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积极有效地控制迁延性腹泻是阻止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准确辨证又是中医治疗迁延性腹泻的重要手段.在探讨迁延性腹泻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深入研究迁延性腹泻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探讨优化中医辨证分型方案.
作者:郁晓维;王丽慧;王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中药的品种来源及其药效成分、药理作用或临床疗效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医处方用药中较突出存在的超量用药、药味偏多、不合理替代、品种不明、同类药合用及角注遗漏等方面的问题及危害,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临床医师与药房两个方面的协作配合.
作者:万定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花蕊石炮制前后红外光谱特征,寻求红外光谱是否对花蕊石有鉴别意义.方法 运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生花蕊石及煅花蕊石进行分析.结果 炮制前后的花蕊石红外光谱图有明显差异.结论 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花蕊石进行直接、快速、有效分析,为炮制前后的花蕊石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锦飚;李祥;陈健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I,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之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新药原料[1-3],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金钗石斛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力低,生长缓慢以及长期已往的掠夺性采挖,野生生长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致使金钗石斛野生资源日益枯竭[4,5].进行人工种苗繁育、扩大种源及栽培对保护该濒危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德英;王云强;段立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校的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校护生的心理健康,除躯体方面外,其余均低于全国常模,有明显差异(P<0.01).普通三年制大专生与五年一贯制大专生总的心理健康比较无差异(P>0.05),因子分比较,人际关系、恐怖、偏执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年级比较,无论是普通三年制大专还是五年一贯制大专生,高年级比低年级护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P<0.01);因子分比较各项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高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动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HPLC法,Zobax-ODS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28∶72∶0.3),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甘草酸在44.84~224.2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7.56%.结论 该方法 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胃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举涛;陈明;叶杰胜;许凤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 对虎杖蒽醌类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流、索氏、微波及超声四种提取方法 ,测定四种提取液中的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含量;采用DPPH,FRAP两种方法 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对游离蒽醌的测定中以索氏法为高(0.53%),其次为超声(0.45%),各种方法 之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对总蒽醌的测定中,结果 如下:索氏(1.16%)>超声(1.15%)>微波(1.04%)>回流(0.80%);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以回流液的抗氧化能力强,其次是微波,二者与超声和索氏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蒽醌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 不同提取方法 影响虎杖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负相关的关系.
作者:刘建华;韩立强;赵汉雨;莫娟;张素梅;潘玉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灵芝孢子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石墨炉法分别测定灵芝孢子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Fe,Cu,Zn,Mg,Ca,Pb,Sn的含量.结果 方法 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回收率为97.90%~100.57%,结果 可靠.结论 孢子粉中钙、铁、镁、锌含量较高.
作者:程齐来;杨韶平;夏侯国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在大量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不仅影响化疗的进一步进行,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2005-03~2006-02,笔者采用养血饮口服液治疗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32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发现养血饮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池;文海英;秦志丰;刘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强直性脊椎炎又称竹节风,目前西医尚未有特效药物和方法 .一般早期采用消炎痛镇痛药物和湿热外敷控制症状的情况下,尽早进行矫正和预防畸形的功能锻炼.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晚期已有畸形强直者,在病变静止后施行矫形手术,以改善功能.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禀赋不足,或由于调摄不慎,房室不节,嗜饮无节以及惊恐、郁怒、病后失调等,致使气血、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内侵筋骨,痹阻筋脉,气血不通,淤痰凝滞,筋骨失养,关节筋骨闭滞而发本病.笔者认为该病的治疗应标本兼顾,扶正祛邪,顾及全身,使肝肾足、气血充、风湿除、寒凝消、血脉通、筋骨健、痹疼止.故采用自拟乌蛇威灵汤治疗强直性脊椎炎,临床观察能有效控制强脊炎,软化钙化组织,消除疼痛,结合功能锻炼,取得较好的临床治愈效果.
作者:侯志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从情志因素与脾胃生理病理的相关性,论述情志因素致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强调调理脾胃与调肝养心兼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仲维莉;龚占悦;邹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鹰嘴豆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方法 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5%,RSD为1.45%.结论 该实验方法 可控制质量.
作者:马合木提·买买提明;海力茜·陶尔大洪;玛依拉;巴吐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必可酮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支气管哮喘病人38例,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吸入必可酮400~800 μg/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检查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期间均不全身应用激素.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有显著增加,对照组肺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疗效可靠,副作用少.
作者:杨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颈通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迪马RP-18(4.6 mm×150mm,5 μm),流动相:甲醇-0.025 mol·L-1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λ=250 nm,柱温30℃,流速1 ml/min.结果 葛根素在0.005~0.0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23%,RSD=1.35%(n=5).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结果 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方法 .
作者:曹雪慧;刘晶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探讨了中医对急黄本质的认识,总结了急黄的治法治则,中医用药规律,归纳了富有特色的中医多途径给药方式,并提出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合理运用中药,同时采取多途径给药方式是目前提高中医治疗急黄临床疗效切实有效的方法 .
作者:霍获;杨运高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市场上掺杂的易混品有茜草科植物恩施巴戟的根、茜草科植物羊角藤和假巴戟的根皮或段片充巴戟天出售,为了对购进的药材及饮片质量负责,中药技术人员应细心鉴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姜彩娥;郝睿;霍丽民;申勤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凉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凉润通络汤水煎温服,1剂/d,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生理盐水200 ml静脉滴注,1次/d,20 d为1个疗程.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1995年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凉润通络法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项指标,远期疗效好,无毒副作用,但对下肢神经病变改善不明显.
作者:赵梅萍;武会平;阚建辉;贾金铭;王根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酸是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长期的高尿酸血症易诱发痛风,还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等系统.临床上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许多疾病相关,如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
作者:刘丽;陈光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脂质体不同制备方法 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被动载药和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用微柱离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 被动载药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较低,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包封率为84.38%.结论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可制得包封率较高的苦参碱脂质体.
作者:刘文雅;刘汉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04~2005年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给医生和药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尽量预防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方法 由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2004~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ADR病例共164例,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受损器官、药品种类等项目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在164例报告中,男女构成比分别为52.4%和47.6%,中药注射剂ADR临床表现多样,以用药部位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用药部位疼痛,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表现为红肿、皮疹等,ADR构成比较高的前3个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注射用血塞通(主含三七总皂苷)、参麦注射液.结论 中药注射剂易发生不良反应,临床应引起重视,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提高安全性.
作者:朱月琴;洪晓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