villin+。2例阑尾切除后随访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因肿瘤累及回盲部行回盲部切除术后未做任何治疗,随访至今,预后好。结论:阑尾类癌是阑尾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其预后的判断需结合肿块的大小、组织类型、治疗方法,虽预后较好,但仍需对所有的类癌进行长期随访。

    作者:姚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尖瓣后叶矩形切除联合Carpentier软环行二尖瓣成形术53例

    目的:观察Carpentier软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的近期效果。方法:二尖瓣关闭不全53例患者,术前心脏彩超检查均为二尖瓣后叶脱垂或并部分腱索断裂。术中在对二尖瓣后叶脱垂部分行楔形或矩形切除并成形后,使用Carpentier软环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通过注水试验及食管超声检查成形效果,术后1周复查心脏彩超,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结果:术前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49例,中度关闭不全4例。术后1周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少中量返流1例,少量返流3例,微少量返流6例。48例随访时间9.42±4.52个月,经心脏彩超检查,二尖瓣少中量返流1例,少量返流4例,微少量返流7例。结论:对二尖瓣后叶脱垂行楔形或矩形切除并成形,使用Carpentier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良好。

    作者:吕振乾;凤玮;张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启东市2010-2013年药品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启东市药品抽检结果的分析,找出目前药品市场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以后的监管工作提出思路与方向。方法:对抽检单位与抽检药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标准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药品市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1)2010-2013年启东市药品抽检总体合格率呈上升趋势(χ2=11.70,P<0.01),其中市级医院(χ2=14.19,P<0.01)与乡镇医院(χ2=18.36,P<0.01)的药品抽检合格率提高为显著。(2)对经营药品抽检合格率比较发现,市级医院抽检合格率(93.97%)高于药品经营企业(84.66%)与乡镇医疗机构(84.21%)(χ2=14.48,P<0.01)。(3)不同分类药品抽检合格率比较,化学药物合格率提高明显。中药饮片抽检合格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本药物403种中,合格378种(93.8%),非基本药物688种,合格571种(83.00%),2类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9,P<0.01)。结论:加大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力度,着力提高中药饮片(含中药材)、与非基本药物的质量水平。

    作者:徐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Ⅱ型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61例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髓内钉Ⅱ(PFNAⅡ)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61例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均能顺利愈合,无肢体短缩、髋内翻等情况发生。随访0.5~4年,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0例。结论:PFNAⅡ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手术适应证广泛,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曹志军;黄世均;濮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探讨对飞行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服务,延长飞行年限,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意义。具体实施方法为:对飞行人员分别从健康监测、健康干预和健康维护3个部分实施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实施健康管理服务飞行人员健康认知得到提升,促进了健康行为的构建。飞行人员的健康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对其实施健康管理服务具有深远影响。健康管理有效地促进了飞行人员的健康改善。

    作者:吴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64排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在鼻骨骨折58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鼻部外伤58例患者采用CT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在工作站使用斜冠状面重建技术观察鼻区骨折影像表现。结果:鼻部外伤58例中确诊鼻骨骨折46例,排除骨折12例。46例骨折中单纯线行骨折29例,粉碎性骨折17例;单纯骨折37例,鼻额缝分离2例,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7例;双侧鼻骨骨折38例,单侧骨折8例中左侧3例右侧5例。结论:64排螺旋CT斜冠状面重建技术在显示鼻骨骨折及临床诊断治疗中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作者:杨春雷;李广润;缪广林;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处方内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康复的正面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处方的不同内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不同内容的健康处方,观察6个月后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变化情况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1)两组康复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FEV1乙组治疗前1.49±0.40,治疗后1.68±0.5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FEV1%预计值乙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55.88±10.01,治疗后65.26±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FEV1%预计值治疗后两组比较:甲组治疗后57.58±9.32,乙组治疗后65.26±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FEV1/FVC和FEV1%预计值乙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FEV1/FVC和FEV1%预计值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健康处方中强化疾病知识会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结果。

    作者:薛冰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6例病理特点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6例使用阿昔洛韦后急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腰痛5例,出现少尿1例,尿液检查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2例及白细胞尿2例,血肌酐平均236.67±77.60μmol/L, NAG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微球蛋白等明显升高;肾活检病理示: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3.0±0.89天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予以小、中剂量泼尼松20~30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未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阿昔洛韦所致肾脏损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腰痛及肾功能减退为主,可能由于干扰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而导致急性肾损伤。

    作者:刘昌华;高波;陈蕊;毕光宇;徐道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与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生长抑素(FSS)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得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MCI组(A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B组)。正常对照组40例为正常体检者。对A组进行MoCA评测。测定3组空腹血浆生长抑素(FSS)、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结果:⑴FSS:A组33.35±9.62 pg/mL,B组38.86±10.69 pg/mL,对照组32.44±8.08 pg/mL,3组FSS比较,B组较A组、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糖尿病患者MCI组MoCA评分与FSS呈正相关(P<0.01),与FINS(P<0.01)、HbA1c(P<0.05)呈负相关。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SS、学历、HbA1c、TG、年龄是与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FSS是MCI的保护因素,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对T2DM患者FSS进行早期监测和积极干预,有利于改善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郑艺;王粹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尿道阴道瘘1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尿道阴道瘘患者在丁卡因局部表面麻醉下放置导尿管以及相关的护理。方法:对外伤所致尿道阴道瘘1例患者行术后的心理护理及更换导尿管的操作方法。结果:更换导尿管过程顺利,确认尿管在位通畅,经42天治疗后尿道阴道瘘闭合治愈。结论:丁卡因局部表面麻醉下更换导尿管方法可以减轻尿道阴道瘘患者导尿过程的不适,有利于瘘道愈合。

    作者:黄慧;管杨波;郝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SOX11基因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SOX11在各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的差异。方法: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103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OX11的表达。结果:12例反应性增生中不表达SOX11,套细胞淋巴瘤21例中19例(90.5%)细胞核表达SOX1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5例中细胞核表达15例(33.3%),滤泡性淋巴瘤11例中细胞核表达4例(36.4%),伯基特淋巴瘤9例中细胞核表达2例(22.2%),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3例中细胞核散在弱阳性1例(7.7%),淋巴结边缘区淋巴瘤4例中细胞核中度表达1例(25.0%),SOX11在套细胞淋巴瘤的表达率和其他类型淋巴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11蛋白可在多种不同类型的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在MCL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淋巴瘤。

    作者:曹鑫;姜胜华;林赠华;张亚平;黄红铭;王信峰;尹红;丁佐凤;刘红;钱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