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维利;陈涛
目的 制备出符合要求的乳康分散片制剂,进行制备工艺研究.方法 以分散均匀性、片的硬度、脆碎度等为指标,比较了不同处方及工艺如不同种类及比例的崩解剂、稀释剂、黏合剂及不同的压片工艺如压力及硬度控制、崩解剂的加入方法、颗粒粒度及水分的控制等.结果 崩解剂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PVP),用量为药粉的75%;稀释剂为微晶纤维素,用量为药粉的25%;黏合剂为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水溶液,用量为药粉的6%;硬度控制为4~9 kg;90%崩解剂内加,10%外加;颗粒粒度为35目;水分小于5.0%.结论 该工艺中试生产出来的产品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规定,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能适合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作者:钟伏生;钟小群;蔡庆顺;彭杨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对吉林省延边地区产东当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东当归中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用GC-MS联用技术从中鉴定出亚油酸乙酯、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烯-3-酮等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65.66%;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从中鉴定出十八酸乙酯等11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5.1%.结论 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的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
作者:孙仁文;朴惠善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超声、索氏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 超声提取丹酚酸B含量高,索氏提取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高.结论 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宜采用超声法提取,而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则宜采用索氏提取法.
作者:刘敏彦;赵韶华;盖潇桦;王玉峰;李向军;秦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3个制剂处方水提、醇提物体外抗HSV-1病毒作用的研究,优选出一个佳组方提取工艺,为进一步将其开发成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单纯性疱疹病毒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提取物抗HSv-Ⅰ病毒感染的作用;以治疗指数(TI)为评价指标,比较各处方的抗病毒活性强弱.结果 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Ⅰ号,Ⅱ号,Ⅲ号三个处方其水煎液及醇提液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HSV-1在Hep-2细胞中增殖的作用;其中Ⅱ号处方的水提取物作用强.结论 选用复方大果木姜子软膏Ⅱ号处方采用水煎提取作为制剂研究的优处方工艺.
作者:杨佃志;张永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在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方法 将160例药物流产后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生化汤.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生化汤在药物流产后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汪海;李丹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给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58例,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6周,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肠镜下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96.5%,局限于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90.6%;位于左半结肠的病变,完全缓解率81.8%.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方法简便.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确定一枝黄花的化学光谱特征.方法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分别对一枝黄花进行光谱分析.结果 一枝黄花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分别在665,606,535和504 nm处,荧光光谱的大发射波长为674 nm.结论 此法可快捷、准确地鉴定一枝黄花.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所得图谱具有指纹特征.
作者:周清平;袁晓玲;梅光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马齿苋提取物对肝癌HepG-2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马齿苋提取物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马齿苋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马齿苋提取物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可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多数细胞阻滞于S期,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马齿苋提取物可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崔香淑;金元哲;张学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49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临床辨证为痰浊阻肺,肺肾两虚.采用苏子降气汤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服药2~3个疗程,以观察服药后疗效.结果 49例患者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其中显效30例(占61%),有效15例(占30%),无效4例(占9%).总有效率为9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患者经服用苏子降气汤治疗后,能有效地控制临床症状.
作者:曹方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96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以清开灵与病毒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治疗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雯;李京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道教圣地武当山地处我国中西部的结合部,道教文化积淀丰厚,中草药资源丰富.武当道教医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融宗教文化、道教医药与地域特色为一体的中草药应用八大特色.挖掘整理武当道教医药特色,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作者:陈吉炎;涂自良;杨光义;朱海涛;安志斌;尚儒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心脑络通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主药,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君药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鉴别方法可行,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97.85%,RSD为3.15%.结论 可以为该制剂质量标准提供完整检测方法.
作者:程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随月份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紫丁香叶及其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水(30∶70)等度洗脱,测定了紫丁香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同一生长期的不同空间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空间的紫丁香叶中的丁香苦苷含量动态变化具有一定规律.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紫丁香叶药材的生产、质量标准研究和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海鹏;王振月;唐先明;候素云;王宗权;门敬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退热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检测波长323 nm.结果 咖啡酸进样量在0.0387~0.387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n=6);精密度RSD=1.3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方建和;熊胜泉;颜冬梅;朱卫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综述了近年来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即从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方面进行综合保护.
作者:张雪梅;李祖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三棱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病、卵巢囊肿、不孕、痛经等病,与之相对应的药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该文对其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相应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冯海红;唐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野菊花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野菊花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野菊花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659 9 mg/ml,回收率为101.1%,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野菊花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赵进;罗建华;刘娇;张丽丹;蒙春越;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通关藤化学成分的组成,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打下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线分析.结果 从通关藤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得到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通关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可靠,重复性高,可用于进一步研究所得化合物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雪莹;张慧;翟延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根据背俞功能带概念提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新思路--背俞功能带整体疗法,并从法随病立、理论依据、实验依据和临床验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供临床借鉴.
作者:胡月华;何扬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药理实验报道,以应用开发为宗旨,对宁夏枸杞叶基础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汇总.得出宁夏枸杞叶的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常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优于枸杞果实的结论.指出我区一直重视枸杞果实、而轻视枸杞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的缘由,是陈腐的传统理念.并进一步指出枸杞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癌、抗老年痴呆、治疗乙肝、防治糖尿病,以及在食品、保健和药用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贺晓慧;贾孟辉;俞维;田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